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3页)

田氏也被这个消息惊到了,想那王秀英才多大年纪,怎么就走了呢?

“什么时候的事?”

薛大岳就把王秀英的事说了。

当年他和王秀英带着水笙离开赵家镇,一开始也没什么目的,后来想着城里繁华,他们就去城里开了一家点心铺子。

两个人都不是做生意的好手,好在王秀英手艺好,那点心卖的很快,没多久就在城里买了房子,安顿了下来。

可王秀英身体不好,尤其被赵金宝虐待了将近一年,身心都受到了很严重的创伤,虽然和薛大岳重归于好,可心里终究是存了芥蒂。

没几年就病倒了。

刚开始还勉强能做点点心,维持生活,不到一年连床都下不了。

薛大岳不会做点心,在她的指导下勉强做出一些,可味道不好,根本没人买。

没办法这点心铺子只能撤了。

可一家人要生活,王秀英的病也得用银子养着。

薛大岳只能去大户人家打短工,实在没办法,连房子也卖了。

王秀英还是在两年前走了。

之后薛大岳就带着水笙住到大户人家给人家看家护院,倒也能维持生活。

可谁知道半个月前,有人家看上了水笙,非要拉去做小妾。

水笙才十岁,薛大岳哪舍得去人家受苦,父女两个东躲西藏了十多天,实在没办法,只能回了赵家镇。

想着打听赵家在京城的具体地址,然后去京城,没想到如今赵雪窝都封了侯爷,赵家人就住在镇上。

他顺着大家的指引,很容易找到了侯府。

薛彩樱和田氏都没想到王秀英过世了,故人辞世,难免伤感,薛彩樱没忍住落了泪,“薛大哥你也真是,怎么没早点回来,哪怕捎个信也行啊。”

薛大岳如今也后悔了,早点找到赵家,借点银子,没准王秀英还能撑过来。

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当初我也想这事了,可秀英她不愿意,唉,都是我的错,否则……”

薛大岳过来投奔,念着以前的情谊,薛彩樱自然不会把人赶出去。

更何况水笙还是她的义女。

她把人留下来,先住在府上,至于以后的事情,等她和家人商议过了再说。

他们马上搬去京城,别的不说,这家里的事情越来越多,赵雪窝又忙的不见人影,家里还有他们婆媳照应着,对外的事情就没那么方便了。

毕竟她现在是侯夫人,有些事情再亲力亲为也惹人笑话。

就这样,人家还嫌弃他们土呢,进城这么多年都没脱离乡下人的土气。

薛彩樱自己不在意,可赵雪窝管着禁军,总被人说三道四,总会影响他的工作。

再者孩子也大了,一转眼就到了议亲的年纪。

当年月牙被嫌弃的事还历历在目,幸好小王爷不是那些俗人。

可万一哪天儿子看中了哪家的姑娘,因为他们不够底蕴被人嫌弃,她可就难过了。

薛彩樱早前就想着找个管家,可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最起码得是信得过人。

如今薛大岳来了,都是自己人,怎么也比外人方便。

事后薛彩樱把这事跟田氏说了,田氏也觉得可行,只等到了京城,问过赵雪窝的意思,没问题就可以教着他把家里对外的一摊子支起来。

家里忽然来了个水灵灵的小姑娘,元宵和粽棕怎么可能注意不到。

晚饭的时候,薛彩樱带着他们两个跟水笙见过了。

此时水笙已经洗了澡换了衣服,衣服是以前月牙穿过的,不过月牙没穿几次就小了,还是薛彩樱缝制的。

田氏找出来看这样子还不算太过,让水笙换上了。

“你那件小了,先将就两天,府里有绣娘,让她给你做新的。”

水笙感动的不知道说什么,感动的同时又有些自卑,“不用麻烦绣娘,我自己会做。”

田氏笑了:“你这孩子,你会做是你的,这是我和你义母的一点心意,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千万不能客气,否则就生分了,知道吗?”

水笙点头表示知道了。

元宵还在想着谢庭蕴给他留的功课。

再有半年就考核了,虽然大家都说题不难,可这是他第一次正经八本的考试,可不能考太差了。

所以谢庭蕴给他加了难度,他自己也比以往更认真。

至于家里刚来的女孩子,他心不在焉的打了声招呼就坐旁边去了。

倒是粽棕没那么大压力,看见家里来了小姐姐,高兴的凑上去问东问西。

“你叫水笙?

从哪来?

在这住多久?

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我叫粽棕,以后就喊你姐姐了……”

粽棕话多,问的水笙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回答他了。

还是田氏喊住了粽棕:“你一下问那么多,让水笙怎么回答,给水笙拿两个果子来。”

粽棕笑嘻嘻的递给水笙一个橘子,“水笙姐姐你慢慢说,随便回答哪个都行。”

水笙刚进赵家,还不太习惯,心里也没底,担心赵家人不一定会真的对她好,不过相处这半天下来,至少确定赵家人都挺好相处。

除了刚才没怎么搭理她的元宵。

她回答粽棕的时候,悄悄的瞟了元宵两眼,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面无表情的脸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仿佛比大人还要深沉。

不过她知道元宵是侯府的大公子,肯定不好惹就对了,她能躲尽量躲着点,总不会出错。

薛彩樱想起当年王秀英抱着水笙过来求救的事,难免忍不住感概。

不过她不可能说出来,只道:“那会水笙才那么大一点,白白胖胖的,一见我就笑,元宵比水笙小两个月,两个人躺在一起,那时元宵刚出生,水笙伸着小手去抓他,感觉才是昨天的事,一晃竟然就十年了。”

元宵忽然听见自己的名字,不由得往薛彩樱身上看去。

水笙规规矩矩的坐在薛彩樱身边,闻言往元宵身上瞄了一眼。

两个人目光相撞,水笙不好意思羞红了脸。

倒是元宵没什么反应,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目光在水笙身上定格了片刻,然后才收回去。

外祖给他留了篇文章,他还没写完,刚好有了思路,他想要记录下来。

就这么元宵回了书房。

因为薛彩樱和田氏忙着说话,他也没打扰,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离开了。

水笙不知道元宵看了她一眼后为什么走了。

难道是嫌弃她?

莫名的有些委屈。

她就是个没娘的孩子,和爹东一天西一天的流浪,如今到了侯府,还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

她不想过那种东奔西跑的日子,可如果不能留下,她也不会强人所难。

小女孩心思敏感,不过水笙掩饰的很好,薛彩樱没注意到。

因为马上就要去京城了,侯府这里都收拾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