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第3/4页)

江爱华连忙点头,“我看家属区的空房子还挺多,这么空着也是浪费,不如收拾一间出来给孩子们读书。”

“放心,如果要请老师过来,肯定是在家属区办学校。”

说完正事,江爱华高兴地回去,路过廖师长家,她还专门去找廖师长爱人说读书的事情。

吴凤藻觉得这个提议挺好,“他们后勤部会读书的人多,随便拉一个过来上课,也能省下咱们好多事情。”

廖卓皱眉,“上课?我不上课,清清姐姐都不上课,我也不去。”

吴凤藻淡淡瞥了孙子一眼,“你那小脑袋有穆清一半聪明,我也不用愁你读书的事情。”

江爱华好奇道,“那闺女有多聪明?”

吴凤藻笑着道,“我也说不好,以后你自己慢慢看吧。”

见师长夫人忙着哄孙子,江爱华没再打扰,自觉告辞离开。

出门路过穆家门前,她也跟她闺女似的,特地看了一眼穆家的院子。

孙艳叫住她,“你看什么呢?”

江爱华客气地笑了笑,“没看什么,想事情呢。”

“你去干嘛去了?”

“去后勤部转了转。”江爱华不愿多聊,“黄嫂子,你先忙着,我有事儿回去了。”

江爱华走后,李红丽抱着小儿子在门口乐开了花,孙艳瞧江爱华是乡下来的,上赶着去拉拢,现在来看,人家江爱华,好像不太看得上她孙艳。

真是笑死个人!

胡平是个办事利落的人,过了两天,把廖家对面的空房子收拾出来,摆上几套桌椅,放上黑板,就等着九月开学。

“老师从县里学校请吗?”

胡平大手一挥,“不用从学校请,我们后勤部就有当过老师的人,语文数学都能教。”

“那咱们还去县城报名吗?”

“要去报名,上课在咱们驻地上,考试去县里考。这个事情穆团长家有经验,你想知道就去穆团长家问问。”

那江爱华就放心了。

知道她们读书的地方定下后,周莹经常带着小妹妹去看教室,还在教室里玩儿。一来二去的,和廖卓关系好了起来。

家属院玩闹的孩子多起来,安安静静地家属区也变得热闹了。

孙艳最喜欢这样,廖师长家的小孙子肯出来玩,她闺女也能跟他们一起玩儿,这情分慢慢的不就有了么。

穆清不参与小孩儿的活动,即使廖卓他们经常过来找她,穆清塞给他们一颗大白兔把人送出去。

如果大白兔还送不走,那就把进宝塞过去,保证把人送走,还她一个清净。

林玉又开始发愁,原来闺女在村里的时候就不和小孩儿玩,她以为是性格原因。去了南广之后吧,交了好几个朋友,她以为都好了。现在嘛,又变得独来独往起来。

穆清不跟小孩儿玩,她每天都乐趣多着呢,研究方子、研究棋谱、弹琴、画画,做点什么不好。

知道她会弹琴,秦老太太专门请她弹过一次,从此之后,秦老太太变成了她的听众和夸夸机,在她眼里,穆清弹什么都是好的。

穆清也开心,去秦家去的更加勤,以至于穆清的外语能力快速增长,八月底,开学前一天,还用俄语给霍容时他们写了一封信,不知道他们看不看得懂。

霍容时没有穆清的好日子过,生日那天还在山里扑腾,后面的教官追的死紧,偏偏他一直甩不开。

为什么甩不开,因为张钦这个懒货跟在他屁股后面求保护。

“不想被你爸抓着教训,就跑快点。”

“你以为我不想?我是不能!”从早上被追赶到晚上,中午都没吃上东西,一直被撵着逃命。

张钦觉得,支撑他逃跑的不是腿,而是意志力。

他就是个意志力巨强大的人呀!

霍容时冷笑一声,“我提醒你一句,你还记不记得被抓到的惩罚是什么?”

张钦咬牙,“在水里抱着木头跑十圈。”

想到在水里训练的痛苦,张钦觉得自己又行了。

今天明明是休息日,他爸,霍容时他爸,还有彭丰年的爸,这些人闲着没事儿,硬说要检验检验他们的山林生存能力。

就因为他们一时兴起,他跟没头苍蝇一样,饿着肚子在树林里跑了一天。

勉强又坚持了一个小时,天都快黑了,张钦简直快要哭了。

天啊,还是穆清的东北好,荒山野岭还有肉肠吃,有肉罐头吃,怎么着也比他被追得连滚带摔强。

穆清哼着小调装好信封,明天去县里报名就给寄出去。

“清清,面煮好了,出来吃饭。”

“哎。”

穆清吃了晚饭,和娘亲在屋里说话逗猫,南边的张钦靠着抱大腿,总算逃出生天了。

最后逃过的三个人,其中两个是靠自己的本事,只有张钦是靠着抱大腿。

张玉才狠狠瞪了儿子一眼,没出息。

陈师长笑道,“小霍带着一个拖后腿的还撑到了最后,又长本事了。”

霍锦年笑道,“还过得去吧,张司令也没有尽全力追吧?”

张玉才笑了笑,“不管怎么说,小霍确实厉害,你有个好儿子呀。”

霍容时站的板正,双手自然垂在身侧,昂头挺胸,夜色把他眼中的倔傲隐藏了八分,留了两分少年人的血性,让看惯了兵王的老家伙们也觉得惊才绝艳。

张玉才思索着,这小子可要好好培养。

穆清寄给霍容时他们的信,她们十月才收到,张钦看不太懂穆清写的什么意思,找霍容时翻译,叫霍老爷子看到了,训了张钦一顿。

“瞧瞧穆清,都能洋洋洒洒地写好几封信了,你学了这么久,不说写,你读都读不通顺?以后每天下午早点来上课,成绩差就多努力努力。”

陈静和沈园在门外,听到霍老师生气,把手里的信往兜里一塞,悄悄地溜了。

霍容时回房间给穆清回信,写完信他看了一眼窗外,北方该下雪了吧,不知道她还收不收得到。

收得到,怎么收到不到,走后勤部的路子寄信,人在哪里都收得到。

穆清的外语到了一定水平后,穆清似乎爱上了这种用外语写信的感觉,还切换着语言写,后来,多写了几次,张钦、沈园和陈静都不搭理她了,只有霍容时,还一封一封地给她回信。

时间就如同山间的溪水一样流过,汇入江河,不知所终。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从频繁来往的信件中,穆清知道霍容时细碎的生活和工作。

七零年的夏天,穆清初中毕业,霍容时高中毕业。她在家瞎玩儿,霍容时入伍当兵。

后来经常几个月没有消息,然后一连给她写十几封信寄来。她知道他受伤了,知道他立功了,不过一年的时间,靠着军功当上了营长。

而莉姐姐,当了这么多年兵,也才当上副营长。有一次,她从穆清这里知道霍容时,可羡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