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番外十一 一生(第2/2页)

在明史研究的领域,对于柳贺的研究也十分多,可以说,各个领域的专家,甚至农学、林学、水利方面的专家都很了解他,海外也有学者专门研究柳贺的平生经历。

作为官员,柳贺的一生能受到如此关注,就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了。

……

当然,后世的人们并不知晓,一代首辅的养成,最开始只是源于一个在大明朝好好活下去的念头。

无论柳贺是不是穿越者,他已经彻底融入了那个时代,并在那个时代刻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并不是想成为多么伟大的政治、文学家,只是当现实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不可能视若无睹。

他是被历史的浪潮推动着一步步往前走的。

当柳贺年老到走路都走不动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这一生十分圆满。

虽年少时父亲就已过世,但母亲待他一心一意,以瘦弱的身躯照顾他长大。

之后他遇到了很多好的老师,无论是在读书时还是在官场上,还结识了许多知交好友。

柳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只要有人在支撑着他,那么他一定会努力坚持下去。

他这一生是没有遗憾的。

每一件事,他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到。

无论是对张居正,对天子,对家人,他都全心全意。

他从未想过要在史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但他得到的远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

柳贺倒是比万历多活了不少年,新帝即位之后仍请他回朝堂,柳贺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

柳贺,字泽远,丹徒人,隆庆五年进士,万历八年任礼部尚书,时张居正为内阁首辅,柳贺受知居正,却不事事依从居正。

万历十年,居正卒,张四维、申时行相继柄政,张四维因言官劾去,时行为首辅,帝欲罪居正,贺力争之。

贺既在阁,每遇议事,必秉公执法,不抗不随,其为阁臣时,开海禁、定储位、清贪腐、平叛乱,上甚信之。

二十年,贺为首辅,王锡爵为次辅,贺与锡爵数年无相争,以社稷为己任,阁部同心,四野平定,百姓安居,贺居功甚伟。

二十八年,贺上乞休疏,帝一再挽留,贺辞相归乡,乡居数年,百姓皆称其贤。

泰昌三年,贺年七十四,帝仍谴人问之,至夏卒,帝大恸,辍朝一日,诏祭九坛,谥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