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定国公府。

周氏在听到消息的虽也吃了一惊,却也并不觉得意外。

自去年天子让她照拂顾昭时,她就该猜到会有这日的。只是顾昭心思单纯,只将天子视为长辈,且最初天子也没透出别的意思,她也并不敢多想。

昭昭能得天子喜欢在情理之中,只是……

周氏叹了口气,自己那个傻侄儿,还是错过了。

听湄姐?儿说直到最后,他都没有向顾昭表明心意。

“夫人,小侯爷来了,说是有事要见您。”她才想到此处,便有丫鬟来通传。

周氏叹了口气,道:“让他过来罢。”

只见锦帘掀起,映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英俊面庞。

“见过姑母。”虽是他眼底透着几分焦急,还是沉住气先向周氏见礼。

周氏笑了笑,招手道:“歧哥儿,坐罢。”

她知道侄子是为何而来,故此待丫鬟送上了茶水后,就让房中服侍的人都退了下去。

“姑母,您也听说了罢?昭、顾姑娘要入宫为妃的事——”周临歧顿了一下,还是换了妥当的称呼。

周氏微微颔首。

“您知道顾姑娘是情愿入宫的么?还是被迫的……”他咬了咬牙,到底还是问了出来。

周氏露出惊讶之色,不知他为何会有此问。

“太后娘娘断不会做出强迫人的事,让顾昭进宫,她大抵是情愿的。”这么说会伤他的心,周氏特意委婉的道:“歧哥儿,你该放下了。”

周临歧微怔,旋即摇了摇头。

“姑母以为我是心生嫉妒?”他低声道:“那日端午宫宴时,听云殿隔壁发生了些事,顾姑娘险些被玷污清白,幸而皇上及时赶到带走了顾姑娘。”

这事仅有少数人知道,其中算得上外人只有他和李明和。

他本也不欲让自己姑母知道,可他担心顾昭是因此才不得不入宫——

“竟然还有此事?”周氏几乎立刻猜到了那人是大皇子,难怪德妃被降位份,大皇子被禁足。

周临歧点点头。

从那次宫宴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对。

那日他约见顾昭算不上秘密,随后他也被引到了顾昭出事的地方,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个想法渐渐成型:莫非因为他的关系才害了顾昭?

“那日我问顾姑娘可有意中人,她虽没回答,却迟疑了片刻。”周临歧眸光微黯,轻声道:“那人就是皇上罢?”

周氏不知该如何安慰周临歧,只得道:“歧哥儿,你跟昭昭到底是差些缘分。”

尚未到弱冠之年的他,再次抬眼时,眸中竟是释然。

“如果是的话,那就太好了。”

周氏满是心疼的望着他,在外人眼中冷情冷心的周小侯爷,他一旦动了感情却比谁都真挚。

只是他太过小心翼翼的,反而失了机会。

“歧哥儿,将来你是要被皇上重用的,万不可跟皇上有了隔阂。”周氏虽很是不忍,还是劝道:“还是早些放下罢。”

这对周临歧来说有些残忍。

“姑母放心,皇上是我一直敬重仰望的人,又曾将我带在身边指点。昭昭本就不属于我,我若因此怨怼,岂不是辜负了皇上的栽培?”

更何况,天子是给过他机会的——

他蓦地想起那日他问那匹狼的下落时,天子对他说过的话,几乎是明示他了。

可他还是没能说出口。

周临歧不自觉捏紧了拳,疼痛才能让他克制住心中翻涌起的懊悔。

听了他的话,周氏疼惜的感慨,侄子是真的长大了。

“我此次前来,不过是求个心安。”周临歧笑了笑,冷清的眉眼竟闪过一丝温柔之色。“昭昭入宫后,虽是有皇上喜欢,也有太后娘娘疼爱,还请姑母多帮她看看脚下的路。”

周氏微愕,没想到周临歧竟想了这么深。

待她点头后,周临歧起身告辞离去。

昭昭位份高,可安阳侯在朝中影响力不大,而有皇子的妃嫔,在朝中皆是有自己的势力。

此番他随军换防,挣到军功回朝后,将来也能帮到她。

周临歧垂下眸子,翻身上马。

从头到尾只是一场无疾而终的暗恋,他已没有遗憾。

***

福宁殿。

李翾批完了折子,正在看张卓英递上的给顾昭布置宫殿的清单,有小内侍进来通传说淑妃和贤妃过来了。

如今德妃被降位,平日里操持宫务的就成了她们两人。

“让她们进来。”李翾淡淡的道。

少顷,蓝衣内侍引着两人进来。

“妾身给皇上请安。”淑妃和贤妃在离天子书案前三步远的地方行礼,格外规矩。

李翾颔首,道:“起来罢。”

“今日妾身姐妹过来,是想问您要怎样安置昭妃妹妹。”有高昭容的前车之鉴在,淑妃不敢有丝毫托大,柔声道:“您说哪一处好,妾身姐妹就着手安排人布置。”

顾昭有封号,若认真论起来她能排在静妃前头,哪怕大家都是一宫主位也是有讲究的,首先是要离福宁殿近,再者同住的低品级宫妃自然是越少越好。

“不必麻烦,朕定了瑶华宫给昭妃。”李翾看着两人,语气平静的道:“至于布置,张卓英已经在办了。”

听到“瑶华宫”三字时,两人心头一震。

要知道当初她们三个都没能选瑶华宫——这座宫殿曾经的主人有一半是贵妃,甚至还出过皇后。

“是。”淑妃最先反应过来,笑盈盈的道:“既是您已有安排,妾身们就放心了。”

天子摆明了不用她们插手,她们也不会自讨没趣。

两人又禀告了些近期宫中的事务,这才告退离开。

“将瑶华宫的偏殿收拾好,昭昭喜欢摆弄些香料草药的,给她备齐了。”李翾翻看着清单,继续道:“她贴身用的东西,都走朕的私库。”

张卓英忙一一记下。

李翾正要想着将行宫中的厨子叫到宫中服侍,好哄着顾昭多吃些饭,又有内侍手中托着一张叠好的洒金纸过来。

“钦天监送来了三个好日子,请您挑选。”他恭声回道。

李翾接过来瞥了一眼,不假思索的道:“定六月初八。”

在他展开看时,在旁边的张卓英同时也看到了三个日子。六月初八恰是其中最早的一个日子,皇上这是想顾姑娘早些入宫。

既是定了日子,各项仪程也已有条不紊的安排起来。

从钦天监得到天子选定昭妃入宫日子的时候起,礼部也识趣的立刻呈上册封当日的流程,请天子过目。

瑶华宫布置好的那日,李翾亲自去各处看了一遍。

从头到尾都是张卓英亲自盯着的,自然没有一处不用心。饶是如此,李翾还是又让人添了些物件。

永寿宫。

这日散了朝后,李翾照例来给周太后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