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秘信

隔天我赶了个大早来到翰林院,本想告诉俞大成昨天老相爷给我赐字的事,刚进四当斋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见俞大成一个劲儿地给我使眼色。我顺着他的示意瞥了一眼,只见一个头发半花的老头正站在书架间,一身布衣草鞋,乍看上去就像个刚刚在田间耕作完的农夫。这人此时正翻阅一本什么书,聚精会神的样子让人不忍打搅。

我小声问俞大成:“这人什么来头?”

俞大成招手示意我俯身过去,等我凑近了才听见他轻声道:“白掌院。”

我暗暗吃了一惊,没成想这翰林院的一把手是这幅模样,更惊讶于他这么大清早的到这跟冷宫似的书库里干嘛?

正琢磨着,身后的人出声了:“《陈政事疏》在哪?”

俞大成立即回道:“第二个书架第三排左起第四十三本。”

白博琼信步过去,不一会儿从书架间抽出一本书来。他拿到书却并没有看,而是朝我们这边着意看了一眼。

俞大成的脸色目之所至地红了起来——若不是知道看他的是个老头子,我真得以为他是被什么黄花大闺女勾了魂了。

“这些书我借走了,”白博琼扬了扬手里头那几本书,“需要登记在册吗?”

“我都记下了,”俞大成低着头,像一柄被篷盖压弯了的蘑菇,“您自便就好。”

白博琼这回没再多看,抱着书径直走了。

俞大成这才松了口气似的瘫坐在椅子上,长长吁了一口气,问我:“我方才表现如何?”

我认真回想了一下,除了红彤彤的脸就是圆润的后脑勺了,摇了摇头,“下次继续努力吧。”

四月中,陇右的消息传回京城,边军大捷,阿恒和景将军配合一举夺回了被突厥人强占的肃州,又一路乘胜追击,救回了被突厥人掠走的杨鸿飞。如今正排兵布阵,预备展开下一轮攻势。

对此圣心大悦,在朝会上赏了景家又赏了景皇后,最后沉吟了良久才道:“四皇子正则还朝已久,朕忧心边事,一直也没给他个名分。如今边关大局已稳,让司天台和礼部择一个好日子,告祭宗庙,朕的儿子回来了。”

祭祖的日子定在五月初五,恰逢端午。绵延了一里有余的队伍声势浩大地沿着朱雀大街一路过去,当天没有肃清街道,允许百姓来观看队伍,接受万民朝拜。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都落在大狗子身上。大狗子就坐在天子銮驾旁,少年人的骨架刚刚长成,还显得有些单薄,腰背挺得笔直,眉目间的紧张不加掩饰地展露出来。

直到一双大手轻轻覆在他近乎僵硬的指节上,身旁的人俯身下来,和煦笑道:“紧张了?”

不等他回道又道:“这些都是朕的子民,以后说不定也会成为你的子民,他们看你为的是将来尊你敬你,你得对得起他们的期许。”

那副蹙在一起的眉头在一双大手的包裹下中逐渐舒展开来,众人这才发现,庄严肃穆的帝王之相与身边这个半大少年眉宇间竟真有七八成相似。

拜祭太庙之后,由徐明宣读圣旨:皇四子正则流落民间,蒙先祖庇佑明珠还朝,朕心甚慰。赐封号睿王,成年之前寄养在皇后宫中,随众皇子入弘文馆读书。

至此大狗子的事才算真的尘埃落定了。

景皇后一直膝下无子,皇上把大狗子过继给她,一是成全了这么些年来的帝后情意,二也是彻底把大狗子跟景家拴在一起了。

以静制动,以后宫牵制前朝,当今圣上果然是用的炉火纯青。

景皇后在清宁宫设宴,特地点明了让我带小莺儿参加。

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教习小莺儿宫里的规矩,换来了小莺儿的苦不堪言:“我不过是去看看大狗子,为什么要跪那么多人,磕那么多头。”

我被小丫头噎了一句,想了片刻,也慢慢释怀了,他们等了盼了这么久,应该也不希望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彼此。真要是出了什么事还有我兜着,便随她去吧。

谁知道小丫头歇了会儿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玉哥儿,你再教教我怎么行礼吧。”

第二天一早我刚把小莺儿收拾妥当宫里的轿子就到了,从左银台门入宫,设宴在太液池旁的承香殿。

我们到的时候殿里已经有好些人了。

小孩子满院子跑,剩下的都是锦绣罗裙,满头珠钗叠翠,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行不露足,笑不露齿,说不出的雍容华贵。

今日请的要么是宫妃皇嗣,要么就是数得上名的皇亲国戚和诰命夫人,朝中那些文武大臣们明面上各自为政,背地里有有什么拿不出手的,还得靠着这些女眷们拉笼联系。这场宴也是一样,请的是官妇,却都是做给那些稳坐家中的官员们看的。

我拉着小莺儿坐在角落里吃点心,一碟芙蓉酥都快吃完了景皇后才领着大狗子姗姗而来。

我对景皇后的印象一直还停留在那个一身红衣戎装随兄出征的女将军上,以至于一时间竟没与眼前这位仪态端庄母仪天下的景皇后对上。岁月不败美人,数年时光都没能在她脸上留下痕迹,眉眼里的英气却终究被这里的高墙深院磨没了。

大狗子由景皇后领着,相比几天前祭祖时的紧张,这次倒是从容了不少。只是一逮着机会就往跪在地上的人头里瞅,若不是我知道他在找什么,只怕得觉得这孩子眼睛有问题。

果不其然,大狗子目光瞥过我们这边后便不再找了,跟着景皇后一路接受众人叩拜,又面无表情听完了一箩筐赞美恭贺之词。

这些人左一句四皇子英姿不凡,右一句皇后娘娘洪福齐天,俨然是已经把大狗子当成下一个太子候选了。小莺儿急得芙蓉酥也吃不下了,眼巴巴瞅着大狗子却没法上前相认。

正郁闷呢,只听廊上一声爽朗的大笑:“母后这里好大的阵仗的,让儿臣在这里蹭口吃的可好?”

来的是二皇子李钰,照旧带着他那一身光彩照人的行头。景皇后面上依旧无动于衷,只是冷淡地吩咐侍女给李钰设座,李钰却径直过来在我们案前坐下,拿起筷子摆摆手:“不用麻烦了,我凑和两口就走……你们吃啊,不用管我。”

李钰一人在席上吃得津津有味,众人之前忙着表忠心站队的这会儿都没了声响。景皇后借势起了筷子,席上这才动起来。

众人吃起来了,李钰反倒不吃了,含笑看着殿上,话却是对我说的:“父皇当真宠他啊,之前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结果一出手就是这么大一座靠山。你可以放心了,以后他在宫里,只怕是没人敢招惹了。”

“殿下这意思是原本有人要招惹他吗?”

“明珠还朝,总有人想鉴鉴真假,”李钰笑道,“人是你带回来的,我自然相信你,只怕有些人不这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