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会推(第2/2页)

九卿正官早知备选是何人,这排列的顺序代表吏部在此事上的态度,也就是说,三名候选中,吏部最为看好吕旻。

三人之中,吕旻资历无疑是最老的,嘉靖三十二年这一榜,他是二甲的庶吉士,这一榜中能臣不少,吕旻建树不及同年张四维、马自强,也比不过因功封伯的李如松,但在官员中的支持者也不少。

此刻,在场官员的视线都默默看向了张居正。

此前京中风传的都是柳贺将任这礼部右侍郎一职,但吏部选出的正推却是吕旻,众人皆知,吏部尚书王国光乃是张居正的铁杆,他推选吕旻,究竟是张居正默许,还是……

官员们不由猜测纷纷。

能位列九卿者,何人不是心机深沉

之人?尽管心中思绪万千,众人却皆未表露出来。

文选司郎中郑汝璧候在一旁,将笔墨呈给各位主官。

九卿们心中早已敲定了人选,会推之时只需将各自选中的官员名单后写一个“正”即可,票数多者即为会推的正推,之后其名单将呈给天子,以此体现百官的意志。

张居正任首辅后,这会推之制为何形同虚设,其实是因为最后一步是由他来决定的。

但即使强势如他,也不好将会推的结果直接反驳,否则他面上难看,九卿官员也会觉得被下了面子。

能任部堂者,可以服软一时,却不能服软一世,正如前吏部尚书张瀚,他在任上时,强势甚至不如工部、刑部的尚书,可在夺情一事上,他却罕见地强硬了一回,这官虽然丢了,却博得了一个不错的名声。

郑汝璧候了片刻,户部尚书张学颜先将帖子交予郑汝璧,郑汝璧恭敬接过,之后便在纸上、柳贺名字之后写下一个“正”字。

之后通政使倪光荐、刑部尚书严清与兵部尚书方逢时也各自择定了人选。

这三人三票竟都归了柳贺。

众人视线便朝王国光投过去。

吏部的正推明明是吕旻,九卿官员中却已有足足四票给了柳贺。

却不知,四位阁老心下更倚重何人?

文渊阁中静得针落可闻,唯有郑汝璧在不断忙碌着。

写下人选时,申时行面带微笑,与平日并无不同,张四维则眉头紧皱着,似是人选令他为难,但片刻之后,几人所定的人选也被人知晓——柳贺再得两“正”两“陪”,吕旻所得与柳贺一样。

那么,究竟何人以柳贺为正推,又是何人以他为陪推呢?

此事唯有计票的郑汝璧知晓,然而会推这样的大事,郑汝璧是决计不会多透露半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