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2/2页)

“我说了他们仓促行军,”他说,“你怎的不肯动脑子想一想。”

……这时候还能考试呢,教导主任实锤了。

但她并没有冥思苦想很久,便说了出来,“他们粮草不足。”

“因此不能久战。只要守住四面城墙,不出数日,西凉军疲态必现。”高顺伸出手去,拍了拍她的肩膀,还额外地开了个玩笑,“除了你那小园子里的青菜老了点儿之外,什么都没有变化。”

……她好像有点想哭,这不太对劲,但没等她调整好情绪,高顺似乎发现了。

于是教导主任那张铁魔像一般严肃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有点错愕的神情,“汝作何儿女态耶?”

其实调整情绪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因为到了第二天,第三天,长安城下成了她最深的梦境中都不会出现的梦魇模样。那些百姓不断地被驱赶着填河,直到十余丈宽的皂河被填平为止。

六月酷暑,河水满溢出来,到处都飘荡着死尸的气息,而百姓还在无休无止地被驱使着,扛着梯子翻过皂河,开始企图爬上城墙!

其中也有一二想要后退的人,凡是后退者,尽皆被身后的西凉人射杀,那些西凉督战队用藤牌和长牌护住自己,一步步地压近阵线,从千步之外到八百步,再到六百步,四百步!

滚石和木料如雨点般砸了下去,城上战鼓激昂,城下哭嚎连天,有头破血流的,有筋折骨断的,尸体立刻在城下也堆起了小山,但还不止于此——当真有一段城墙的守军不慎,令百姓爬了上来。

那几个衣不蔽体,骨瘦如柴的百姓爬上来后,立刻跪倒在地,磕头求守军饶过性命。

“我等皆是良家子!”其中一人说道,“诸位不信尽可问……”

在那几个新入营的少年兵脸上满是迟疑,不知道该杀不该杀时,又有人顺着这架长梯爬了上来。

也是衣不蔽体的百姓装束,但身材明显比他们壮硕了一圈,这个高大而健壮的汉子还没等落在墙上,环首刀已经抽出,待他跳下女墙,刀光如雪,飞一般便砍翻了周围那几个守军!惊得几个百姓跳起来便惊叫着四处逃了开来!

旁边几个手戟兵赶过来时,也分辨不出哪个是百姓,哪个是西凉兵,只能赶尽杀绝,但只是这么须臾间,便又爬上了几个西凉兵。

这群西凉兵个个都是骁勇善战,尤善短刃的先锋兵,“先登”又是极大的荣耀,因此格外彪悍,三四人便结成一伍,并肩作战时竟稳稳地压过墙上守军一头!

她抽出黑刃,冲了进去,杀了第一人时,剩下几个西凉兵暴喝一声,环首刀迅疾如雨般劈了下来!她闪身躲过时,体内的血液也开始慢慢变热,变得活泼而明快起来!

西凉人见到一处缺口,便会立刻扑过来,前赴后继,不惜一切。因此要夺回这一段城墙,也要不计代价,心无杂念,将登上城墙的所有人都视为敌军,斩杀殆尽!

——总是需要选一边的,但她的要求也很低,她想,她只是想要在这一场战争之后,还能回去看一看园子里的小青菜,跟街坊邻居们打个招呼而已!

周围有惊呼声,有叫好声,有惨叫声,有怒吼声,但她杀人时素来心无旁贷,只盯着眼前的目标,不去考虑周遭万事万物。

但她的杀戮在下一个目标面前戛然而止,准确说……她已经完成了她的杀戮,那是最后一个想要爬上城墙的人,被她一剑捅死后补了一脚,于是那个人睁大了眼睛,惊恐地滚落了下去。

那张青青紫紫,伤痕累累的脸莫名让她觉得有点熟悉,那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妇人的脸,她在哪里见过?

她在哪里见过?

旁边的人已经扑上去砍断梯子,她还在女墙旁伸出头往下看,看到了那个妇人摔在了尸山之上,一动不动。

她杀人总是十分有效率的,一剑穿心,比她的意识更快一点,所以直到此时,她才想起来那个妇人是谁。低头看看自己这件细布衣服,右臂到肩膀处有一条缝补痕迹,补得很细致,因此看不出来,她为此花了几个钱,感觉还挺满意,后来也经常去找那个住在军营旁洗洗涮涮,为人缝补的妇人做活……

……她刚刚做了什么?

今天其实挺热,因此远处的西凉军中搭起了凉棚,甚至还有人献上了井水湃过的水果。

但郭汜宁可一身大汗也要把鱼鳞铁札甲穿在身上,比起来就没有一旁高冠博带的贾诩看起来那么有风度,而且也没有那么气定神闲。

郭汜看了一会儿,跺了跺脚,再看一会儿,又唉声叹气。

“使这等百姓攻城,岂能成事?!”他说,“不如用我先登营?”

贾诩看了他一眼,笑眯眯地正准备拿起一杯茶,喝一口时,传令兵突然跑了进来。

“李傕将军已至横城门!据说吕布下了战书——”

……这个蠢货!

董卓的西凉军中少有博学之士,李傕恰好就比郭汜多看了那么几卷书,虽然在贾诩眼里也跟草包差不太多,但李傕对自己的定义可绝对不是那等粗俗武人。

关于这一点,贾诩也觉得很奇妙,他是清楚自己的定位的,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群武人——从董卓、吕布,再到李傕郭汜,全都不明白自己的定位,全都想要奔着世家忠义节烈那个名声去试一试呢?!既已征发关中二十余万男女蚁附攻城,这时候管什么吕布叫阵呢?!

但他终究还是没将心里这一串叽里咕噜的谩骂说出口,而是继续保持着庄重而轻松的风度,向郭汜点了点头,“守军已疲,将军可明日攻城。”

于是郭汜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个自信满满的笑容,“不出一日,长安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