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应该可以(第2/2页)

童贯听后动了心,因为大宋有祖训,谁拿回燕云十六州,就可以封王,对于已经是武官最高阶的检校太尉童贯来说,封王可是前所未有的荣耀。

于是便带着马植回宋,宋画宗听了“收回燕云十六州”这几个字,便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后来更是几次三番从密州渡海去辽东,与金国签下一起攻打辽国的约定。

赵士程长叹一声,也不能说这马植没眼光吧,至少,他看大辽大势已去,还是准的,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跳槽的大宋能拉垮到十万大军被一万辽军败将按在地上打的程度。

这位被画宗赐名赵良嗣的名人后来的结局并不好,靖康年间,被朝廷以“诱导朝廷违背百年盟约,招来金寇”的罪名,斩首示众不说,妻女流放,名字还被列入宋史的《奸臣传》里,和蔡京并列,他当年看宋史看到这段时,还用这例子去和历史群里水友们吐槽,说跟对老板对人生是有多重要。

这事吧,最糟心的一点就在于没法阻止。

按宋史记载,联金灭辽这个国策提出来时,朝廷里不是没有人反对,一开始画宗也是担心打不过,没怎么理会赵良嗣,直到北方传来消息,金国势如破竹,随后画宗那收回幽云十六州的野望,就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止了——倒也不是没有,方腊在南边起兵造反,生生把联金灭辽的事情给拖了两年。

时间越来越紧张了啊。

就在他愁眉不展,思考着国家大事的时间,小蝉前来通报:“公子,西宁节度使刘仲武家的小公子来府上了,夫人正在接待,您要去见见么?”

刘公子是赵家的姻亲,为表亲密,应该让嫡子也出来一起见客的。

赵士程本能道:“先等等,观察一下!”

小蝉愣了一下,随即掩唇一笑:“公子,这位刘家少爷才十四五岁呢,您这也太不挑了吧?”

赵士程摆摆手,叹息道:“都快断粮了,哪有挑三捡四的道理,小蝉,你记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只要是经过了眼睛,断没有让他跑掉的道理,明白了么?”

小蝉暂时理解不到这么高深的境界,有些困惑:“可是,怎么断粮啊,这天下还有比公子您更有钱的么?”

赵士程没有解释,只是挥挥手:“去,帮我看看,他住哪间客房。”

小蝉应是,然后退走。

只留下小孩子摸着下巴思考,要是不让这孩子回去,刘仲武节度使,会不会杀过来?

或者,要多少铁甲,能让刘老爹爽快地把儿子卖掉?

这个价格要不然让大哥去谈,毕竟是他的岳父,应该能砍下一些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