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4页)

苏玉娇低头也揉了一把阿满的头发,真就像干枯的杂草一样,粗糙的手感并不好。

看着阿满那双和小宝有些相似的水润黑眸,苏玉娇的心彻底软了。

她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看着还在着急的和陈颂理论的好婆,再看看正被小宝缠着说话的阿满,她在心里默默做了个决定。

她想带好婆和阿满去分军区,她想资助阿满去上学,她这个年纪,本就该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在书桌前。

但这目前还只是她的一个想法,两位当事人还不知道愿不愿意跟她走呢。

想了想,她蹲下身握着阿满的小手问:“阿满,你想去上学吗?”

陈颂闻言停下解释看了过来,好婆不明所以的跟着转头。

只有阿满,她歪了歪头似乎在思考,过了一会儿先点了点头,但随即她又开始摇头。

另一只垂在身侧的手指抠进了衣服下摆的一个破洞里,用稚嫩的嗓音懂事说道:“我不想去,我要留在家里帮阿婆种地。”

“如果阿婆跟你一起呢,我带你们一起走,然后送你去上学好不好?”苏玉娇继续询问道。

陈颂皱了皱眉喊:“玉娇……”

苏玉娇朝她笑了下,随后继续看着阿满,等她的回答。

阿满没有挣扎,只是继续摇头道:“不,这样,你麻烦,我们不能跟你走。”

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学会了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好意,她本能的觉得苏玉娇要带她和阿婆一起走会很麻烦,不能给这个好心的姨姨添麻烦。

苏玉娇刚开始只是一时冲动,因为看到好婆和阿满让她想起以前在槐树胡同时常听奶奶和那些老朋友们说她们以前的日子过得多艰难,吃不饱饭更上不起学,所以她给阿满留下了一罐奶粉,希望能给她补充一下营养。

她从来不是一个烂好人,甚至说白了她其实还挺自私的,如果不是阿满那双和小宝过于相似的眼睛让她忍不住心软,她可能也不会管这么多。

其实这对她来说也不算是特别麻烦的事,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她可以直接给好婆一笔钱,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她恰好最不缺的就是钱,二十块钱,放在她身上就是一件好看的裙子的价格而已。

但祖孙俩却也不肯随意接受别人的帮助,她们虽然身处困境,可心却依旧纯洁如斯。

不过这也正是苏玉娇想要帮助她们的理由。

刚才几人闲聊时,听好婆和阿满说起了现在的住所,因为家被冲倒了,她们祖孙俩现在住在村里别人家废弃的老宅里,除了在泥里扒出来一点还能吃的东西,其他全都没了。

苏玉娇几乎瞬间就想到了带她们一起走的理由,首先好婆能独自一人拉扯孙女长大,那简单的生活技能她肯定会,她可以以保姆的身份聘用好婆,至于阿满,她当然要送她去她现在这个年龄最该待的地方。

“不麻烦,也许你们还能帮上我的忙呢。”苏玉娇捏捏阿满几乎没什么肉的小脸,随后站起身对陈颂道。

“颂颂,还要麻烦你帮我个忙。”

陈颂皱着眉听完了苏玉娇要她翻译给好婆的话,随即慢慢松开眉头问她:“你真的决定好了?”

苏玉娇点点头,“嗯”了一声才不好意思笑道:“你也知道的,我不会做饭,以后总不能一直带小宝吃部队食堂吧,这样的话,既能帮助好婆和阿满,也能解决我目前最大的困难,一举两得多好啊。”

“这样倒也不是不行,我帮你问问好婆。”陈颂答应下来。

好婆茫然的看看她俩,又看看孙女惊讶的表情,简直一头雾水。

但随着陈颂翻译解释给她听的话,好婆脸上的神情也逐渐恍惚起来。

“玉娇想让我问问你,愿不愿意跟她去分军区,她可以送阿满去上学,同时她想聘用你做她家的保姆,日常买买菜做做饭就好,一个月给你开十五块钱的工资,而且她愿意承担阿满上学期间的一切开支,还有你们两个人的吃住她都包了。”陈颂边解释边心想,照苏玉娇列出的这个条件,估计很多人都上赶着乐意吧。

结果出乎意料的,好婆拒绝了。

理由是跟阿满一样的,“不能给,你,添麻烦。”

村子里的人一年四季埋头苦干也仅仅是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大部分的人连饭都吃不饱,更何况苏玉娇又是每月给她发钱又是送她孙女去读书,还要管她们吃喝,这一看就是不划算的买卖。

好婆摇头,她满怀感激的看向苏玉娇,举起枯瘦的手连连摆动,“不能,不能这样……”

苏玉娇倒没觉得自己是冤大头,她们家的刘嫂一个月就有二十八块钱的工资,杨敏每月还会给她放几天假回去陪家人,逢年过节也会拿些糕点布料什么的当礼物送她,她真心觉得十五块钱不多。

“唔,颂颂,你是不是没有说清楚啊?”

陈颂无语的看她一眼,随后替好婆解释:“你这条件开出来有大把的人愿意上门抢着给你当保姆,好婆是觉得你给的太多了,她不敢接受。”

她倒没有觉得苏玉娇资本主义什么的,生长环境不同罢了,而且苏玉娇想聘用好婆当保姆的初衷也是为了帮助阿满,她其实也觉得这祖孙俩可怜的很。

便帮着她又劝了几句,她直接用阿满的未来举例劝好婆。

这回,好婆面上总算犹豫起来。

陈颂再接再厉道:“您要是有什么话尽管说,我们都想帮一帮阿满,但您放心,我们不会强迫你们接受的。”

好婆看看孙女,又看看诚意满满的苏玉娇,抹了抹湿润的眼角说:“我不要钱,我愿意跟你走,你,你送阿满去读书就好。”

这里是军营,苏玉娇是军人的家属,尤其她身边还带着一个小孩,这些都极大的降低了好婆的警惕,让她愿意轻易的把自己和孙女的身家性命交托出去。

“她说她不要钱,愿意跟你走,只要你送阿满去上学就行。”陈颂在心底叹了口气,原样翻译好婆的话。

苏玉娇沉默了下,总觉得这样好像是她在占老人家的便宜,想了想道:“要不,你问一问好婆,我给多少钱合适,她这么大年纪了,要给我打白工,搞得我怎么像剥削人的旧地主一样。”

最后一句话是这个时代的禁语,所以她说的特别小心。

“……”

陈颂简直想冲她翻个白眼,但还是尽职尽责的向好婆传达了她的意思。

好婆惊讶的看向她,一边摇头一边摆手:“不,不,不要,我不……”

又劝了好一会儿,好婆才犹犹豫豫的伸出五根手指。

“五块?是不是太少了?”苏玉娇问。

陈颂:……

其实好婆说的是五毛。

在这个集体生活的时代,好婆一天干到晚也就能挣个几分钱的工分,一年到头攒下来,再加上阿满每天给大队割猪草挣的,到年底也将将能有个二三十块钱,这些钱全换成了粗粮作为她们的口粮,祖孙俩几乎从来没摸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