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第2/2页)

又有人从后往前,一支支点起火把。

那不是一个人,一百人,一万人。

那是比白日里寒光凛冽的铠甲更加可怕的阵势。

那是铺天盖地的火光啊!

他们踏着被血浸过的泥泞战场,向着自己来了!

那铺天盖地的火光,那仿佛能点燃夜空的火光,来了!

袁绍很精明,而且很大手笔。

他的兵马是轮换的,除了在少数几处战场里仍然胶着的兵马之外——这也是战争的常态——大多数的士兵被他调了回去。

他们可以走出火光的烘烤,在星月的光辉下回到营地附近,成为备战的后军。

于此同时,冀州民夫们必定正忙碌地将烤好的饼子递到他们手中,那饼子里说不定还掺杂了些咸肉,旁边一定还有一座大棚,士兵吃过饼子之后,可以排队过去领一杯烧滚的水喝。

他们也许仍未饱足,但这些已经足够他们挺过这个血腥的长夜,并且可以稍微休息,积攒余力等待明天清晨的到来。

而她,她没有那么多兵。

南门的冀州军还在攻城,人数并不多,但她分不出兵去救援。

狐鹿姑还没回来,高顺也没有回来。

天色暗下去后,他们在这个夜晚回来的几率就更渺茫些。

张辽的骑兵被关在城中,她是坚决不会用的。

黄忠受了轻伤,但不要紧。

张绣倒是跑过来对她嚷过,说如果守不住,不如弃城而退。

柘城有什么用?守在这里做什么?

柘城什么用也没有,四面皆平原,难守易攻,它压根没有守的价值。

可它就在睢阳身后。

她可以撤,甚至可以用一场防守反击打到袁绍不敢来追,然后呢?

睢阳城墙不高不厚,只有不足两万兵马,关二爷拿什么来守睢阳?

而如果进一步,睢阳也丢了,那又会怎么样呢?

——青徐与豫扬将被割开,而袁绍再也不会撤军了。

他占据了黄河两岸,占据了这个水利四通八达的城池,冀州的大船可以将士兵与粮食运到袁绍想要到达的任何地方。

她不能退。

她不能败。

她不能死。

她好像从虚空中拔·出了那柄四尺长的剑。

它平平无奇,剑身映着火光,映着她的双眼。

“令前军后撤休整,中军坚守。”

“是!”

她听到自己的声音继续响起:

“后军向前。”

“大将军?”有人声音很是急切,“后军除五千青州兵外,其余皆民夫流人,操练未熟,如何成军啊?!”

——还有一件事,这个嚷嚷的人是想不到的。

那些所谓的“新兵”,尤其是那些流民,他们素日里连稗子都吃不上,哪里能吃得到肉?

没有肉吃,他们如何在夜里作战?

如果太阳能够下沉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陆悬鱼抬起头,目光仿徨地追着夕阳最后一丝余晖,像是那样就能抓住些什么似的的。

“后军向前。”

她这样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