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第2/2页)

“结果你骗人!”

“你给我出的是乡试的题,我都知道了!”

想到这里,许淙就来气!

他五岁的时候,看到渣爹出的勉县县试卷子,虽然没学过的东西他不会,但学过的还是能做出来的,并且觉得还挺简单。于是他就兴冲冲地回去,跟渣爹说他想要早点考试,不用等到十二岁的时候了。

结果渣爹说庐州的科举考试,要比勉县的难,还给他出了一张很难的卷子,他拿到之后一道题都做不出来!

渣爹又说做不出来很正常,毕竟庐州的科举要比勉县难,还说只要他勤学苦练,考过还是没有问题的,不用太担心。

许淙信了。

于是更加努力地学习!

这次的县试和府试,虽然看到考题之后他觉得也没有那么难啊,是比勉县的难一些,但也难不倒哪里去,跟渣爹的那张卷子还差很远。当时他虽然有些奇怪渣爹为什么会那么说,但也没在意,全副身心都放在了考试上。

但放榜之后,他去参加童生们的聚会,把那张卷子里还没做出来的一道题跟其他童生们一说,想要讨论一下的,但他们顿时就惊讶了。

其中有人还说许淙这是乡试的题啊,你现在已经在准备乡试了吗?

当时的许淙马上就瞪大了眼睛。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都是渣爹啊!

渣爹居然把乡试的题拿给一个五岁小孩子做,还骗他说县试的题就长这样,庐州县试就是这种难度,他的良心都不会痛的吗?

面对着九岁儿子的指责,说‘爹你怎么可以骗五岁的我’,许明成尴尬地摸了摸鼻子,然后才道:“乡试你总是要去考的,提前做一做也无妨。”

“你若不是见识到了难题,县试和府试哪里能考得这么容易?”

“好了,快坐下来。”

见许淙还是鼓着脸,许明成又轻咳了两声,柔声道:“两个月后的院试,才是眼下最要紧的事,你若能在院试也拿一个案首,那就是‘小三元’。”

“你若考中了‘小三元’,那就是本县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就是在县志上也要记你一笔,比为父当年是强多了。”

许淙顿时沉思:比渣爹强?

作者有话说:

*县试和府试相关,参考了百度百科,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最为成熟的时候

*案首=第一名

*县试和府试第一场称为‘正场’,考过了之后就可以保送下一级考试,后面的几场就不用参加了。

*渣爹拿乡试卷子骗淙淙的情节,在55章。

渣爹不做人,必须强烈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