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第2/2页)

这个理解方向让陈宫短暂地沉默了一会儿。

帐中灯烛突然爆了一个灯花。

“公台?”

“将军,袁谭既已屯兵高唐,不为将军,更为何来?”

“那你为何要说鲜卑人不是得了令?”

“将军细想,你那数千头骡马的粮草布帛明晃晃地自河边走过,财货动人心啊!”

陈宫这样一点一点的分析,总算将吕布重新拉回了正常的思路上来。

“袁谭想来打我,但不是想派鲜卑人先行试探,是那些胡儿贪婪,自己撞了上来。”

“不错。”

“那现在呢?”吕布的眼睛转了一会儿,忽然明白了,“他既缺了骑兵,又想来打我,就必须从长计较,选一个合适的战场。”

“不错。”

至于什么样的战场比较适合他那支步卒为主力的冀州兵,吕布又想了想周围的地形,心中忽然有了一点眉目。

“袁谭欲施缓兵之计?”吕布问道,“我当如何破之?”

陈宫微笑起来,“将军可有什么事,需要求一求这位袁大公子吗?”

这位穿了细布中衣,盘腿坐在帐中的中年武将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坦率地摇摇头,“不曾有。”

他倒是很希望袁谭能放他好好过平原,但他的希望有什么用?还他是袁谭,他也不肯放过这样一支载满财货的辎重车队。

“那就好办了。”陈宫轻松地说道,“这一封信,我来替将军回,将军只要早做准备,何时准备停当,何时告诉我便是。”

使者自吕布营中带回的这封手书也保持了最基本的礼仪与克制,信中说道,虽然袁谭是青州刺史,但这毕竟是大汉的领土,温侯是带了徐州的贡品,欲至雒阳,奉迎天子与朝廷的,他穿行青州不仅没有任何失礼的地方,反而作为青州刺史的袁谭应当给他最便利的通行条件,让他能够尽快到达雒阳,这才是尽了汉家臣子的本分。

尽管诸侯们对天子多多少少有一点不以为然,但除了袁术之外,谁也不愿意做出头鸟,表现出自己的鄙视,尤其是袁家。

出了一个逆臣贼子也就罢了,他袁谭没必要当第二个,说出去让冀州那些忠于汉室的士人愤怒。

他思考良久,终于写了第二封信,措辞比上一封更缓和一些,信中表示,他自然是汉臣,是忠臣,是纯臣,他也听说了吕布现在无家可归,领了这样一支兵马出门辛苦非常不说,还要滋扰地方庶民,因此不如将这些贡品留下,他可以派冀州人接手这支车队,将它们送去雒阳。

袁谭甚至在信里大篇幅地写了写自己的地理优势多么适合承担起这个任务,总而言之就是——要么你把辎重车队留下,自己乖乖滚回去,要么别怪我不客气了,我这可是先礼后兵。

“亏他还是汝南袁氏子,如何能写出这般没廉耻的文书?”

陈宫看了他一眼,“将军可准备停当了?”

济水之南有山,名为崮山。

山势虽不陡峭,但山岭连绵,不花些时间亲自跑一跑,再询问清楚当地山民,是看不分明这附近地势的。

吕布待人虽粗心大意,但打仗时却经常十分细心。

此时便点了一点头,“伯逊替我守在此地,我领骑兵入山便是。”

陈宫听过之后,摸了摸胡子,“既如此,我们便不该再等下去了。”

“……我为守方,若是袁谭不想攻,我又如何迫他出阵?”

关于这个问题,陈宫回答得很快。

“将军只要亲自回信便是。”

亲自回信,袁谭便会出战了?

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他又岂有这样的本领?

吕布对着竹简想了一想,又看了一遍袁谭那洋洋洒洒的手书,心中思考了很久,却迟迟想不好应当如何激袁谭出战。

这位名满天下的“人中吕布”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件不擅长的任务。

他没有那个处心积虑激怒别人的本事,大概是要令公台失望了。

但写一封信不值什么,因此吕布还是耐心地,情真意切,语气平和地写了几个字给袁谭作为答复:

——让你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