第150章 第 150 章(第2/2页)

那纺纱机更是厉害,居然同时有五十个锭子在纺纱?!

这这这……这是天上的神器吧?!不然怎么可能一个人同时就能纺五十根线呢?这是一个人当五十个人使啊!

然而,那些厉害人物,居然还在研究着怎么变成同时纺一百根纱,以及怎么用更大的水力、风力或神车之力,来纺得更快、更多……

女工们全部被震撼得无以复加,但是又不能说出去,她们全都签署了

保密契书。

不过就算她们想说,因为也形容不来那些铁器是如何运转的。

而且她们也意识到,有了这些铁器,其实不管男人女人,都能做得来这些工事,涧中鱼先生招收女工,真的就是菩萨心肠了。

……

那厢,胤祉则通过这次吃的小亏,意识到了舆论的导向性影响有多大。

‘涧中鱼’这笔名虽然有点小名气,但在江南的文人士子中,是没有得到认可,甚至文采也颇受诟病的。

胤祉原本是不在意自己的名声的,可他在意擅长制造舆论的文人给自己使绊子的事情。

于是,办报纸的念头陡然在他心里升起。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这朝代普通人获知信息的渠道太少了,经常是靠口口相传,这样很容易失实,甚至滋生无数谣言。

只有官方邸报有绝对的准确性和可信性了。

人们需要一份、甚至更多有公信力的报纸。

胤祉说干就干,很快令曹寅动用家族关系,去寻会造纸的匠人,准备制作报纸专用纸张,以降低成本。

与此同时,他在给汗阿玛的家书里,提到了这件事。

他强调:报纸若是成功办起来,有了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后,新政、变革的推行、思想的启蒙、农学等知识的普及,都将变得简单很多。

不过胤祉也知道,汗阿玛不希望百姓太聪明,会淡化了皇室的神性,可能不会同意他办这样一份报纸。

于是他在信里提出,会专门安排一个‘专栏’,每期专门宣传大清皇帝的丰功伟绩和大清比起任何前朝都好的地方。

康熙:“…………”

别说,想想还挺心动的呢。

康熙同意了,让他试办一小段时间看看效果。

胤祉不知道的是,汗阿玛之所以会同意,不是因为他说的那个‘专栏’,也不是胤祉的理由有多强大。

只是因为,太久不见,康熙想念胤祉了。

只要不是会动摇国本的事情,康熙都想宠着他,助他达成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