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即使这毛病往后还会犯,她也有自信摁得住他。.

“我是觉得……”冯孝安和他女儿商量, “此事先不要告诉小山,我们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对付齐封。小山去和他硬拼,讨不到任何便宜,最好再等等。”

齐封和傅珉那伙人不一样, 他杀害妹夫一家是为了获得一个机会。之后打退南疆, 结束战乱, 凭的都是真本事。

冯嘉幼知道这些:“可是……”

冯孝安小心翼翼地道:“我已经着手再查他母亲的来历,等你们从南疆回来, 应该就会有结果, 待那时咱们再仔细商量下该怎样处理。”

冯嘉幼思忖了会儿,点了点头。

瞒着谢揽是不太对, 但现在他们父女俩都只是猜测,对真相一无所知, 告诉他毫无意义。

冯孝安又从裘衣内侧摸出一张折好的纸条,递过去:“这是初步拟定的名单。”

冯嘉幼知道是出使南疆国的名单, 抽出拢在袖笼里的手, 接过去。

不出所料, 此次率队之人出自十二监。

因为出使南疆谈判, 万一谈不拢, 有动手的可能性,宦官是去监军的。

监军率队, 是为了让南疆那位监国知道, 尽管大魏谋求和平,却也做好了和他们开战的准备, 并不怕他们。

但冯嘉幼原本以为监军会是御马监的掌印, 没想到竟是司礼监的秉笔曹崧, 宦官里的第二把手。

此人不仅不是徐宗献的亲信, 还一直和徐宗献作对。

徐宗献没有成为司礼监掌印之前,与曹崧同为秉笔。

前任掌印更看好的人是曹崧,大抵认为曹崧像他一样又狠又绝。

但他显然是看走眼了,先帝驾崩当晚,徐宗献联合齐封,不仅把首辅和衡王挡在了宫门外,还传先帝口谕,直接将前任掌印强行殉葬了。

如今刚刚过去五年,十二监内还有不少前掌印的亲信,他们以曹崧马首是瞻,对徐宗献虎视眈眈。

“为何会是曹崧?”冯嘉幼百思不得其解,“曹崧竟然愿意去西南监军?他就不怕出去一趟,回来之后,他在十二监的势力全被徐宗献给肃清了?”

“是曹崧主动请缨。”冯孝安捻着手指,微微垂目思索,“总之你要看紧小山。”

冯嘉幼明白他说的看紧是什么意思,这曹崧不比徐宗献的大器晚成,他堪称“年少有为”,二十多年前东厂还存在时,他就已经是东厂里响当当的狠角色了。

现如今被徐宗献压着,收敛许多,这一出门去,天高皇帝远,不知又会是个什么模样。

谢揽身在他的队伍里,需要听从他的指挥,冯嘉幼想想都觉得头痛。

难怪冯孝安认定了她必须跟着一起去,她若不去看着谢揽,估摸着还没走到南疆,谢揽一个忍不住就把曹崧给砍了。

冯嘉幼敛了敛心神,继续往下看,看到了齐瞻文的名字,更头痛了。

但这并不奇怪,当年南疆是被齐封打败的,如今派他儿子去,有震慑和羞辱的潜在含义。

至于其他人都是一些正常配置。

出使邻国,礼部肯定是要派人的,派的是礼部顾侍郎。

当年南疆与大魏之间的停战协议,正是顾侍郎去谈的,他也算熟门熟路。

机会难能可贵,他此番还带了几个礼部小官员一起出去“学习”,其中包括沈时行。

沈时行原本就在礼部任职,兜兜转转的又回去了。

不过肯定是沈时行自己要求去的,这种热闹他哪里舍得错过。

看完了名单,冯嘉幼有话想问,又咽下了。

她将纸条递回去,目望冯孝安伸手,还是忍不住问:“这趟出门,你可有什么需要交代我的么?”

冯孝安微微一怔,将纸条收回来,沉吟道:“我相信你随机应变的能力,若是应付不来,还有小山手中蛮不讲理的刀。所以小山是底线,你只要守住他这个底线,问题不大。”

“其实他哪有你们说的那般蛮不讲理。”冯嘉幼越了解谢揽,越认为他是讲道理的,甚至比谁都坚持道理。

再说悍匪这个头衔,他也就是打架之时凶悍了些,平时简直傻的可爱。

冯嘉幼替谢揽打抱不平:“你看着他长大,比我更了解他,但我怎么感觉你对他有偏见?”

总担心他会六亲不认,屠城造反。

他无非就是冲动了点罢了,哪有那么夸张。

“正是因为我看着他长大,我才会担心。当然,我也只是防患于未然。”冯孝安并没有否认自己对谢揽存有偏见,且这个偏见太过根深蒂固了,很难消除。

“谢朝宁将他当成亲儿子,也是他慢慢长大之后的事情,至少在他六岁之前,谢朝宁一直将他当做是件杀敌的利器来培养。小山才一两岁,谢朝宁就抓了北戎的战俘来,教着小山握住小刀去割战俘的脖子,割了一个又一个。”

这些事情谢揽虽然都不记得了,但冯孝安认为,年幼时的启蒙对性格的影响极为深远。

可能比他懂事以后再传授给他道理,带给他的影响更加深刻。

“你相信我,小山性格中有着极端暴戾的一面,一旦把他逼急了,指不定就会暴露出来。不然你以为北戎凭什么后撤三百里,连边境都不敢要了?”

早些年冯孝安见过好几次,每一次都是心惊胆颤。

需要谢朝宁鞭打着,他们这些师父教训着,才能勉强将他那一面给摁下去。

犹豫片刻,冯孝安决定不讲太多负面的东西给冯嘉幼听,“好在北戎后撤之后,鲜少再来滋扰,他这几年四处浪荡,平和了不少。”

不然冯孝安也不敢将女儿嫁给他。

冯嘉幼想起谢临溪说他憎恨谢朝宁,当时还不懂,如今稍微有点懂了。

而谢朝宁后来极为用心的教导谢揽,应该也有纠正错误的目的。

但她还是想象不出来谢揽再暴戾,能有多暴戾?

也不去想了,反正那些都是从前。

即使这毛病往后还会犯,她也有自信摁得住他。

……

大都督府门口,谢揽等了半天也没等到齐瞻文,稍后得到了消息,说齐瞻文回了京畿司。

谢揽又去往京畿司去。

他策马斜穿长街,而长街巷口一家酒楼高阁处,有双眼睛盯上了他的身影。

“谢兄背的匣子,瞧着长度里面应该放着苗刀,那他手里为何还提着一柄?”

沈时行趴在栏杆上,伸着脑袋朝外望,自言自语,“看他像是从大都督府方向来的,要去京畿司?是去找齐瞻文?齐瞻文又怎么惹他了?”

裴砚昭冷冷笑道:“你真是出来陪我的?”

坐在这里一会儿的功夫,扭头往街上看了二十八次。

小贩吆喝一声,都得伸出脑袋瞧瞧人家是卖什么的。

沈时行赶紧收回目光:“不看了不看了,陪大哥喝酒才是正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