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2/5页)

“这是我跟公爹商量好的法子,回头您给写在小黑板上,白日里只要不刮风下雨,就都在门口摆着,无论谁来换,但凡碰到这几幅画中的作物,就将人留下,我过来跟他们谈。”

苗婉将婆婆画好的作物图和公爹给修改好的秘方兑换章程都递给阮衾父子。

阮嘉麟拿着作物图瞪大了眼睛看,“就这么个圆不溜秋的东西,还有几个黄橙橙的颗粒就值咱们的秘方?这些东西就是金子做的,也没多少分量啊。”

说是作物,那就是能吃,这大小,只怕滋味儿得美成仙丹,才够分量了。

苗婉看了眼阮嘉麟指的地方,他说的是西红柿和玉米。

她想起番茄酱,这要是放在外餐店里……吸溜~

番茄炒蛋,玉米烙……吸溜吸溜~

再想想玉米那可怕的产量,她感叹,“你别瞧着这东西不起眼,若是真能换回来,往后十座千金楼都换不起其中的一样。”

阮嘉麟神色怪异,“这些是,是你梦里梦来的?”

若真是曾祖母所教,有这些东西,当年曾祖母怎么还能饿晕了被曾祖父给捡回去呢。

苗婉雷达动了下,虽然一时想不到这个逻辑,但感觉瞎话也得有道理才行。

她眼睛眨也不眨,“对啊,说是魂魄游历在外时见到的,只可惜曾外祖母尝不到,更惦记了,在流放的路上与我念叨了一路呢。”

这……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没毛病。

阮衾到底还是人老姜辣的生意人,他拿起笔将章程略微修改了下,才递回给苗婉。

“阿婉所言,稀罕植物可以金兑换,若有主家所需之物,可换千金楼方,这一条不妥,如此说出去,众人便都知道千金楼要找什么东西,还价值连城,说不准行商们也要跟风,囤积起来,或自己研究,或图往后奇货可居。”

苗婉见阮衾直接将这一条改成了——

千金楼贺秋收,定百花百植争艳与众分享,每日可送植株鲜花送千金楼评选,每日评得花后植王,赠千金楼所有货物一套,月魁首可得百银并千金楼半价采购资格,年魁首可得百金并千金楼半价采购资格。

苗婉张大了嘴,杏眸圆睁看着这个吓得撞断了腿的二舅,有点想喊天王盖地虎了。

她胆小的二舅,被二舅母嫌弃的二舅,不会是她老乡吧?

“二舅是如何想到这主意的?”她还是没忍住问道。

这简直就是各大商场或者商家最常见最有用的周期公关营销啊,对品牌的推广和产品的市场曝光度都能大大提高。

不由得她不怀疑,甚至给她惊出一后背冷汗来,若她二舅是老乡,那她这几年的折腾岂不是明晃晃的告诉二舅她打哪儿来,还是个不怎么有用的?

阮衾没明白外甥女为何又惊又不可置信,“这有何稀奇?江南花娘众多,秦淮河畔和平江河上画舫勾栏无数,月月都要推选各类魁首和行首,花样儿多着呢。”

他话一出,苗婉和阮嘉麟面上都有些微妙。

苗婉是觉得自己惊惧了个寂寞,心里想着,后世的营销活动莫不是从古时候的秦楼楚馆中传承下来的智慧?

而阮嘉麟面上就复杂多了,又酸又羡慕,语气跟灌了一坛子醪醋似的,“原来爹从不叫我们往河边走,自个儿倒是没少去啊!”

回头他就跟娘说,爹这阵子别想再睡炕!

当爹的还能不知道儿子什么性子?阮嘉麟一撅腚,阮衾就知道他没好屁,抬起刚养好没多久的腿,一脚踹儿子腚上。

“少在那儿瞎咧咧,你老子我行得正坐得端,从不往烟花之地去,咱们千金楼做的是百花系列,还是你娘提醒我的呢,怎么,你也要拿这话问你娘?”

阮嘉麟捂着腚敢怒不敢言,他当然敢……不起。

阮衾收拾完了儿子,对外甥女还是很温柔的,笑着继续解释,“如此一来,外头只当这是咱们千金楼做买卖的手段,不会往别出想,有那想占便宜的,保管比任何人都积极。”

苗婉觉得古人做买卖的智慧其实一点都不比现代人差,尤其是心眼儿,她只管点头。

“就按二舅说的办,您和表哥对这些肯定比我熟悉,不过还是要请个大夫来千金楼坐镇比较好,花花草草的很容易出现什么有毒的,接过来的时候一律要跟熬辣椒水一样谨慎。

甭管是咱自个儿还是送花草来的客人都要叮嘱一下,有问题及时处理,可别竖着进来横着出去,到时候名声就不好听了。”

两个人应下的功夫,耿叔从后头探头进来,“阿婉,兀良哈二老爷拍那个叫阿贡的小子来了,说请您过去一趟,几位合作的行商老爷都在,正好与您商议一下冬衣的事情。”

乔盛文不在,苗婉也不可能自个儿过去。

阮衾一听有行商在,自认为这方面比乔家老爷要知道的多些,“我陪你去吧,你自个儿过去传出去不大好听。”

苗婉想了想也行,反正公爹在外头绝不会开口管生意的事情,二舅这一会儿的功夫就从比她还怂变成了土著老狐狸,在商言商还是有块老姜更靠谱。

苗婉和阮衾到巴音的帐篷时,还带着防晒的帷帽,一进门巴音就起身迎接。

给那位姓郑的江南行商和刘姓登州行商惊了一下,不知道怎么一个妇人就值当得兀良哈二爷这般热情。

巴音跟苗婉和阮衾见过礼后,对着郑老板和刘老板介绍,“给两位介绍下,这就是你们一直盼着见的聚福食肆和千金楼的东家娘子乔娘子,如今他们东家不在西宁镇,买卖都是乔娘子做主。”

郑老板和刘老板对视一眼,两个人怎么都想不明白,不是说聚福食肆和千金楼的东家是个最爱风花雪月的老头子吗?

怎么着,这是……在西宁镇养了个外室,一枝梨花压海棠?

苗婉虽然不明白两个人在打什么眼神官司,但对外头关于聚福食肆东家的传闻还是记得的,好在她带着帷帽,四舍五入就是没脸,也就不尴尬了。

客客气气跟两个人福过礼,一行人坐下,苗婉也搞不来内敛那一套,先开口,“听闻得了织布机后,纺布的生意是江南来做?毛线是北蒙来负责,鸭子北蒙和登州都要养?”

那位郑老板是认识阮衾的,笑着点头,“是这么打算,其实江南水多,鸭子也养得,只是路途遥远不方便运输,若是能购得聚福食肆的烤鸭方子,方是一桩美事,往后这生意也更好做些。”

刘老板也笑着附和,“正是这个道理,这烤鸭在登州也做得,即便方子价高些,俺和郑老板合起来买也行。”

苗婉算是明白他们请她过来是为啥了,黄鼠狼给鸡拜年啊。

她看向巴音,要是江南和登州都能养鸭,北蒙的鸭子就没必要养了,直接从江南和登州商人手中拿鸭绒便可,毕竟北蒙冬天动物容易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