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搞个产学研(第3/3页)

而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大多数的科研都是国家投入,直到二十一世纪以后,企业才逐渐的开始进入到一些民用项目的科研领域当中。

在中国,重视科研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后,基本上都会成为各行业的领头羊,这一单看看A股的市值就知道。

哪怕白酒行业都有“茅台院士”,虽然被各种狂喷,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的茅台酒,酿制工艺已经跟几十年前完全不同了。原本酿酒是靠着大师傅的经验,而现在全都是智能化的去分析温度、湿度以及酒糟的发酵程度。酿酒技术比以前先进了太多。

由于国家制度的不同,中国的产学研起步是比较晚的,直到八十年代末,才有了企业跟科研院所合作的情况。到了1991年才胜利了全国产协议合作教育协会,但即便是如此,政策方面对于产学研这件事情仍然不明朗。

那时候的中国,民营经济还比较弱小,就算是想要跟科研院所合作,也拿不出来那么多资金。

而国企自己都养着一群科研人员,用不着跟科研院所合作,至于国企的科研环境,只能用“无语”两个字形容。

所以九十年代的产学研,基本就是在纸上谈兵。

1997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九·五”试点工作的通知》,确立的在全国28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试点工作,从那以后产学研才终于扫清了政策上的障碍。

到了2007年,国务院亲自牵头,诸如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商务部、中科院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组成了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的产学研才真正开始发展起来。

而现如今还是1993年,国内的产学研连纸上谈兵都不算,还处于理论萌芽阶段,所以当李卫东提出产学研的方案时,康教授第一时间想到的,依旧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科研方式。

李卫东来之前也是做过功课的,他担心康教授会因为政策的不确定,而拒绝赞助科研经费的提议,于是便告诉康教授,在两年前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就已经成立了,从而打消康教授的疑虑。

李卫东也知道,光是扯什么“产学研协会”的成立还不够,他还得拿出真金白银才行。

于是李卫东接着说道;“康教授,您看五十万的科研经费怎么样?”

“五十万?”康教授猛的一惊。

李卫东点了点头,一脸郑重的说道:“康教授,我每年赞助给你的团队五十万,作为研发和改良按摩座椅的科研经费。”

穷人靠超能力,富人靠钞能力,钞能力一出,果然很有效,康教授顿时愣在了当场,紧接着,他眼神中的激动一闪而过。

一年五十万的科研经费啊,谁能给我一个拒绝的理由?

谁敢给我拒绝的理由!我顶你个钢盔,立马踹你两脚!

即便是康教授这种级别的权威专家,依旧是缺经费的。

事实上对于科研这种事情而言,从来就没有经费够用的情况。

哪怕是爱因斯坦站在你面前,你问他经费多么,他会回答多;但你问他缺经费吗,他会回答缺。

有个说法是全世界50%的财富,集中在1%的手中,这一点是不是真的,不太容易考证。但有一点可以确信,那就是世界上50%的财富,绝对满足不了前1%科学家的胃口。

更何况1993年的中国,还并不富裕,国家方方面面都需要建设,没有那么多钱投给科研,像是康教授这种级别的专家,虽然不至于要不到科研经费,但能拿到手的经费,肯定是不足的。

一年五十万的赞助费,足以打动康教授。

什么政策模糊,什么资本主义国家的那一套,瞬间被康教授抛到一边。

先把五十万拿到手,不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