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改变的命运(第2/2页)

他顿了顿,又忍不住叹息道:“可是若遇到火枪,这些铠甲的作用,便要小上许多,远比不上枪的用处。”

“但这几日的测试你也发现了,这些火枪只有在法线角才可以打穿铠甲,如果射偏了,也会被铠甲弹开。”赵士程可不希望他好高骛远,“这种东西,就如今来说,不好用。”

“暂时有些缺陷,可这不是有虎头你在么,”刘锜很有信心,“一开始用竹管,后为的铁管,到药粉的数量,虎头你都成竹在胸,那军械司的废物们有你的百分之一,我朝定然都已灭掉西夏了,收复燕云了。”

赵士程摸了摸下巴,不得不承认,刘锜说的还真没错。

火枪在欧洲历史上出现之后,骑士们也曾努力抗争过,在15世纪末至17世纪,骑兵铁甲厚度已经从1-2毫米左右,暴涨到4-6毫米之间,到最后增加到8毫米厚时,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坚持不住,纷纷脱下铁壳子加入了火枪的队伍——铠甲想再度兴起,那得等到后世的坦克出现了,甚至于在坦克出现两百年后,又成就了单兵反坦武器开瓶器的美称,估计想再崛起,得等到未来能开高达的时候了。

他只需要把科技树点到明朝时期欧洲的火绳枪,加快射击的频率,就能对付骑兵——无论这骑兵是蒙古的还是金国的,大约在明朝时期,基督教联军就在五比一的巨大劣势下,靠着火绳枪排队枪毙了两万多奥斯曼帝国的精锐铁骑……

好像也可以。

看着小孩若有所思,刘锜正要继续说话,就听小孩子道:“你这次也帮了我不少,那些铠甲,我就再给你加上一百件,算是报酬。”

刘锜顿时精神大振,搓了搓手:“谢谢小公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对了,而且,我觉得,你现在测试这个枪,差不多没用了吧,您看,要不然,留给我当个念想如何如何?”

赵士程不由得道:“这拿着枪,没有药,你也无用啊。”

终于碰到了关键所在,刘锜立刻道:“小公子说的是,那您看,这药,要如何配,我能帮上忙么?”

赵士程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陷入沉思:“这药也不复杂,硫磺硝石木炭,但是刘家哥哥,你若想要大量的硝石,做出来的,却会比箭矢还贵,以国库如今的费用,却是很难的。”

刘锜顿时皱眉。

“不过,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像种稻子一样,种出硝来。”赵士程认真道,“但是,刘家哥哥,你想清楚了么,若真是弄一支火枪队在西北,你将来的前程,就大不相同了。”

刘锜是西军嫡系,若是悄悄弄一个火枪队,在火枪威力还不足时,必然是会耻笑的,也会影响他的升迁。

“多谢虎头提醒,”刘锜当然明白这一点,但他本就是最冲动的年纪,笑道,“如今西北局势已明,若是西北平定,以官家之意,说不得便会北上辽国,若是与辽国骑兵相战,这火枪之物,肯定会大放光彩,我便讨个便宜,拔个头筹了。”

他还有话没说的是,如今童贯性喜争功,他的父亲不是嫡系,在节度使这位上,怕是很难有出头之时,如今有另外的机会,为什么不试试。

赵士程指尖在桌上敲了两三下,他原本是准备忽悠刘锜去海岛当酋长的,但现在,却突然想起一件事,让他改变了主意。

他忽略了很重要的一件事,硝石!

以如今的硝石产量,用在战场上成本太高,他必须把硝石的价格降下来,才能提火枪火炮的事情,否则,那□□的时代就是空中楼阁。

那么,硝田的推广就不可少,硝田产生硝土,说穿了就是厕所土,人体会通过尿液把本内的多余硝酸钾排出去,在泥土中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就可以在土壤上析出白色硝酸钾晶体,这是中国古代硝最大的来源,叫“刮厕土”。

但这种还是太少,想要大量的厕所土需要挖个地窖,倒入水和石灰提高了温度后,就往里倒大量的尿,十个月后,就可以把里边的土挖出来,加草木灰水过滤,水煮干后就是高纯度的硝,比硝矿石还好用。

而且,如今大宋近亿的人口,保守估计也有一千万个厕所,那硝田生产的潜力就足够把欧亚大陆打穿了……

嗯,他需要一个榜样,一个牛逼的□□队长,才能让大宋诸公去推广硝田。

想到这,他的目光落在刘锜身上,让后者本能地感觉到一点不安,忍不住后退了一步。

“刘家哥哥,我有一个小忙,需要你帮一下。”赵士程眨了眨眼睛,对着刘家郎君很温柔地道。

至于辽东……事分轻重,还是让小陈先拿郭药师凑合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