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5页)

穆家人也看到了这两块布,王春玲忍不住摸了一下,“这棉布真软,花色也好看,薄荷绿的小碎花,粉嫩的小碎花,真适合小姑娘。”

“这两块布挺大,一块布至少能给穆清做两身衣裳。”王彩霞对刑定南说,“多谢你们家对穆清的关心。”

刑定南笑道,“这是我嫂子和清清投缘,愿意给的。”

刑家的两箱奶粉,还有布,穆家准备的各种山货装了好大一口袋。刑定南一个人骑车带不走,穆继军骑车一起送去邮局。

南广县。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林玉娘俩去城外砍竹笋。

那片甜竹笋林位置比较偏僻,骑自行车过去花了半个多小时。

林玉把自行车停好,竹筐和锄头卸下来,“看来咱们是来的最早的人。”

露水还没散尽,一阵晨风吹过,凝结在竹叶尖上的水珠掉落下来,穆清仰头的时候,一滴水滴在她额头,凉悠悠地顺着她脸颊滑下来。

林玉笑着拿手帕给她擦掉,“别抬头,小心露水砸到你眼睛里。”

穆清拖着竹筐,“妈,我们快挖吧,一会儿其他人该来了。”

“这就动手。”

一晚上过去,一簇簇新的竹笋冲破地面露出尖尖角,林玉就选这种最嫩的,齐根挖出来。

可能是这边的雨水格外多,长的竹笋个头特别大。芒山县的竹笋都是细长的,这里的竹笋特别敦实,七八个大竹笋就能装一筐。

一筐装满了,穆清赶紧收起来,换另外的空框子。

母女俩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挖了五六筐竹笋,才见其他人来。

林玉也不挖了,把最后一筐竹笋绑在自行车上,带着闺女回家。

穆清抱着娘亲的腰,林玉一边骑车一边笑着说,“等过两天咱们再来挖。别看是夏天,这里的竹笋跟冬笋一般嫩,我们存一些新鲜的留着吃,再晒一些笋干。”

“嗯。”

回到家,林玉先去揉面,面揉好了放在一边等着慢慢发着。

“清清,给我拿个盆过来。”

“来了。”

林玉端了个小板凳,坐在后院剥笋壳。

穆清端着盆子去接了半盆水,娘亲剥好的笋子都放盆里清洗。

“对了,清清你去看看,昨晚上泡的腌笋好了吗?”

“我刚才看了,已经泡开了。”

“那就好。不知道你爸今天回不回来。”

“应该要回来吧。”

不管穆继东回不回来,林玉今天准备蒸的包子都很多,腌笋腊肉、甜笋鲜肉和韭菜鸡蛋馅三种,每一样都蒸了两蒸笼。

用的是乡下用的竹蒸笼,特别大,蒸半头猪都能放得下。

穆继东十一点到家的,这时候第一锅已经快蒸好了。

“蒸这么多?”

“嗯,一次多做点,放那儿慢慢吃。”

穆继东挽起袖子帮忙,第一锅蒸好,包子捡出来放盆里,穆清伸手就把盆收了。

“别着急,先放出来。”

“对对对,听你爸的,一会儿拿去送人。”

说话声刚落,穆清就听到陈静的声音了。

“穆清,快给我开门。”

“汪汪汪!”

招财蹲在大门口叫唤,穆清跑去给她开门,眼睛都睁大了,“怎么送这么多?”

“嘿嘿,不多不多,你看看,绑粽子的绳子有四种颜色,每个颜色都是不同的口味,你家三个人,每种口味给你装了三个。”

林玉看到这一小盆粽子也震惊了,“你送两个咱们尝尝味道就行了,哪用这么多。”

“要的,要的,我爸妈说,谢谢林阿姨这段时间照顾我,刚好有这个机会,叫我多拿点。”

穆继东看了媳妇儿一眼,糯米挺贵的吧,陈家包的粽子都是拳头大的,这一小盆粽子不便宜。

“妈,陈静还要回去吃午饭,你快把粽子倒出来,给她装包子。”

“哦哦,这就装。”

陈静两个哥哥都比她大,都已经结婚参加工作了,不在南广县这边。跟着来随军的只有陈静和她妈妈,还有陈静的爷爷奶奶。

他们家五口人,三样包子每一样捡了五个,一共十五个包子,回礼差不多。

陈静一点都没客气,笑眯眯地谢过,端着一盆包子走了。

林玉还不忘说,“帮我给你爷爷奶奶爹娘说声过节好。”

“哎,我知道了。”

陈静刚走一会儿,张钦和沈园也来了,他们两家也送的粽子,穆家回的包子。

只有霍容时送的不一样,他送的是两盒点心,一看就是外面买的那种。还有山里打的野鸡。

穆继东嚯的一声,“小伙子,可以呀,每一只都射的脑袋,真够准的。”

霍容时谦虚道,“比不上穆叔叔厉害。”

“你知道我?”

“知道,我爸是三师的师长,我听我爸说过您,说您特别英勇。”

穆继东哈哈大笑,不好意思地摸摸头,“过奖过奖,我很少回来,没想到你也是我闺女的朋友。”

朋友?是朋友吧!霍容时嘴角微微翘起。

穆清轻哼一声,她可没有承认。

“闺女,端的什么口味的包子?”

“三个口味都有。”

她娘亲没有厚此薄彼,霍容时家三口人,给了一共九个包子。

霍容时接过,“谢谢,下午我把盆还回来。”

“好,快回家吃饭吧。”

霍容时走后,穆继东捏着闺女脑袋上的小鬏鬏,“还说你没有看身份选朋友,之前的张钦,后来的陈静和沈园,刚才的那个小子,他爸是师长。”

“咱们驻地一共才三个师长,好家伙,你带回家两个,对了,还有一个司令员。穆清,你有什么话要说?”

穆清:“……”我无话可说,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林玉在厨房喊,“你们快别闹了,锅里包子熟了。”

这一锅包子就可以收起来了,马上准备蒸下一锅。

吃饭前,隔壁张大娘来了,给送艾草棍儿,林玉连忙接过来道谢,还给送了两个包子。

张大娘死活不要,“我就是来送艾草的。刚才路过,见你家大门口没有挂艾草,家里有多的,顺手给送来。”

“谢谢您老挂心,我们一上午在屋里忙活,真是给忘了。”

张大娘双手背在后头,“挂上就行了,我走了。”

林玉端着两个包子回来,笑道,“咱们家包子还有送不出去的时候。”

“送不出去正好,放着我吃。”

中午吃包子,用青菜稀饭来配,穆清每一样吃了一个,肚子就饱了。

“不尝尝粽子?”

“吃不下了。”

“你吃一口。”林玉拆开一个腊肉粽子,“吃不完的我吃。”

就着娘亲的手,穆清啃了一下口,咽下去后喝了好大一口水,“真咸!”

“这个腊肉做之前没有泡水,所以才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