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这就是喜饼吗?真的太好吃啦!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第2/3页)

“明天我们也要回去了,我岳父包了一台商务大巴,明天一早就出发,估计下午就能达到殷州,回去休整一下,后天在景区杀猪。”

一听说杀猪,强哥笑着说道:

“你一说杀猪我就馋杀猪菜了,今年盼盼去我家过年,我妈买了一百斤肉,杀了好几只大公鸡,还准备等我们回去了宰一只羊,吃不到杀猪菜,就吃杀羊菜。”

儿媳妇要上门,强哥全家已经提前把诚意摆了出来。

晋省不靠海,虽然吃不到什么像样的海鲜,但牛羊肉和鸡鸭猪肉是不缺的。

戚盼盼轻轻踢了强哥一脚:

“都怪你,非跟你妈说我一顿能吃一整个大肘子,结果弄了那么多肉,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找了个相扑选手呢。”

强哥咧嘴一笑:

“不光有肉,素菜也都有,我妈明天一早还准备去跟我舅舅学大同名吃盐煎羊肉,等杀羊那天做给你尝尝。”

晋北地区因为靠近内蒙,羊肉是不缺的。

而且还都是高品质羊肉,各种做法都能在当地遇到。

沈佳悦好奇的问道:

“盐煎羊肉是什么菜?跟川菜中的盐煎肉一样吗?”

大家看向林旭,林旭当即说道:

“不一样,完全是两码事,盐煎羊肉是把现杀的羊肉切成大块,直接放盐加水在锅里烹制,讲究半只羊肉一碗水,一只羊肉半碗水,吃法很独特。”

感谢系统,不然林旭兑换不到盐煎羊肉的做法,还没法回答大家的问题呢。

陈燕有些诧异:

“半只羊肉一碗水,一只羊肉半碗水?不应该是肉越多需要的水也多吗?咋还减半了呢?”

强哥对这道菜不陌生,他笑着说道:

“因为做这道菜要用羔羊肉,肉质比较嫩,烹制的时候里面的水分会出来,所以肉越多,加水就越少,用肉本身的水分就把羊肉做熟,味道超级好。”

沈佳悦一听,当即看向了林旭:

“旭宝,咱到殷州了做一下这道菜好不好?”

“到时候先看看羊肉咋样吧,这道菜对羊肉的品质要求太高,不一定能做出来,也就高端的羊肉才行。”

这话引起了沈国富的注意:

“没事,到时候我让黄老板快递一只羊过去,只要花钱能买到,都不是个事儿。”

好吧,既然老丈人发话,那自然是没问题的。

下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大部分人都是听说家里做喜饼,特意来品尝味道的。

但这一尝,觉得喜饼还挺好吃,不少人走的时候甚至还要拿几个。

陈美娟说道:

“小旭回头可以在店里卖喜饼,反正这种饼子放凉了更好吃,而且好几天都不坏,城里这些白领,加班时与其吃那些重油重盐的重口味美食,还不如吃这种饼呢,至少不会伤胃,甚至还能养胃。”

她这么一说,陈燕立马附和道:

“我觉得陈姨的提议不错,到时候就像少林寺卖的素饼一样,用小罐子盛着,既精致也便于存放。”

在山东不少地区,喜饼确实已经成了随处可以买到的日常美食。

林旭觉得真的可以试试,不过现在肯定赶不上了,等春节结束,就琢磨一下这件事,店里也是时候上一波适合外带的餐品了。

晚上,按照陈美娟的意思是在家吃饭,但双方的亲戚实在太多,不得已之下,大家又去店里吃了。

吃的时候都没喝酒,因为明早就走,像陈美德陈美亮林红军等人都打算买点京城特产捎回去。

好不容易来京城一趟,老家的亲戚朋友也得趁着机会走动一下。

其实京城能买到的特产也不多,无非就是一些所谓的京八件等点心,味道甚至还没林旭做的好呢。

第二天早上,陈美娟早早起床,把林旭做的酱油鸭打包一下,全都带走。

陈燕那份,昨天回去的时候就跟任杰一块儿带走了,剩下这些酱油肉、酱油鸭、酱油鸡等肉类,一股脑打包带回殷州。

到时候不管自己吃还是送给亲戚,都是不错的选择。

“墩墩,今天就要回老家过年了,你这些小朋友要不要一块儿带回去?”

沈佳悦早上起来,见到墩墩在猫城堡上跟小老鼠、小兔子等伙伴一块儿用平板电脑看猫和老鼠,便好奇的问了一句。

一听这话,墩墩立马跳下来,从敞开的柜子里叼出好几件毛衣,接着又叼着一个塑料袋跳到猫城堡上,用爪子努力的往袋子里扒拉小老鼠等玩具。

“妈咪来帮你,把它们都带回老家过年是吧?这几件毛衣也要吗?我儿子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除了毛衣和小玩具,墩墩还挑了几块方便携带的猫抓板和猫窝,甚至还想把通天柱带回去,不过被沈佳悦拒绝了:

“老家也有通天柱,还是爷爷用一整颗树做成的呢,非常漂亮。”

一听这话,墩墩顿时眼前一亮。

之前龙栖山景区扩建时,有一株长得很漂亮的树被工人砍了。

林红旗本着废物利用的原则,扒掉树皮,砍掉多余的树枝,只留树杈,晒干后又在整棵树上缠满适合猫爬的麻绳,整棵树就变成了一个超大号的猫爬架。

沈佳悦拿着手机,点开之前陈美娟拍的照片给墩墩看,小家伙立马迫不及待就要回去。

“今天下午咱就回家了,不着急的,到时候你跟妈咪坐小车,还是跟爷爷奶奶们坐大车?”

这次回去,除了沈国富包的大巴车之外,林旭会把自己的迈莎锐开回去。

一来方便在老家走动使用,二来也趁着过年,利用老家的景区再给迈莎锐拍摄一套宣传片。

这样既宣传了景区,也宣传了迈莎锐的品牌,双赢。

墩墩眼珠转了转,随即选择了沈佳悦。

“哈,真不愧是妈咪的好儿子,走走走,咱先下楼吃饭,吃完早餐咱就出发!”

来到楼下,给墩墩蒸的鸡腿肉已经晾好。

陈美娟也熬好了粥,顺便还做了烙饼。

沈国富说道:

“今天人多,出发的时间又比较早,记得带一些吃的,省得在路上没着没落的,大过年的再挨顿饿。”

林旭拿着烙饼咬了一口:

“店里已经安排好了,冷的热的咸的甜的全都有,各种卤味和点心也很齐全,保证大家饿不着。”

沈国富两口子的东西昨天已经收拾妥当,还给柳阿姨她们放了年假,让几位保姆安心回家过年。

早饭过后,林旭把厨房收拾干净,便换上羽绒服,全家人拉着行李箱,下楼开车去迎春街,准备跟大巴车汇合。

到了店门口,从钓鱼台驶来的大巴车已经过来。

沈老太太也被陈燕从家里接过来,顺带着还有一个大大的行李箱,这里有沈老太太的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品,也有她给殷州的亲戚准备的红包和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