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四章 谈判交锋(第2/2页)

这一段时间,陈强已经收购了很多中国的古董了,他知道古董大体的价格是多少,在这个时代的欧美国家,来自中国的古董并不是那么值钱,像是很多明朝官窑里的瓷器,只是被当成普通的艺术品来售卖,很多美国人不了解中国古董的价值。与之相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则更受美国人欢迎。

126美金的均价,远远超出了陈强的预期,此时陈强已然开始怀疑,是不是法国人从中做了手脚,与公证处串通一气,故意抬高古董的售价。

仔细想想,这也是有可能的事情,法国也是早期向北美移民的国家,比如加拿大就有专门说法语的省份,而美国独立过程中,法国人也是帮了大忙。美国公民当中,法国裔是比较多的,很多美国学校都会教授法语,将法语视为美国的第二语言。比如莱昂纳多和汤姆-汉克斯主演的电影《猫鼠游戏》,故事背景是在六十年代,而影片中主角第一次骗人,就是在转学以后冒充了学校的法语代课老师,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法裔在美国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陈强虽然怀疑法国人暗中使手段,但是他并没有证据,更何况人家是一个专业的公证处,要想糊弄陈强,有的是办法。

于是陈强只能先不表态,看着法国特使表演。

只见法国特使又问那三个古董商人:“三位先生,你们都是专门做古董生意的商人,我想问一下,你们那里售出的中国古董,均价大概是多少呢?”

“125美金左右吧!”第一人开口说道。

“差不多是125美金,误差应该不会超过5美金。”第二人开口说。

随后第三人也报出了同样的报价,很显然,这三人也是早就被法国特使给买通了,所以故意报出了125美金的报价。

法国特使微笑的点了点头,随后开口说道:“陈先生,你都听到了,在美国所成交的中国古董,均价是125美金,我们就按照这个价格交易如何?这样你我双方都不吃亏。”

陈强却摇了摇头:“特使先生,请稍等,我还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三位古董店老板。”

“好吧,陈先生请问吧。”法国特使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反正这三个古董商人都已经被他买通,不可能出卖自己的。任凭陈强怎么问,人家就说是125美金的均价,陈强也没有办法。

只听陈强开口问道:“三位先生,刚才你们所说的125美金,是古董的平均售价,对吧?”

“是的。”三人异口同声答道。

“那三位先生收购古董的话,应该不会以这个平均售价作为标准吧?”陈强又问道。

听到陈强这么问,法国特使脸色突变。而那三个古董店老板也意识到了什么,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无奈的点了点头:“是的。”

陈强笑着转过头来,对法国特使说:“特使先生,既然我是收购贵方的古董,那么我认为我们应该按照古董的收购价格来计算,您觉得呢?”

“不不不,陈先生,账不能这么算的,我们是出售古董的一方,我们所做的事情,跟三位古董店老板一样,都是把古董卖给客户,所以应该按照古董的平均售价来计算。”法国特使马上说道。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完全可以去找三位古董店老板购买啊,反正价格都一样。”陈强双手一摊,接着说道:“关键人家还是现货。”

“可如果按照古董收购价的话,我们也可以把古董卖给古董店老板,正如你所说,价格都一样!我们也不会有损失。”法国特使咄咄逼人的回答道。

“但你们没有现货啊!你们可以去问问三位古董店老板,告诉他们你们的古董都在德国人的地盘上,要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能取回来给他们,看看他们愿不愿意收!”陈强笑着说。

提到没有现货,法国特使顿时怂了下来,此时他才想起来,这次自己开的是空头支票,完全是空手套白狼啊!好不容易逮到陈强这么一个冤大头,换成是那些古董店老板,看不到实物的话,肯定是不愿意付钱的。

这也是法国特使在这次谈判中最为被动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要卖的古董,压根就不在他们自己手里,所以在整个过程当中,法国人完全没有话语权。所以法国特使只能千方百计的稳住陈强。

终于,法国特使做出了妥协:“好吧,就按照古董收购价格计算吧!”

陈强马上转过头去,问三位古董店老板:“三位先生刚刚说过,中国古董的出售均价是125美金,我想古董的收购均价应该低于这个数字吧,请问收购均价是多少?”

三个古董店老板偷偷的看了看法国特使,其中一人开口说道:“大约是110美金!”

“原来一件价值125美金的中国古董,你只能赚15美金!这大概是12%左右的毛利润。”陈强微笑着说。

“在商业行为当中,12%的利润已经很高了。”法国特使赶紧说道。

“那正好,我手里也有一批中国古董,我马上让人运到华盛顿,我希望可以在贵店卖出110美金的均价。”陈强冷笑着说。

这位古董店老板脸色顿时大变!

之前他报出的125美金的均价,本来就是故意提高价格,而后那个110美金的收购价,也是在故意提高。实际上售价的均价都达不到110美金。如果陈强要按照这个价格卖给他古董的话,收购价格比售价还贵,那他岂不是要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