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再瞧她现如今这幅模样,他几乎快要认不出来了。.

谢揽听了此话倏地看向云飞。

云飞也是愣住, 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何时被发现的。

“你去应一声,我会准时到。”话说到这份上,谢揽再不去就像怕他似的。

“是。”管家匆匆离开。

谢揽往内室走,去换衣服。

冯嘉幼跟了进去, 默默帮他系腰带。

谢揽举着手臂只觉得尴尬, 本想喊她来听李似修的短处, 没想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冯嘉幼笑起来:“夫君,从这些能看出什么来?除了你之外, 多少人暗中盯着他, 他怎么可能会让你们挑出他的错处?”

谢揽“哦?”了一声:“你说他是装出来的?”

“那倒是没有必要装,也装不出来。”冯嘉幼帮他穿好腰带, 又去取配饰,“但他真正的品性为人, 从这些根本无法体现,全藏在他每晚看的书册、以及他早晨查阅的那些公文里。”

谢揽蹙了蹙眉, 不是特别理解。

“等你正式接手玄影司的职务, 卷入更高一层的权力旋涡, 慢慢就会明白的。”

将他打扮好, 冯嘉幼的手掌在他前襟处压了压, 叮嘱道,“见他时莫要只顾着拈酸吃醋, 你必须清楚, 他可能是你我的生死大敌。”

“你是说他会查出我的身份?”谢揽原本会担心,但谢临溪思虑的如此周全, 如今还真不怕, “不过他不是对你有情, 总不会害你吧?”

冯嘉幼可没有他这样乐观, 等谢揽出了门,她也出门前往大理寺。

今日是初一,大理寺晚上有例会,崔少卿一般会忙到子时才回府。

她离开京城许久,崔少卿那边应该积攒了不少卷宗,

她冒雨去取,也是想从崔少卿处打探一下,李似修宴请他到底都谈了些什么。

……

谢揽乘坐马车去往望仙楼,路上都在想冯嘉幼叮嘱他的那些话。

他发现自己与冯嘉幼的思维不太一样,他在这拈酸吃醋的功夫,冯嘉幼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对付李似修了。

马车摇晃了下,车夫在前道:“姑爷,这条路前边好像出了是什么事儿,围观的人太多,咱们得换一条走,可能会迟到。”

谢揽之前说过自己会准时到,撩开车帘子看一眼,前方人头躜动,雨伞叠着雨伞,果然堵的水泄不通。

京城人真是闲得慌,大雨天撑着伞也要挤在一起看热闹。

“那换条路走吧。”

“好嘞。”

等谢揽抵达望仙楼时,迟到了估摸一刻钟左右。

他刚撩开帘子出去车厢,已有人为他撑伞,还有人躬身在马车边放下垫脚凳。

让他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废物。

但这就是京城官宦贵族的生活方式,谢揽既决定留下,就必须适应。

他穿着冯嘉幼特意挑的锦绣华服,踩着垫脚凳下了马车,气度雍容的站到望仙楼门口时,立刻便引来楼上楼下众多目光,猜度着他的身份。

“谢千户?”掌柜慌忙迎了上来,“李大人定的雅间在二楼,但他人还没到。”

“他还没到?”谢揽在心里记下了,这人不守时。

刚记好,背后有人喊:“谢千户?”

一名少年绕来他面前躬身拱手,“谢千户,我家大人路上遭遇了一些意外,一时半会儿来不了,他派小的过来道歉,让您白跑这一趟实在过意不去,改日定当登门致歉。”

“李大人遭遇了什么意外?”谢揽想起刚才街道被堵的事儿,难道和李似修有关?

那少年提起来仍有恐惧之意:“我家大人遭遇了刺杀。”

谢揽惊讶,还没上任的帝师当街被刺杀,这事儿听着怎么那么玄乎:“那李大人可有受伤?”

少年摇头:“无大碍,我家大人只是手臂受了一点轻微的刀伤。只可惜暴雨天不好追踪,被凶手给逃了。”

真是太可惜了,谢揽惋惜着摇了摇头。

这没用的刺客也不知是谁请的,怎么不来请他,便宜又好用,指哪儿砍哪儿,砍错包赔。

“那请你家大人好生养伤,我们改日再约。”谢揽正好也不想与他应酬,转身出了望仙楼。

踩着垫脚凳重新坐回马车里:“回家吧。”

……

这厢冯嘉幼换了男装之后,从后门进了大理寺,知道崔少卿正在议事厅,她先去卷宗房溜了一圈。

没多久,崔少卿派人喊她去二堂。

她抱走几册感兴趣的案件卷宗,撑着伞去往二堂。

走在抄手游廊上,远远看到崔少卿与一人相伴着从二堂走出,站于廊下。

他落后于崔少卿半步,再加上细密的雨帘,冯嘉幼瞧不清楚他的脸。

但能让崔少卿起身相送之人,想也知道其品级,穿的却不是官服,似乎是一袭水墨纹样的儒袖宽袍,撑着一柄颇有江南风韵的油纸伞,与这雨天倒是相得益彰。

冯嘉幼停住脚步,躲去柱子后面避开他们。

等崔少卿将他送走,她才绕出来。

崔少卿回来之后,脸色凝重的仿佛能滴出水,招呼她进二堂里来:“这朝堂又要不太平了,新任帝师当街遭人刺杀,你说说看……”

冯嘉幼一愣:“李大人遭人刺杀?”

崔少卿沉沉道:“这凶手该怎么查,他是内阁举荐的第三任帝师,对此最不满的人是谁?”

冯嘉幼心道是太后党,不要以为太后党不敢这么明目张胆,这很像阉贼的风格。

但也不排除是辅政大臣们借机挑事。

冯嘉幼反应过来:“方才您送出门的是李大人?”

此案恐怕关乎党争,如今大理寺一直没有正卿,就是因为大理寺还没被站队,由大理寺处理最好。

“正是。”崔少卿头痛不已,今年是怎么回事,案子一桩比一桩棘手,“李大人亲自来报案,我不接都不行。”

冯嘉幼寻思着:“也未免太巧了。”

崔少卿不解:“巧什么?”

冯嘉幼问:“崔叔叔,听说之前李大人约您两次,方不方便告诉我他都说了什么?”

“他回来京城谁都不请,连着请我两次,搞得阉贼以为他在拉拢我。”崔少卿提起来更头痛,“但他不是拉拢我,是在要挟我。”

冯嘉幼皱眉:“怎么说?”

崔少卿看向她手里的卷宗:“他让人搬了一摞子卷宗副本摆在我面前,他说自己研究了大理寺内所有官员的断案风格,这些不符合任何一人,问我是不是有位幕后军师,观其缜密思路应是一位女子。”

这不是要挟是什么,私自将本该自己处理的案子交给一个女子来做,足够言官弹劾一通的了。

冯嘉幼垂着眼,不只崔少卿会被弹劾,她往后也不能再自由出入大理寺,做她热爱的事情了。

“崔叔叔将我说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