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3页)

“不知道当初大房三房张罗着把家分了,如今有没有后悔。”

“听说大房的酒楼生意不怎么样呢,今年一直亏着。”

“雪窝那么能干,又是个有福气的,如果没分,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步。”

“唉,当初嫌弃人家累赘,如今后悔也来不及了。”

……

今天李秀才一家也过来吃喜了,当初田氏上门配冥婚,他们瞧不上赵老二一家,拒绝了。

如今看见雪窝身材高大,长得又英俊,穿着大红喜服逢人就笑,一看就是个有福的,悔的肠子都青了。

如果他们当初同意了,这么好的姑爷可就是他们李家的了。

不过转念一想,女儿都死了,就算配成冥婚,只怕雪窝回来也不愿意,还是要娶的。

不过名分上,他们李家的姑娘总归是他的原配媳妇。

乡亲们的议论,赵雪窝听到了一些,他心里火辣辣的,不时的瞄向屋里的新娘子。

乡亲们没说错,他赵雪窝确实有福,否则也不可能娶到这么满意的新娘子。

夸二房的一多,大房可就不愿意了。

这不明摆着踩他们大房呢吗。

谁站在他们大房的位置上,愿意养四五个闲人?

赵老二干不了体力活,地都种不了,田氏一个女人就更不行了,只能在家里缝缝补补,月牙是个吃闲饭的,雨生只知道念书,好吃的还得紧着他吃,这谁能受得了。

赵雪窝一走四五年没有音信,谁知道是死是活,这不就凭白着把他们大房当怨种吗?

要说大房后悔吗?

那肯定是后悔的,谁知道赵雪窝活着回来了,听说前一阵子还帮衙门抓到了盗匪,一下就拿了一千两赏银,只不过他脑子不清楚,分了人家五百两。

就算是五百两,那也是不小的一笔巨款啊。

黄氏后悔,可如果从来一次,她还是会选择分家。

不过她可能不会闹得那么难看。

黄氏听人议论,不停的贬低他们大房,白眼都飞上了天。

幸好女儿婚事订的好,再有几天就变成主簿娘子了,到时候婚礼肯定比这更热闹,看谁还敢说他们大房的不是。

婚礼这天是最累人的,尤其新郎官,从天不亮开始接亲,到一天的迎来送往,拜堂入洞房,桩桩件件都要他亲力亲为,连坐下来喝口茶的时间都没有。

不过赵雪窝一点都不觉得累,只是心急。

尤其看见太阳落山,暮色渐渐上涌,他恨不得把这些没眼色的乡亲们都赶走,只想回房陪他的新娘子。

细说起来,他们和普通的夫妻还不一样。

一般夫妻成亲,之前都没见过面,红盖头下什么样,新郎官都不知道,是美是丑全看天意。

他和新娘子不光见过,还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甚至还一个被窝睡过觉。

赵雪窝想起在城里那半个月,每天晚上搂着小媳妇,就觉得心口热乎乎的。

回到镇上乍一分开,怀里空荡荡的,他两三天晚上都没睡好觉。

今天成亲了,他终于又能搂着小媳妇睡觉了。

对了,今晚还有件大事要办,那就是圆房。

赵雪窝记着圆房大事,连酒都没敢多喝,谁灌他他都一口咬定,喝不了酒,再灌他他就找人代喝。

所以到了晚上,大家都喝的东倒西歪的,他倒是比谁都清醒。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偷偷把田氏叫到一旁,让她想办法把人打发了,别搅了他的圆房大计。

当然了,他嘴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娘,虽然成亲是喜事,这酒咱们也该管着可劲的喝,可说起来酒大伤身,咱们也不能做那些没良心的事,让亲戚朋友们都喝多了,不如早点散了,明后天再请他们过来,反正这流水席要摆好几天。”

儿子可是亲生的,田氏能不知道他什么心思。

撇了撇嘴道:“你想洞房就洞房,闹这么多说法,以为我不知道。”

赵雪窝憨憨的笑了起来:“我不洞房,你哪来的孙子。”

田氏惊道:“所以前些天去镇上,你们什么都没做?”

赵雪窝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被他娘说臊了:“娘你说什么呢,都没办婚礼,我是那种人吗!”

赵雪窝一本正经的样子还真把田氏说糊涂了,没想到儿子还是个正人君子。

心疼儿子老大不小了还没碰过女人,田氏当下说道:“好了,这事交给娘,你快给娘弄出个孙子来,娘也就高兴了。”

她顿了下,担心儿子没轻没重的提醒道:“雪窝你轻一点啊,你媳妇第一次怕疼,你可别闹腾重了。”

赵雪窝红着耳根表示知道了。

小娘子又娇又软,他平时拉拉小手都生怕自己力气大了,今晚肯定会轻点。

作者有话说:

明天洞房花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