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气巨星的诞生!(第2/3页)

所以每年的扣篮大赛冠军,往往是媒体追捧的焦点。

科比也因此圈了一大批的粉丝,他的签名球鞋,终于不再是无人问津的产品。

洛杉矶,飞跃旗舰店门前再一次大排长龙,而科比扣篮大赛上的那张配图,再配上科比签名球鞋的配图,已经做成了巨大的海报,挂在了店门口。

路过的人不用问,一看便知道,这里卖的是科比的签名球鞋。

詹姆斯-邦德站在店门口,一脸微笑的望着进进出出的人群。

“没想到,又被老板给赌赢了!”邦德轻叹一口气,随后自言自语的说道:“不过三十万双的销量,还是有些难的。不亏就算是赚了吧!”

得益于科比的名气变得大了起来,科比签名球鞋的销量,也终于有了气色。

不过想要卖三十万双,依据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李卫东并不着急,他琢磨着就算是剩下个二十几万双球鞋卖不出去,也可以全部封存起来,等科比火了以后,当做绝版球鞋,每年限量放出个两三千双,而且还得加价才能买到。

以科比庞大的粉丝群体,二十几万双签名球鞋还是很好卖的,实在不行还可以拿回国内,卖给炒鞋团,绝对能大赚一笔。

科比本就是一个先有人气,后有实力的球员。

1998年,科比还没有进入到湖人队的首发,却硬生生的被球迷用投票,顶进了全明星的首发,与乔丹对位。

也就是说进入到NBA第二年的科比,已经有比肩巨星的人气了。

而卖签名球鞋,看的不是球星才厂商的数据数据,而是球星人气,只要人气足够高,球鞋就能卖的出去。

只要科比的人气起来了,就不愁球鞋没有人买。

历史上,阿迪达斯才决定让科比代言篮球鞋,也是在扣篮大赛前后。

只不过阿迪达斯对于科比一直不是很重视,最开始只是让科比代言阿迪达斯旗下的不温不火的TOP10系列。

后来阿迪达斯出了一款所谓的KB8篮球鞋,也就是科比第一次入选全明星时穿的那一双。

但这款鞋其实是阿迪达斯EQT系列的改款,最初并不是专门为科比设计的,据说是阿迪达斯看到科比在全明星投票中优势巨大,所以仓促的推了这款鞋。

严格意义上讲,KB8也不算是科比的签名球鞋。

而在球鞋收藏者眼中,这款鞋还有个“硬成狗”的外号,就是因为这款鞋从鞋面到鞋底,都特别的。

因为这款鞋缺陷比较多,在当时的销量比较一般。

后来科比成为了超级巨星,阿迪达斯又便改进了球鞋的缺陷,复刻了KB8球鞋,但那时候科比已经转投耐克阵营,所以阿迪达斯不能使用“KB8”的名字,只能将球鞋改名为“Crazy8”进行发售。

结果因为科比粉丝众多,所以这款鞋的销量还非常火爆。德里克-罗斯拿到MVP的那个赛季,穿的就是这款复刻的Crazy8。

其实对于体育品牌而言,绝大多数球星的签名球鞋,是回不了本的。签下一个球星,动辄几千万美金,多的话要好几亿,靠卖签名球鞋的话,得卖多少双才能回本?

除了少数几位顶级的超级巨星,其他球星的签名球鞋都是亏本的。

体育品牌真正看中的,是球星的影响力。

因为一个球星,而令整个品牌崛起的例子不是没有。

最被人们所熟知的就是耐克签下乔丹。

当时的耐克在美国市场上,面临着匡威、锐步、阿迪达斯等几大老字号体育品牌的围攻,当耐克孤注一掷签下了乔丹以后,短短的几年就击败了一个个对手,成了体育品牌的霸主,这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商业代言。

除此之外,像是AND1凭借着卡特,曾经力压阿迪达斯,冲到过NBA第二体育品牌的位置;安踏凭借着“最良心代言人”汤普森,成功的打入到美国市场;库里则让街头品牌安德玛,变成了“高端品牌”。

从这个角度看,飞跃体育签下科比,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以科比的影响力,足以让飞跃在北美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李卫东也没想过让飞跃成为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的巨头,能让飞跃带进到一线品牌的行列,李卫东就知足了!

……

美国那边在举行NBA全明星赛,李卫东则在京城,参加农机系统的一个会议。

随着会议的进行,以及一个个数字被公布出来,参加会议的人无不面色凝重。

九十年代,国内大量的企业都陷入到困境当中,特别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时,情况最为严重。

而这股困难的风潮也波及到了农机行业。

国有大型的农机企业还好一些,可以凭借着国有农场的订单生存下去,而中小型的农机企业,就真的步履维艰了。很多企业都在过去的一年里破产。

中小型的农机企业,技术底子薄,产品相对落后,可偏偏这样的企业还有不少,就生产出了大量的低端农机。

产品低端,产量还大,市场根本消化不了,结果便可想而知,大家一起躺板板、埋山山。

事实上不光是农机行业,国内其他的机械企业,也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技术、硬件等各个方面,都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而这种中小型企业数量有非常的庞大,就算是想要救,都无从救起。

也因此国家采取了“抓大放小”的改革策略,击中力量搞好关系国计民生、非国家控制不可得少数关键企业。

同时放开其余一般性生产领域里的国有企业,让他们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随着市场结构的波动变化,不断的重新组合,以合理流动资源要素,缩短结构失衡,实现优胜劣汰。

而农机生产事关国家农业,也直接关系着老百姓能不能填饱肚子,这个行业里的龙头企业,自然属于国计民生类的企业,是要被“抓大”的。

其他中小型的农机企业,就要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了。

农机本来就是一个严重依靠补贴的行业,而越是习惯于吃补贴的行业,就越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的竞争。

毫无疑问,如果进入到市场竞争当中,国内的中小农机企业,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这次会议大致就是透露出这么一个意思,对于那些优质的农机企业,国家会给予帮助,农机研究部门也会给予技术上的支持,帮助企业进行技术和产业的升级,让企业得以在积累的市场竞争中活下去。

能够来参加会议的,也都是国内比较有优势或者有潜力的农机行业。有的是规模大,有的是技术储备雄厚,也有的是在某一农机领域比较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