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夫妻坦白(第2/3页)

“这事实在只有志斌叔能完成,换周主任来肯定不行。”董老三急匆匆跑到乔茗茗家来,灌了杯水这么说。

宁渝也回来了,此刻还在琢磨着他下次要交的工作报告。

乔茗茗最近过得特别舒心,在有关油茶树和山葵的事儿上,村民们都早已熟练。

知道啥时候除草,知道啥时候浇水,就连有没有长虫有没有病株都能观察出来,早已不需要她来细细安排。

于是乔茗茗每天待在家里,写写题晒晒太阳听听收音机,对村里倒是颇有点两耳不闻窗外事。

当董老三跑来说榨油坊的事儿差不多的时候,她还真有些惊讶。

乔茗茗问:“没人反对啦?”

“有是有,不少,但是不算激烈,连躲在公社不敢回来的周主任今儿都难得回来了。”董老三捏着葵花籽磕道,可见村里形势好转到了什么程度。

乔茗茗好奇:“为啥说这事儿只有志斌叔能干,而主任搞不成呢?”

“为啥?”董老三瓜子磕得咔咔响,“因为主任现在好歹是个官啦,吃皇粮的,村里有人会想他是不是要用榨油坊讨好上司呢。”

董老三这半辈子的经历可谓十分丰富,他在这方面非常悲观,也会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村民们的想法。

他觉得自己想的是对的,村里人谁都晓得志斌叔总把“赶紧换届”这话挂在嘴边,他不会当官,他家里有儿女有孙儿,如果榨油坊留在村里他自己的孩子肯定能进。可要是榨油坊搬迁走了,很多事就说不准。

这才是村里人相信他的原因。

乔茗茗叹气:“这就是浑水,还好我一开始没掺和进来。”

董老三乐呵呵说:“我原先也没想到,自己兜兜转转竟然又回了县城,还成了工人!”

榨油坊升级为油茶厂,自己这位原先的榨油坊大师傅自然水涨船高。

周主任刚刚说村子里预计会有十个名额,想必再过不久,那些还不同意的人就得转变想法赶紧争了呢。

无论怎么样,他肯定是能进的。

乔茗茗听他一顿分析,笑笑:“那恭喜你了,这叫荣归故里吧?”

这次换董老三叹气:“这村里住这么久,村里倒更像是我的故里。”

但能回去总归是好的。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嫩绿的枝丫已经变成深绿色,稀稀疏疏的稻苗更是成长得十分茂密,惹得彰彰再也不敢去田里捡田螺了。

随之而来的是高温,以及……

高考。

乔茗茗最近有点神经质,主要体现在刷题刷一半半就会烦躁。

扪心自问:“我有尽最大力对待高考吗?”

没有,因为两辈子的学习,加上这辈子比别人提早几年复习,她对待复习有时并没有那么尽心尽力。

没尽力,这不就慌了吗?

晚上。

每日一问:“宁渝,你觉得我水平咋样?”

宁渝从一开始的认真回答到如今敷衍点头:“水平不错。”

不过他为什么觉得奇奇怪怪的,他当年做过梦,这几年梦里的事儿渐渐忘了。刚开始他还想把梦中的事儿记录在本子上,后来想想没那个必要。

他不会是梦里的宁渝,直到平反后,梦里的他没出事,茗茗也没出事,这就足够了,其他记来又有何意义呢?

可这两年,宁渝渐渐发现他对梦里的事儿遗忘个彻底,只能模糊记个大概,细节一概忘了一干二净。

但是无论再怎么忘,平反后隔年就恢复高考的事儿他还是记得的。

怎么瞅着……茗茗也好像知道?

她又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怎么会知道?

宁渝思来想去,把书放下,再把眼镜摘下道:“还不一定会高考呢,你紧张什么呢?”

乔茗茗还是很敏锐的,心里咯噔,眨眨眼说:“你不晓得,收购站好多人买丛书。”她这话有点夸张,但也只有这借口了,“加上报纸,还有教育部频繁开会的事儿,我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这也能说得通。

宁渝又把眼镜戴上,书捧起来。

房间安静,落针可闻,正当乔茗茗缓缓呼出气时,宁渝忽然开口:“我曾经做过一个梦,一个特殊的梦。”

他说,说完乔茗茗愣了愣:“有多特殊?”

宁渝回忆片刻,干脆把书放一边,眼镜也放一边,关灯,搂着乔茗茗躺下说:“梦里很奇怪,是我来村里第一天中午做的,我本以为这就是个比较真实的梦,没太当回事儿,结果我不久后就看到了梦里梦见过的人。”

乔茗茗:“……”靠!

这是什么奇葩事儿啊,她怎么听着有点玄幻呢,可想到自己的来历,乔茗茗定了定神:“你继续说。”

宁渝无奈看看她:“我不说了。”

乔茗茗瞪眼,撑着手俯视他:“没你这样的吧,你不说我今晚都睡不着了。”

宁渝再次搂着她,坚持道:“你不说,那我也不说。”

乔茗茗讪讪,嘀咕:“不说就不说呗。”

宁渝又沉默了,道:“其实没啥好说的,我并不觉得那是真的。如果你也有过这种梦,我心里反倒更开心,许是因为你的梦,咱们此刻才能在一起。”

乔茗茗身体微微僵硬,不过也就只有那么一秒,随后忍不住抱紧他。

宁渝笑笑,他慢慢抚摸乔茗茗的后背:“我就感觉着,有你真好,我才是我。”

乔茗茗在他耳边瓮声瓮气说:“你猜错了……”

宁渝:“反正差不多,你也别说了,因为梦里的事儿我现在也想不起来多少了,咱们交换注定是一场不公平的交换。你晓得我,我懂你就成。”

其实他还是有些心虚的,虽然他也纳闷。他怕把事儿说出来,这段时间的晚上茗茗该睡不着觉了。

乔茗茗抱他抱得更紧了,后来伴随着轻轻的抚摸,她沉沉地睡过去。

睡前心里还想:我真幸运呢。

宁渝听到她的呢喃,顿了顿,小声说:“我其实更幸运。”

夏去秋来,今年的收成有些不好,稻谷明显没有前几年长得好,是天气的原因。

所以不仅是村里收成不好,其他地方,乃至整个省以及邻边的好几个省都差不多。

志斌叔坐在田埂头,嗒吧嗒吧抽着烟,眉头紧锁满是愁绪。

他扶着额头说:“咋办呦咋办呦,咱们今年还能好过些,旁的地区就不好过了。”

幸好这几年大丰收,村里的粮仓存了不少的粮食,完全足够村里人吃上三个月的了。如果省点,半年怕是都行。家家户户也有余粮,加上有钱,不愁今年过不好。

宁渝骑着自行车经过,说:“叔你放心,现在有储备救济粮的。”

经过那三年,粮食问题有很大改善,在他看来吃饱是应该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