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第2/2页)

“铮——”

声由强渐弱,仿若由远至近的天外之音。

皇帝举目四顾,却见被遗忘许久的舞娘竟从天而降,身披轻纱,仿佛真是九天玄女飘然而至。

继而乐声渐强,一男子的应和着鼓、弦节奏而歌。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舞娘们胡旋而落,几个轻盈转身,折腰卧地,恍若摘莲抛水上。

复舒展四肢大跃步竟又飞到了半空,若飞花嬉风烛上香尘。

包括皇帝在内,观众们一时间都惊得忘了出声,似是怕极声音大了便会吵走这些仙子。

而幕布上的背景画,也随着诗词歌舞变幻着画幅场景,从天入地,从春至秋,天上人间尽在眼前。

往年欢声笑语热闹至极的圣寿节,今日一开场,就变得只闻乐音不见人言,被音乐和诗句念诵衬着,连呼吸声都听不到。

后台戏班子都觉得奇怪,怎么连个喝彩声都无?是惹了皇帝不悦?可持续不断的奏乐又不像是被拖下去问斩的样子。

皇帝本人也觉得奇怪,毕竟除了离舞台最近的侍卫,夜色中很难瞧见舞者身上吊着的钢丝细线。

瞧见飞天舞真相的侍卫,更是对戏班子另眼相看,因为舞娘之所以能从天而降,都是合欢修士实打实扔上去,又借用滚轮提放的,便是舞娘再轻,想要将人悬的如此稳,那都得有把子好力气才行。

当然,力道之王还得是郝娴。

她一人扛着好几盏不同颜色的大灯笼,满场跑着给演员追光,一会儿举高一会儿放低,正常人舞动数个来回胳膊就得酸胀难忍,她硬是折腾了一刻钟。

渐渐,画中背景从宫羽楼阁转变为山河百姓,所表达的主题也从繁华奢靡变为民间疾苦,赞颂神仙山川的赞音,不知何时变成了铿锵有力的卫国忧民之思。

诵诗的白依弦见郝娴累的都快融入了这苦难背景里,更觉得口中之语更有说服力。

“位卑未敢忘忧国,寸寸山河寸寸金。”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最后一个林字收尾,舞台上灯光骤灭,红绸垂下,将台上的画与人皆罩在其中,只余白依弦一人自侧方走出,向台上皇帝深深行了一礼。

“助陛下千秋万代!愿世间万年昌荣!”

皇帝愣了片刻,方才鼓掌赞叹,只此时的他,已不想再多谈舞蹈如何,竟站起身来,遥遥将杯盏举起冲向白依弦。

“先生赠此歌给朕,可是有话想对朕说,可有所求?”

白依竹深吸一口气,用尽全部勇气,举头与皇帝对视。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求官!

无论他说的如何漂亮,在座所有人都听懂了他的意思,这戏班歌舞先赞山河,又诉民苦,不过为了给老板自己求一官做!

皇帝沉默未言,而位于其旁侧的贵妃,却是眼波一转。

“陛下,恰巧,今儿臣妾弟弟寻到位真仙,本想着晚些再请出来给陛下献礼,可现下戏班子道尽民间疾苦,百姓不易,妾身便想着,不若将仙人请上来,询问有何法子可解陛下之忧,救百姓之苦?”

作者有话说:

注:本章中诗句出自白居易《长恨歌》、宋.陆游《病起书怀》、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宋.李纲《病牛》、明.于谦《咏煤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