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新的进项(第2/2页)

两位村人拖着一辆板车,车上装了两捆麦草,还有一些布匹、十几个陶罐,最贵重的,便是一口铁锅。

“你们哪里来的钱啊!”村人惊讶不已,将小板车围绕得密不通风,在抚摸几匹麻布时,纷纷把手在衣角上反复擦拭了几下。

“知州送的,”一位村人感慨道,“麟州知州让咱们以后每年都去领二十捆麦草治沙,怕咱们不相信,就送了这些东西,每个村子,只要有人去了,便都有一份。”

“好大的铁锅啊,肯定很贵吧?”

“不贵,听麟州那里的商户说,以后在大宋治下,这些东西都不必收榷(进出口)税了,一口铁锅只要五只羊就能买到!”

“五只羊?那可真不贵!”有妇人惊喜道,“家里省着点,一年就能买上一口呢。”

“那这些布呢?只有赀布么,听说麟州有毛料啊?那木征叔你是不是私藏了?”有个年轻媳妇心直口快地问。

“胡说什么!”叫那木征的汉子顿时大怒,“知州就给了这些东西,每个村都一样,不信的话,你去别村问问,我那木征才不会做这样丧良心的事情!”

“征叔别气,”旁边的年轻人急忙安抚,“她胡说的,我们当然都信您。”

“哼,毛料麟州城也有,就是这天冷了,毛料便贵了,那折知府说如今府库余财不够,给不了毛料,说以后若是治沙有效,就会重赏,赏格里边有毛料!”那木征有些愤愤地道。

“治沙还给赏格?”有人怀疑道,“还会有这种好事?”

“对啊,你刚刚说,把草插进沙里就能治沙?真这么容易,咱们还怕什么啊?”

“就是,真能治沙,不管给不给赏格,那都是要去做的啊!”

众人议论纷纷,他们也是深受沙化之苦的人,这些年沙地扩大,直接受害的就是他们,不但牧草锐减,农田受灾,还有常常有人在外出路上被沙地掩埋。北边的好些村子,就因为土地被风沙吞并,不得不迁移到别的地方求生,听说那些人都去了盐州,成了朝不保夕的盐工。

他们这些人,为此日夜担惊受怕,就害怕步了他们的后尘。

“当然有用!”那木征大声道,“我去那边的建宁寨看了,那里人就是用这法子治沙,放下这些草格,风就不怎么吹的动沙子了,那沙子不跑,来年便能有些杂草冒头。第一年不能让牛羊去啃这些杂草,要等上一年,草根把沙子固定住了,才能放牧……”

他激动的唾沫飞溅:“那建宁寨,用了五年时间,已经恢复了几千亩的草场,我亲眼看到的,那些草格子里,狼尾草长得老高了!”

周围人的眼神都带着怀疑,有人道:“那,咱们先试试吧,反正这草也不多。”

“对,先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