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幸福的烦恼(第2/2页)

他们还听说钱庄推行用旧钞换新钞的业务,不收钱,觉得这也是好事,旧钞多有磨损,换上新的多好,至于上边印的是什么,他们才没兴趣管,只要数字不变就好。

-

就在有人悄悄去金国兑换旧钞赚钱时,大宋这边也遇到不少麻烦。

最直接的就是西京有大量辽国旧部,拖家带口,携兵带马前来投奔。

他们大多群居,与当地人冲突颇多,宗泽将他们安置在了先前被掠劫过的忻州,用以恢复那里的元气,但又将他们拆成各种大小不同的部族,混居在雁门关外。

加上云中诸地的新建费用,宗泽的字里行间,便充斥着“打钱”二字。

赵士程看到消息后,心说麻烦,这下又多了一张嘴。

但这钱没法省,他正思考着从哪里挪一笔钱,便听户部提交了一个预算,说可以给他修皇陵的钱准备好了。

秦汉以来,习俗规定,无论皇帝年龄多大,都要在登基一年后开始建陵,赵士程既然已经继位超过一年,那把这事提到议程上就是注定的事情。

平心而论,大宋皇帝的陵墓并不算张扬,相比汉唐,无论规模还是陪葬,都有差很多,所以先前老赵继位时,赵士程也没卡老爹的陵墓规模。

不过,赵士程自己对修大墓毫无兴趣,但直接说不修,那肯定是要在朝廷上闹一波死谏的,他懒得惹这麻烦。

嗯,不能直接取消,可以偷工减料嘛。赵士程立刻招来户部,意思是他的坟墓不想要金银铜玉这些俗物做陪葬,他想要碑文!你们给我搜集总结市面上的前朝今朝的各种好文章,来一个百科全书……额,就叫百科大典或者随便什么大典,以后再改名字,内容嘛,嗯,凡是优秀的文章就可以。

文稿定了之后,交我审阅,审完我再开刻,去吧,对了,这钱暂时用不到,我先挪走了。

赵士程搞定了这件小事,便把钱给宗泽打了过去。

今年安置这些人的钱差不多,明年可以多留下一点预算,完美!

这事引起了很大争议,但没有人怀疑,刻碑可是要花大钱的事情,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么肯定要做到最好,甚至一些文臣已经绞尽脑汁,想要进入这个将来会名留青史的文集,翰林院、崇文馆直接震动,在京城的三千多名士子纷纷上书,要求参加这次的修编的未命名大典,周围闻风而来的人数正在增加中。

迅速扩大的规模完全出乎了赵士程预料,他突然发现,要做这事,可能比修墓更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