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 177 章(第2/3页)

见胤祉也在考虑什么,马武心里一突,连忙道:“三爷不如听听奴才的理由!”

胤祉:“你说。”

“其一,火器营中,属奴才马武技术最好、武功最好,训练的新兵也是最好的!”

“其二,噶尔丹军队穷凶极恶,残害我大清子民,身为大清男子,谁不想做那杀敌救民的巴图鲁?”

“其三……三爷于我有救命之恩,三爷亲姐二公主被噶尔丹算计,奴才气不过,想亲手射杀那些狗贼!”

马武说完,眼巴巴地看着胤祉,希望他能同意。

胤祉抿抿唇,前两条理由估计是凑数的,最后一条才是马武真正所想。

可胤祉不觉得他对马武有什么救命之恩,不需要他拿命来报答。

“当初救你,是为了、不想太子犯错,不是为了你。”胤祉坦坦荡荡道,“所以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况且,太子哥哥也、不可能打死你,何来‘救命’一说?”

“不是的!”马武急切道,“当初太子殿下虽然不会打死奴才,但若没有三爷您后来的提携和保护,我们全家的处境会更加艰难……”

三爷不知道,那天若没有他阻止,他受皮肉之苦事小、得罪皇太子事大!

原本他们家就几近没落,经常招人奚落欺负了,若是再得罪太子,那么落井下石、欺辱他们兄弟四人的也会更多!

有些人动动手指,就能让他们四人丢了差事。宫里的差事丢了,就再也没法护住阿玛和哥哥们留下来的家底了。

且当时他正准备成亲,岳家是阿玛在世时给他订下的,他和未婚妻也算两小无猜,两人互相倾慕。可就在他出事那两天,岳家便来退婚了。若不是三爷替他在皇上面前说项,让他升了官又在尚书房当值,他可能此生就与自己如今的夫人无缘了……

那时候马武兄弟几人,就在家里郑重约定好,以后一定要报答三爷的大恩大德。

而马武则自己暗暗发誓,此生都要奉三爷为主,对他绝对忠诚、为他冲锋陷阵!

听马武讲完前因,胤祉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怎么搞得一副跟恩重如山的架势?

“即便如此,”胤祉缓缓道,“我也不想你去。”

胤祉想起马武好像才成亲没几天,就跟着圣驾南巡了,之后又跟自己留在苏州,竟然新婚没多久就叫小两口异地分离了大半年?

这让他更感愧疚,更不想马武去了。人家夫妻情比金坚,他不愿再因为自己,他们分隔两地。

马武见胤祉又要拒绝,忽然大声道:“三爷,奴才……想挣军功,光耀门楣!”

胤祉:“呃……”

马武坚定道:“奴才,不想再被人可怜、被人取笑、被人随意欺负!不想被岳家看不起!我想让夫人跟着我过得比其他人都好、都风光,让她知道自己没有嫁错人!”

这几句倒是掷地有声,应该也是心里话,如果是这个理由的话,简直不应该阻止。

“你的兄弟和夫人,同意你去打仗么?”

有戏!

马武眼前一亮,“同意的!我大哥马斯喀也去!”

胤祉再次确认:“你夫人、也同意?”

马武用力点头,“嗯嗯,她总跟奴才说,要好好报答您!”

胤祉沉吟了一会儿,说:“三百火器营精兵是不是太少了?”

马武欣喜若狂,“多谢三爷成全!三百是有点少,但奴才去了前方,可以多教一些人的!”

“活着回来。”

最终,胤祉说出了这四个字。

“奴才遵命!”

……

过了几天,胤祉那套‘花开得太美是花的错吗’理论,经过陈梦雷一番润色,变成一篇针砭时事的文章,刊登在《京城日报》上,销往了大清各地。

如此大剌剌地议论国事,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民间,人人佩服这位‘佚名’的文人,勇气可嘉、敢于说真话、不怕死!

也敬佩《京城日报》竟然敢刊登这样的文章,就不怕被皇上治罪吗?

一时间,识字的人都想要买一份报纸看看这文章,是何等的犀利、何等的精辟、何等的有见地!

朝堂上,自然也有一堆大臣谈及此事,认为应该将报社关停,审稿人和作者都该治罪。

结果,“作者是谁朕不知道,但这篇稿子是朕审的。你们要把朕抓起来,治朕什么罪?”

“扑通、扑通——”

康熙一句话,叫所有人跪下请罪,惶恐得大气都不敢出。

“行了,开个玩笑。”

文武百官:“……”

他们是该笑,还是不该笑?

稿子是皇上审的,这消息不知道怎么传到了民间。

几日前原本就被买断货的报纸,如今更是变得‘一纸难求’,有人高价收购,并珍重地收藏起来,简直将之奉为圣旨!

好在《京城日报》十分上道,将那篇文章,又印在最新的日报上,还一气儿印了十万份,半日内便销售一空。

——被商人批走了绝大部分,售往大清各地。

如此的宣传力度下,大清百姓们大多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开始为公主鸣不平、对噶尔丹狗贼同仇敌忾!

民间主战的呼声很高,军中亦然。

胤祉特地抽调了人手,原本也想在军中办了一份读物,为的就是给士兵们做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军人精神。

可惜底层士兵们几乎都不识字,办军队读物的计划暂且作罢,改为启蒙课和每三天一次的思想品德课。

而给他们上课的老师,不是将军、不是文官,甚至有的都不算读书人,他们是……跟胤祉有着神秘磁场的——说书先生们!

要激发已经成年的文盲学习文化太难了,所以寓教于乐和用讲故事的方式,以及极具感染力和煽动性的说话方式,无疑效果更好。

……

戍卫京城的三万精兵,最近训练有素,颇有成效,康熙准备调出一万,再从其他军中调集九万人马,集结十万将士,西征噶尔丹!

然而圣旨未下,麻勒吉和兵部官员就纷纷回禀说,军中许多将领自请出征,几乎达到了十之七八之数。

不但如此,昔日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们,也一个个热血沸腾,争着抢着要去拿噶尔丹的狗头!

康熙太阳穴跳了跳,十之七八,剩下的那点兵力哪里够守住京城?

但说实话,如今要论起精良,京城麻勒吉手里这三万多兵马和丰台大营五万多兵马,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已经比其他地方的军队,胜上五倍十倍了!

最终,朝臣们多番商议后,决定派出京城一半兵马,再从别处调来军队帮忙守卫京城,并与京城军队同样练兵。

调集西征的其余人马同样精良,十万兵马直接从人数上就碾压了噶尔丹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