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第2/2页)

他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在地图上一片模糊处画了个圈。

“此处有山,名为杨山,”荀攸又在一条长长的墨痕上点了点,“有大泽水汇入黄河。”

几个人一起将眼睛投向那个很适合打埋伏的地方,其中有人又提出几种想法、建议、以及质疑。

“若是陆廉早已识破长垣无守将,又将如何?”

荀攸摸摸胡子,“她识不破。”

为什么识不破,荀攸就不肯多作解释了,只继续说下去他的想法。

在荀攸看来,他们根本不需要追求以少胜多,与陆廉决战。

他们只要保持这个与陆廉为敌的姿态,冀州境内的士族自然会慷慨解囊,袁绍也会不得不做出极大让步,请这位被自己辜负的老友重新助他一臂之力。

这样一来,钱粮与根据地就都很容易解决了,只要主公挺过了初期最危险的时刻,并且能够向兖州人证明他会继续留在中原,那些蛇鼠两端的兖州世家就难办了。

……他们可能要变成蛇鼠三端。

基于这个出发点,荀攸认为他们可以在长垣虚张声势,与陆廉的伏兵对峙一阵,做出长垣守军也将出城围剿的假象,令陆廉恐惧地逃走就够了。

当然,陆廉作为当世名将,也可能真就跳出来准备和他们大决战一场,维护自己不败的声名,但谁会真同她打呢?

明公的兵马到时一定会跑得远远的,她要打,就去打袁本初的长垣吧!反正也不是他们的城池,随便打!

“不成。”曹操忽然说,“陆廉此人,与旁者大不相同。”

几名谋士和武将一起看向了上首处的主公。

他并不是全然没有获胜的机会,只是现在实力对调,他需要珍惜自己的每次出击,无法再向前度攻伐徐·州时那样挥洒兵力而已。

“咱们得想个办法,试一试她。”他说道。

夏侯惇皱起眉,不解地问道,“怎么试?”

“我有幼子,失散于乱军中,为陆廉所得,此子颇得我爱重,”他说,“我若遣一使,携礼物去陆廉军中,如何?”

尽管说起来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曹操看起来平静极了,甚至带了一点微笑。

他伸出了既不细长,也不枯瘦的手,轻轻握住了红漆杯,于是那只手也染上了一丝猩红的光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