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晋升(第2/4页)

轻松的方信,走到了甲板上。

甲板上这时,却有二人,一个度步的中年人,两鬓有些花白,但是举手投足之间,不怒而威,自有一种气度。

周围一人,大概三十岁左右,面容俊秀,穿着传统的儒服,气质高华出尘。

这船上,自然非贵就富,等闲下等仓不是没有,但是却连上甲板也不许。

方信也没有在意,找到了一张甲板上的椅子,默默静坐,由于这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海上风大,船上乘客多半避入船舱内参与活动,或者回房休息,而只有寥寥几人,观海景,因此一片安静。

方信这时,打开神目,向着帝都望去,虽然有浮云,也掩盖不了观察。

果然,天上星辰,虽然星斗密布,闪烁明亮,但是在方信看来,却都空有其表,只有数十颗悬凝不动,灼灼耀射。

这数十颗中,一颗星辰散发着紫光。

方信微微一笑,当日他下令让大范各星不必入世,如今就会在晋升时,凝聚成星神。

再隐隐一看,若隐若无之间,出现了无数星辰满天斗数,这就是晋升之像,当大范世界,达到新的世界,就是物质化的宇宙,那里有无数的星河,星辰不再直接代表着人类。

看完星象,又看着帝都,帝都上空,代表着社稷的天柱,虽然逐渐强大,但是里面隐含的紫气,却变得若隐若现,方信见了,似喜似忧。

所谓的人皇紫气,实是万民有主,而凝聚而成。

一旦民智渐开,人们更加相信法律、秩序、自己,而非人君,那人皇紫气,自然渐渐散去,这是人道的法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扭转出来。

人智渐开,就无人皇,若是顺道,还可分享恩泽,如是不顺,就要彻底灭亡。

在方信的神目下,这一切都一目了然。

当然,最主要的是,却是万里之外,遥远的海洋那边,隐隐浮现的大陆。

原来如此,在晋升时,性质相近的几个世界,就会合并,如果是安雅世界,还属于非物质化的世界,也许是天圆地方。

但是这次大范晋升,却是混成珠子,是以成星球,如果按照修行的比喻,就是世界结成金丹,从此天人合一,物质不坏,金丹不灭。

此时,整个空间中,那丝丝世界本源之气,虚空之中降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切,这是给所有人,世界全部所用,非有特殊缘由,不能截流。

但是方信睁开了眼,笑了,随着人皇紫气渐渐散去,与本世界的因果渐渐消去,世界珠本是挂在虚空之上,虽然经过丝丝世界本原之气,却截不了分毫,而现在却有一些落到世界珠里……

原来功德之气,与世界本原,是同一性质,只是表达不同罢了,方信眼见如此,心中一片彻明。

他心中不知是喜是悲,当下抽出一根萧来,凑口而吹。

海风凛凛,波浪如雷,一偻箫声却缓缓流淌,汩汩奔流,曲调空灵,回旋往复,似是深情、似是淡薄、似是婉转。

在甲板上的诸人,立刻停住了口,侧耳听来,却觉得这箫声虽然低柔,但是海洋咆哮也难以掩盖于它,直有着人生深情,纯真不忘的共鸣,但是若是仔细听来,却连绵不绝,观之若明,探之若虚,仰之弥高……

圣人之道,随世而移,有情不累,应器生心。

斯是此言哉!

“方信,想不到你吹萧吹得真好!”稍过片刻,两人走到了方信身旁,说着。

方信看了看,却是认识,是何德,世袭贵族伯爵何家的一个嫡系公子,后面跟着的,是他的一个女性远房亲戚虹丽。

何德身份不简单,他自帝都中央大学毕业(由太学院改编),手中财富也不错,有着子爵的头衔(当然这不是世爵,是财产而得)。

虹丽继承了她父亲的遗产,也拥有着“士”爵,在乡下还拥有一大片土地,并且在一家纺织工厂有着股份。

二人和方信都有一定关系,比较熟悉。

“偶一试罢了,这次你们去帝都什么事?”方信淡淡一笑地说着,这个身体是方家的嫡子,继承了父亲一半的财富,但是继承时不过二百万银圆,三年时间翻到六百万,就是他的本事了。

当然,这也是中枢有皇帝的缘故,大政都知道,就好比地球上,有人知道内部消息一样,不赚钱才是无能,倒不是方信很会经营的缘故。

“朝廷新建议会,我的祖父到帝都议会报道,我们也去看看,而且,帝都中央大学我都很少去了,也去看看同学。”

“原来如此啊!”方信点了点头,顿了顿,说着:“这是第二届了吧?”

“是的,第一届各级议会,还有些空洞,第二届就充实了许多,圣上还是贴心啊!不为十四年之事而恶之。恩,方信,你现在的爵位,也可以入得帝国中央议会了。”何德说着:“有没有兴趣呢?有的话,我可以让祖父引见与你。”

“不了,我已经是万华府的议员,差不多有这个,就足够了。”方信摇头说着

继元十四年春,一次宫廷政变涉及到许多贵族,这件事情,并没有大肆宣传,但是作为惩罚,有二十七家贵族被削去世爵,并且世袭贵族阶级在这次,失去了减税的特权。

但是在次年,也就是继元十五年,皇帝就建立议会,各级贵族充之,一般来说,世袭贵族直接进帝国中央议会,下面又分省、府、县三级,由那些非世袭的贵族来充之——责能是监督各级政府。

经过了二十年,旧贵族削弱,士大夫抬头,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形成一面倒的趋势,破坏了根基,所以在处置了贵族,瓦解了最后核心,又给了他们甜枣,给予了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大权。

虽然这激起了士大夫的强烈反对,士大夫控制的报纸之类给予强烈谴责,但是相反,广大因财定爵者,他们虽然说类比于郡县长官的等级,但是却没有丝毫权力——没有权力,单有爵位,也不足于保护自己。

所以这次开议会,转移部分监督权,获得了空前响应,不但旧贵族甚是欣慰,觉得皇室终还没有忘记他们,而大批民间新贵族,纷纷发言支持,让本来用推恩令削去旧贵族的士大夫阶级,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在压倒老对手的同时,又释放出更强的怪兽。

自此之后,御史台只是内部监查,而议会就是外部监察,贵族和士大夫阶级的相互牵制和对立,进一步形成。

只有在新资本贵族掌握庞大的力量之后,所谓的议会,才水到渠成。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方信建立大范,到现在已有二百八十年,才算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