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喜迎(第2/2页)

如今的胡铨早就已经不是当初被人欺负的人质了,他是手握下龙湾港口,手下有三千多的士卒,工坊的产业极多,又深受先皇重用,用工坊的利益几乎绑架了南越国所有阶级。

胡铨表面上维持着谏言规劝的角色,私下里悄悄支持着皇帝乱来,任由他挥霍国库,寻仙问药,求神拜佛,还要求全国上下贡献美女充实后宫。

但他那身子骨,胡铨觉得怕是要不了多少年,就要驾鹤而去了。

这两年,因为皇帝无心政事,国中大权一部分落在胡太后手中,一部分为佛教所把持,而南越儒家的那一派,则聚集在胡铨身边。

毕竟,论起经学,胡铨只用一只手就可以暴打越南本地士子。

因为这些年都没有战事,修佛寺的钱,大多是胡铨从军费中克扣而来。

这种情况的直接结果,就是强大的南越军队在这几年飞速堕落,当年那凶悍善战,一统南越南方占城国的大军,如今已经凋零得不成样子。

不仅如此,佛教与本地士子的矛盾也越发多了。

佛室占据土地、人口,而自从南越国开科取士后,一些底层家族也登上了朝廷中枢,他们的利益自然要被佛门影响。

胡太后也不愿意皇帝太过崇信佛教,倒不是为了国家,而是国师为了支持皇帝,并不站在她这一边。

这三派如今在南越国中几乎打出狗脑子,连前些日子南越国大地震,损伤民房、子民无数,都无人理会,还是胡铨提议组织灾民自救,还主动将一部分灾民送到自己的港口城市中。

不止如此,胡铨还打算怂恿皇帝允许从佛经中取士,彻底让两家撕破脸。

因为兴建工坊和港口,南越国先帝已经加了六次税,国中大量平民破产,不得不委身权贵为奴,或者出家为僧。

但这些事,南越国权贵都不在意,他们反而很喜欢这样,因为能收拢更多农奴,兼并更多的土地,而新帝为了建寺,也没有将税收压下去的意思。

在胡铨看来,这把火就快烧到了。

这些年,他送了不少南越国人前去宋国做工,他们回来便向乡人讲述大宋如何。

他相信,只要大宋皇帝带兵前来,南越国,不会有太多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