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道论(第2/3页)

至于道德经,不站在觉悟者的高度上,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真意,就算理解一二,也变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解释。

道者,若非必需,不增一毫,不减一丝——世人把它当成凡世道德和治国,虽不是不可以,却已经相差甚远了。

如此浩瀚深远,洞察宇宙真理的道,却被华夏后裔所抛弃,这不是道来弃人,是人自弃道而已!

当然,先圣贤或有不足,后世自当补之,有此心,才为求道者。

“冰冰,你现在选择呆在我的宫殿里受封四妃之一,还是准备封个郡主而外出呢?”说完了这个,方信就问着。

“我选择外出,这样才会获得位面的承认。”萧冰并不是傻瓜,立刻知道了方信的意思,受庇于方信,虽可相伴而行,却成为了纯粹的附庸。

只有出得天地,才可按照这个原则,自己来获得位面的承认,以积蓄着力量。

“恩,很好,实际上,我还真有一件事来交给你作呢!”说到这里,方信最后又提笔写着:“道者,通达也!”

见萧冰有些迷惑,他又解释地说着:“现在商务厅,集中了许多外来的商人,正需要一个足够分量,又懂得两方面情况的人来主持,冰冰你最适当不过了,而且,你凭此可获得大量功德呢!”

“道者,通达也,实际上到了我这个地步,一切都没有障碍了,本世界的文明,无论是科技,还是识字率,都已经达到一个临界点,现在欠缺的,只是打通工商业的道路。”方信好整以暇地说着:“打通道路,说难不难,说容易也容易,无非是就是两个字——利益!”

见得萧冰还有些迷惑,他不得不再解释:“你别说士大夫不言利益,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才狠呢!控制兼并,摊丁入亩激起的反抗,你应该清楚的很——控制他们兼并,收税收到他们头上,他们就已经要笔诛口诛,杀之后快,何况其他呢?”

“所以,打通工商业的通道,永不退转,说起来,也很容易,由商而仕,由工而爵,应人而成——由商而仕很简单,你的商务厅,建立功劳,我授于官职,虽然这个缝隙很小,但是就打开了这条道路。”

“由工而爵更是简单,日后谁有发明,能使工农业改善,我授爵就可以了。”

“应人而成更是简单,无非就是先建造一个官僚资本罢了,让士大夫和官僚阶级,能知道工商业的好处,自然他们就成为了拥戴者,保护者了。”方信简单地说着:“当然,这里面有个分寸的问题,现在基本上是正仕不商,商仕不正。”

萧冰听了,默默的点头,问着:“具体情况怎么样分布?”

方信先没有说话,仔细想了想。

“摊丁入亩”,是明朝“一条鞭法”的深化。

一条鞭法,主要是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合并征收,使差徭主要落在土地所有者身上,已初步具有摊丁入地的性质,这严重损失了地主官僚的利益,结果万历初,首铺张居正执政时期,虽然执行下去,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以孤焰照亮王朝复苏之通途,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但死后,即遭人非议,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潘晟乃居正生前所荐。

不久,言宫把矛头指向张居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官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刻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张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为居正呼冤,这就是得罪了广大地主知识分子的下场!

至于“摊丁入亩”,可以说,这策真正挽回了满清气数,打破了“胡人之运不满百”的铁矩,相比于张居正,摊丁入亩对地主官僚的损失更是巨大,因此虽然雍正以皇帝之尊而推行,但是还是遇到难以想象的压力和非议,以及数十年连绵斗争——就算如此,那个“苛政”的名字,还是落到雍正身上。

虽然方信对胡人为帝向来不满,但是对雍正还是有佩服之心的。

日后自己为帝,以开国太祖之力,就可推行摊丁入亩,但是想来也必是障碍重重,不过在这方面,他愿意学明太祖,以杀戮以镇天下。

而且,这不是根本之策,而关键是体现了一点:就是并非地主阶级官僚阶级不言利,相反,他们是中国最重视自己的利益的集团,也是保护自己利益毫不犹豫出手的集团。

由商进仕,不可长久,也只能局限于低层,关键只是改变舆论,让官僚地主不能进仕的余子次子经商而已。如此,当他们明白其中利益,并且掌握着这些利益时,那工商业的发展,就再也推翻不了。

就算后世皇帝,一些所谓的清流要废之,也无济于事。

至于正仕不商,商仕不正,实是对传统道德的保护,在方信看来,开发工商业是好的,但是民族的传统和道德不能丢,怎么样平衡,共同发展才是王道,所以制度上,就是正规科举考试,以及因功而仕者,是正仕,那些靠商业影响授官的人,永远只停留在八品以下的层次,如此使原本完整的士大夫集团和政治,不至于受到太多的影响。

虽然方信在地球上,作为普通人,对官僚资本深恶痛绝,但是矫枉必须过正,在早期,工商业离不开官僚阶级的保护——没有当时统治阶级的保护和允许,又没有海洋经济或者国际经济的话,那永远也发展不出资本。

在工商业发展后,那对技术的发明和保护,就理所当然了——哪家商业都希望自己技术能更先进,更能受到专利保护。

这都是引导,使位面社会自动产生这些进化,所以时间可能很长,也许要三百年以上。

整理完了思路,方信就对着萧冰仔细介绍着想法。

烛光明亮,一点点如泪,萧冰仔细听着自己丈夫的想法,不时点头着,时光就在这里飞快而过去。

“这样作的话,会培养出庞大的官僚资本,并且引发新的矛盾,也许国寿并不能长久保持下去。”萧冰明白了全部意思,于是说着。

“无妨,国寿并不是问题。”方信淡然说着,他的确对国寿并不在意,只要能完成他在本位面的蜕化,突破位面极限就可,再说,三百年五百年国寿,已经非常长了,那能奢望千年不易的国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