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5页)

因着上辈子在对讲机厂上过班,关于无线接收器这个,潘玉华还是知道一点点的,但也只是那一点点的皮毛。

无级接收器的原理,她一窍不通。

潘玉华敢让卫子英把东西拿去给刘晴老师,最主要的还是那天,刘晴老师被人追。

很明显,刘晴老师暴露了。

在这种情况,刘晴老师不可能会去市里住院,不定她现在就在家里,只是对外宣称住院而已。

“英子,天快黑了,不若明天再把这个送去给刘晴老师吧,你只要记住频道就成。”潘玉华给出自己的意见。

卫子英揪着小眉,想了想,道:“不成,我们现在就得把这东西送出去,我这个接收器,虽然比收音机能收到的频道多,但能接收到的信号范围并不广,那发电码的不定就在咱们附近。”

收音机只能收到固定的频道,但她这个无线接收器,却是可以无差别接收,好多被人屏蔽掉的电波都能收到,所以不一样。

卫子英话刚说到这里,潘玉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从衣柜里翻了件厚厚的袄子穿在身上:“你等等,我和你一起去。你一说,我想起来了,那两个坏人没捉到刘晴老师,不定还在咱们这一片,这电码恐怕就是他们发的。”

卫子英一听,乌黑眼睛赫地一睁。

“那还等啥,赶紧的,咱们现在去找刘晴老师。”

潘玉华穿好衣服,牵着卫子英走出房间,然后对厨房里喊了句:“妈,我和英子出去一会儿,晚些时候回来。”

“天都黑了,去哪儿呢?”张荷花听到潘玉华的话,从厨房里伸出脑袋问。

“去给人送点东西,我要晚点回来,妈,你别等我。”潘玉华回头,冲张荷花一笑,然后拉起卫子英就往院子外走。

张荷花看着离开院子的闺女,眼里布起丝隐忧。

片刻后,她叹着气,回厨房继续做饭。

“叹啥气?”潘宏军正在烧火,听到媳妇叹气,关心地问了一句。

张荷花:“军子,你说,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潘宏军:“做错啥?”

张荷花:“玉华聪明,又是个有主见的,一瞅就是遗传到了她亲妈。她亲妈可是个让国家都重视的人,玉华跟着我们在这山沟沟里,她以后……”

一旁,眼睛有些不好使的潘奶奶,摸着墙壁进了厨房:“所以啊,我当时就不支持她去找什么亲的,这闺女聪明,等她亲妈以后回来,不定……她就不是咱潘家的了。”

“我当初从良忠那儿把她抱回来,就是想着让你们以后有个靠的,她这样子,我真担心咱家留不住她。”

潘宏军:“妈,三岁看到老,你瞅玉华是那种人吗?”

潘奶奶:“现在看着倒是好,但谁知道以后呢。哎……”

张荷花:“妈,你别多想,玉华都在想买房子,让我们去城里过了,她既然连买房子都把我们想在了里面,就绝不会抛开我们。就算你的担心,有一天成真,那就当我们和她没缘份吧。”

潘奶奶:“你们想得倒是开,老了后呢,老了后身边没有人,死了都没人知道。”

潘宏军:“妈,那一天还远着呢,最多不过我和荷花多存点钱,真要有那一天,咱们请人照顾就成。”

潘奶奶:“你当你是地主啊,还请人。”

潘家三口围着潘玉华说了几句,便歇了声。

而另一边,离开沟子的卫子英,急急忙忙跑回家,跟她奶说,她要去镇上找老师。

“啥,你要去镇上找老师?”周桂抬头瞅了瞅屋外的天色。

这会儿已经是傍晚,天空暮气沉沉,眼瞅着就要天黑了,而且看天色,不定晚上还会有场夜雨。

周桂蹙眉老眼:“天都快黑了,还去做啥,反正明天就是周一,等明天去了学校,再找老师吧。”

“不成,不成,来不及了,奶,我去了啊。”

玉华姐姐刚才分析的很有理,这个发出摩斯电码的,不定就在他们附近……

她得快点去找老师。

老师既然是干这一行的无名英雄,那她应该就知道,这附近那里有电波发射器,只要找出电波发射器,坏人就能被揪出来。

“啥事这么急啊?”周桂不明所以,天快黑了,她说什么都不放心卫子英去镇上。

“不能说,但就是急事。”

这种事有些危险,不能告诉奶奶,告诉了奶奶,奶奶不定会把她关家里,不让她出门。

“真急?”周桂蹙着眼睛看着卫子英。

卫子英板着小脸,重重点头。

周桂看着小丫头这么认真,想了想,道:“要去可以,让你三爷送你去。”

孙女是什么性子,周桂最清楚不过。

带了她这么多年了,也就三岁前难带一点,三岁后,就从来没有无理取闹过,想必是真的找老师有事。

罢了,让她三爷送她去吧,有个大人跟着,她也不用太担心。

“嗯嗯,三爷送我好,我还有点怕走黑路呢。”卫子英猛点小脑袋,没有一点拒绝。

那啥,虽然她知道这个世上不可能有鬼,但还是怕啊。

有时候,她晚上去猪圈上厕所,晃眼看到河对面黑漆漆的山,都有种那里睡了头大怪兽的感觉。

反正就是有点怵。

有三爷陪着一起去,她就没那么怕了。

周桂嗯了一声,牵着卫子英就出了屋,一出院子,见潘玉华正等在院子外,她道:“玉华也要去?”

卫子英:“嗯,我们找老师,有很重要的事。”

周桂看了眼这两个小闺女,揣着满肚子疑问,去了沟子里。

卫良海这会儿已经吃完了饭,正提着个火笼子,坐在堂屋里烤火,见周桂带着卫子英和潘玉华过来,他啊了一声,问周桂啥事。

卫子英是最懂卫良海的后辈,一听卫良海问话,都不等周桂开口,就比手画脚和卫良海沟通起来了。

卫家能和卫良海无障碍沟通的,除了卫老太,就属卫子英,没一会儿卫良海就听明白了卫子英的意思。

卫良海有点不赞同,指着周桂啊啊啊了几声,仿佛是在说周桂怎么能这么惯孩子,天黑了居然还让孩子去镇上。

卫子英抱住她三爷的胳膊,一阵摇啊摇,楞是把卫良海那啊声给摇没了。

卫良海无奈地看着身边的小侄孙,叹口气,走去柴房,背了个背篓出来,把卫子英和潘玉华两个一起装进背篓里,然后取来电筒,背着两人就出了沟子里。

周桂觉得今晚可能会下雨,有些不放心,追出院子,往背篓里塞了一件蓑衣和两个斗笠。

天空,随着三个人的离开,逐渐变得昏暗。

二十几分钟过后,天就彻底暗了下去,今晚的天,黑得不见五指,卫良海本来是想摸黑走路的,但实在是太黑了,没辙,还是把电筒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