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有点压力(第2/2页)

报纸的内容有些早了,是六个月前的,写的是金国要求与大宋盟约的消息。

“怎么在读五月的消息?”岳飞轻声问那卖鸡蛋的妇人,“没有这两月的么?”

“能有消息听,已经是天大的幸事,怎么还敢想这些,”老妇人麻利地的点了二十枚鸡子,“咱这里不像你们大宋,听说每个州县都有公学,每家每户都有个识字人,这边打了十几年,又遇到好些年的天灾,能活着就不错了。”

“对!”旁边一个听消息的力夫一拍扁担,插话道,“咱以前不知道大宋的好,就觉得能活就好,但这信王来了,总算知道什么是人过的日子了!”

“谁说不是!”正好读报的年轻人说得口干了,用身边竹筒喝了一口水,用一种钦佩的目光看着岳

飞和他身边的马,“这位壮士是宋国新来的敢勇吧,不知你们何时出兵燕山府啊?”

岳飞一时惊讶到语塞,数息之后才道:“这话有些不妥……”

这还是大辽国土吧?怎么能把引邻国大军灭国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哪里不妥当!”那年轻人不以为然,“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今朝廷上下何曾将我们这些燕山人当成人,加以重税,竭泽而渔,前些日子,还带人搜刮走了所有牛马,说是去送军需,我等早就不堪其扰,就等宋军一至,便举大事也。”

岳飞被这过于直接的话惊到了:“这,大宋与辽有十年之约,如今才过三年……”

“我等早已度日如年!”年轻人甩袖道,“哪还能再等七年,只求大宋圣君发慈悲心,早日使我等脱离苦海,只要大宋愿意,我愿登高一呼,便能让燕京百姓赶走辽人,奉还幽云!”

“对!”

“我等愿与韩公子一同,反他娘的!”

一时间,气氛十分火热。

但旁边一个正好路过、穿着草原打扮的契丹人冷笑道:“尔等也就能在这城里叨叨,上次尔等在信王那处以血上书,信王理会过尔等吗?”

这话一出,空气瞬间安静。

下一秒,许多力夫高喝一声,拿着扁担就冲了过去,那契丹人也极为熟练,拔腿就跑。

岳飞看完,忍不住摇头,给买鸡子的妇人付了钱,提着草编的口袋,继续巡逻。

心中不由感慨,他从军多年,走过许多地方,最佩服的,便是当今官家的治国之道。

无论是辽东还是太原,又或者是这一处小城,他总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能把大宋那最难的财政轻易梳理开来,废除各种杂税,让越来越多的人安居乐业。

朝廷众臣以为能伺候官家为荣,在太子时就想尽办法希望今上快些当政。

而如今在这辽国之地,居然都能不战而屈人?让异国之人愿为臣民。

突然间,他便有了些危机感——想在陛下面前争功的人,实在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