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四)

平日里, 轮巡附国的任务并不复杂,只需按照宗门指定的流程走一遭就行了,然而若是附国中突发意外, 譬如眼下的妖物逃窜之事, 轮巡弟子便有的忙了。

沈晴谙也是轮巡弟子中的一员, 不成功捉拿逃窜的妖物,她是不能回宗门的。

好在, 蓬山向来不容妖物在自家属地作祟, 宗门上下对蓬山附国的掌握极强,这逃窜的妖物也不过是瓮中之鳖, 落网也不过是这一两日的事。

曲不询绕过回廊,望见沈如晚抱膝坐在水榭边的背影,顿了一下, 缓缓走到她身侧, 却不知说什么,只是拈着袖口站在那里。

沈如晚回头看向他。

蓬山四季如春, 芳草葳蕤,晴光无限好, 映在他身侧, 将他侧影也衬得如有光华,沉静通透。

沈如晚望着他,恍惚这十来年光阴未度,一如韶年。

曲不询转过脸来,对上她目光,挑起半边眉毛, 一脚跨在石阶上, 手肘搭在膝上, 微微俯身看她,“你这回究竟是怎么打算的?”

他鲜少有这样困惑的时候。

若说沈如晚对“沈晴谙”深信不疑,那先前她也就不会问他宁听澜手里的傀儡;可若说沈如晚心里有数,又为什么在“沈晴谙”面前仿佛入彀,在一个傀儡面前执迷起过往?

“沈晴谙”说轮巡任务过两日便能结束,她竟也不打算去蓬山了,要等“沈晴谙”一道回去?

沈如晚默不作声。

她垂下眼睑,没说话。

旁人被问到局促时总有些这样那样的小动作,可她是没有的,只是低着头,明知曲不询还在盯着她看,偏偏不说话。

曲不询也不说话。

她不抬眸看他,他却一直盯着她看,等她一个答案。

沈如晚终归还是抬眸,叹了口气,“我也说不清楚,只是想不明白。”

曲不询挑眉。

“先前我们在钟神山出了回风头,如今大半个神州都知道我们扶住了灵女峰,路人不知我们是去那里做什么的,难道宁听澜还能不清楚?只怕我们去尧皇城的时候,他便已知道七夜白的事瞒不住了。”沈如晚说到这里,微微蹙眉,“可他至今没什么动静,在蓬山安稳得很,像是根本不怕我们来找他。”

“如今这个‘沈晴谙’自然是他刻意放出来给我看的,可我还是想不明白,他把这傀儡拿给我看,又是什么意思呢?”沈如晚望向曲不询,“傀儡并不擅长斗法,至少在丹成修士面前没什么优势,宁听澜总不至于指望用这个傀儡来暗算我吧?”

不管从前宁听澜究竟怎样蒙骗了她,至少在实力这方面,宁听澜从来都很看得上她,不然也不会把她当刀了。

总不至于十年一过,宁听澜忽而就觉得她的实力不值一提了吧?

曲不询目光有些复杂地望了她一会儿,没说话,倒是轻轻笑了一笑。

“什么意思?”沈如晚蹙眉。

曲不询垂头望着掌心纹路,似是那纵横的掌纹有什么玄妙一般,值得他看上一遍又一遍,到最后才成一喟。

“你只想着他会拿傀儡怎么对付你,却没想过,也许宁听澜从没想过对付你呢?”他问。

沈如晚益发蹙起眉,“他不想对付我?你这又是在说什么?怎么可能?”

她从一开始就嫉恶如仇、对七夜白无比排斥,甚至不惜和自己的家族决裂,走火入魔下了狠手,如今她撞破了宁听澜多年来种下七夜白的秘密,宁听澜怎么可能不想对付她?

曲不询抬眼看她,反问,“怎么不可能?”

沈如晚只觉荒谬。

“我对七夜白那么排斥,宁听澜从一开始就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她眉眼里也透着明净,说得理所当然,每一字句都唯有问心无愧之人才能毫不犹豫说出的话,“倘若说这世上还有谁这么了解我,也就只有宁听澜了。”

曲不询却不说话,被她毫不犹豫地反驳,他唇角也还有一点微渺的笑意,平和沉静地望着她,目光几许复杂,终归含笑。

“只有他了解?我不了解?”他冷不丁问。

沈如晚没想到他竟然抓住这么个话头,不由抬眼瞪了他一眼,眉眼都沉着,板着脸看他,“你了解不了解的,我怎么知道?”

曲不询唇微微一撇,没忍住笑了。

沈如晚越发凝着眼眸瞪他。

曲不询终于不再岔开话题,叹了口气,目光沉静,直直地望进她眼底,“也许他一开始便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可这么多年过去,你可看见哪个故交至今性情未改,还如从前?”

他语气平淡,“少年心最纯澈,可谁能长持少年心?”

沈如晚微怔。

曲不询垂眸望着她忡怔的眉眼,唇边一点苦笑,“沈师妹,你多年不改凌锐志,这自然很好,可正因你这样的人凤毛麟角,才显出你的珍贵。”

只有真正见了沈如晚才知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十年光景在她身上便似不存在一般,仍是有那么些清高孤傲,还有一颗绝不和光同尘的冰雪心。

纵然宁听澜从前识得她、了解她、忌惮她,终归十年未见了,似宁听澜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想象这世上还有她这样的人,心志经年不改呢?

“你看,我们这些日子见过的故人,你师弟被人蛊惑,也去种了七夜白;老邵坠入情网,只想安安生生过日子,发觉七夜白背后有大人物,便收手不管了,还从翁拂那里得了镜匣、傀儡,双方心照不宣地谁也不管谁;童照辛呢,虽然你一直看不上他,可他从前也是个有傲骨傲心的修士,虽然醉心锻造,可平日里也会推崇正道侠义,不然,他也不会和我关系不错,可如今也为宁听澜锻造法器,倘若我们不去找他,这些事只怕也是永远烂在他心里了。”

曲不询数着数着,默然片刻,说不清是什么心绪,只是微微勾唇,漫漫地笑了一下,“我也不是说他们如今便不好。这世上的人只要能过好自己的日子,便已是极好——只是,这个也有他的不得已,那个也有他的知情识趣,哪个不是曾经嫉恶如仇、豪气干云的少年?”

他们一路走来,见过这么些故人,难道有哪一个现在算得上是真正的恶人吗?又有哪一个真的心怀恶意、不再向善了?

没有,都没有,可也没有哪一个称得上心志不改,更称不上全然问心无愧。

人这一辈子,少年时总以为自己与众不同,以为只要自己不愿做什么事、什么样的人,便可以永远远离自己曾经厌恶反感的人与事,殊不知瀚海乾坤如铜炉,谁也不是那个例外。

“宁听澜这样的人,见过太多身不由住、迫不得已的好人,早就熟稔于把旁人的‘不得已’玩弄于股掌之中,怎么会信这世上竟真有人是例外、不屈服于情感与物欲,始终心志不改?”曲不询声线沉沉,“他是太娴熟了,也并不觉得你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