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烤鱼

◎(1更)“到了那边,巧娘有什么想法?”◎

邢舟安排的商队本质上可能是运送粮草或者兵器的, 但是这件事即便成家猜出来了也不能宣之于口。

但总之,经过这次事,先前邢舟和成家的那点儿恩怨也算相视一笑泯恩仇了。

在县衙的清点下, 成家捐出去一半左右的家产用于支援战事和造福百姓,这件事, 邢舟郑重承诺会如实上报朝廷, 不会辜负了成家的所作所为。

对于这一点, 林巧儿倒是丝毫不怀疑。

明日就要出发了,家里的东西已经基本都收拾妥当,因为怕给对方添麻烦, 所以行李已经足够的精简, 而且这次出行一家共四个大人两个小孩,分配了三辆马车, 也的确是很挤的。

林巧儿在临走之前,唯一觉得对不起的就是林秀才和邱氏。

一家人在一起长谈一夜。

邱氏虽然也舍不得女儿,但是就和当初嫁女的时候一样,她更希望女儿能够幸福快乐,所以也支持女儿的决定。

“顺利找到四郎,娘在家里等你。”最后, 邱氏只是红着眼和女儿说了这句话, 林巧儿含泪应了。

六月,桃庵村终于入夏, 而成家也终于准备出发了。

邢舟安排的那一支商队大部分时间是夜间赶路,白天休息,从临安县走的时候, 正是黄昏。

因为征兵, 临安县的人口减少了一半左右, 如今热闹纷繁的城门口现在只剩下几个零散的守兵侍卫。

就在成家出发之际,邢舟来送了他们。

林巧儿似乎很是意外。

“邢大人。”

邢舟看了眼他们:“都准备好了,这是你们的通城文书,当然,只要你们跟着这商队基本用不上,只是以备不时之需。另外,我在冀陵镇那边也打过招呼了,你们去了之后,直接去永福村,那边有人会接待你们。”

林巧儿怔住了,似乎没想到他会做出这么多,原本她的要求只是平安护送他们到冀陵镇就是。

邢舟看出了她的惊讶,第一回 ,竟然勾了勾唇,笑道:“毕竟成家的一半家业,对于临安县的百姓乃至于整个府城还是很值钱的。”

成家人闻言,对视了一眼,每个人眼中都带着一丝心照不宣的笑意。

“出发!”

商队要走了,林巧儿一行也上了马车。

邢舟似乎和这个商队的头领说了几句什么,接着,马车徐徐动了起来,三辆马车,只有一辆用来安置全家人的行李。另外两辆,林巧儿和成小兰坐一辆,成老汉和成婆子坐一辆,轮流带两个孩子。

现在林巧儿抱着圆圆满满在马车上,当马车缓缓驶出临安县时,她才终于意识到这个事实——

二十年没有出过院门的她,这次真的要离开故土了。

她掀开了马车侧帘,最后遥远的看了一眼临安县。

-

全家人的心情很快伴随着马车出城又晴朗了起来,比起那些流离失所或者失去家人的难民来说,他们的处境显然要好上许多,而此时正接近夜晚,初夏的凉风缓缓拂过,带着一丝丝暖意,林巧儿把车帘掀开,让新鲜的空气吹了进来,成小兰也被吸引,伸出头,两人看着飞速倒退的山脉和田野,心中生出了一丝期待。

邢舟说过这商队到冀陵镇大概要四十多天,只是现在入了夏雨水多,也不知道会不会延后。

怀里的圆圆满满也伸出手去,从未出过院门的两个小家伙明显兴奋极了,咯吱咯吱的笑。

“圆圆满满,再有不到两个月,我们就能见到爹爹咯。”

“爹!爹!”

两个小包子听说要去见爹爹了,小肥手拍得更加欢快起来。

这只商队虽然大部分都是男人,但是也有一些女子,大概身份都是婢女,也能看出这商队没那么简单。成家很清楚什么叫三缄其口,一路随行,除非别人跟他们主动说什么,大多数时候,成家人只会跟自家人交谈。

不过好在邢舟办事稳妥,这只商队白日都会住在沿途驿站。而正是他们白天赶路晚上休息的缘故,白天的驿站人不算多,甚至还挺清闲。他们似乎也不缺粮草,要是没有驿站就地扎营,那吃上一顿面条米饭,也不成问题。

头两日都住的是驿站,到了第三天,距离下一个驿站大概还有一百里的路程。

商队决定就地扎营。

成家人也全都下了马车。

“爹、娘,还好吧?”林巧儿先去看公婆,成老汉还好,只是成婆子脸色有点差,林巧儿有些担心。

成老汉解释:“你娘就是这,一坐车就晕,我带她到那边去洗把脸缓一缓就好。”

扎营的地方在一个风景还不错的山脚,不远处有条小溪,看起来溪水清澈,林巧儿和成小兰也过去了。

但她们没法.轮流去溪边,因为不放心两个孩子,坚决不能让他们靠近水边。成小兰先过去了,没多会儿,成婆子和成老汉就走了过来,抱起孙子孙女:“我们来照看圆圆和满满,巧娘去洗把脸吧。”

林巧儿点了点头。

她也走到溪边,成小兰正爽快地捧起水往脸上浇。她笑着示意林巧儿也试试,这溪水很凉,而现在正是午时,热的要命。

林巧儿的确也这样做了,冰冰凉凉的溪水浇到皮肤上,凉地她“嘶”了一声,“桃庵村后山的溪水都没有这个清澈呢!”她忍不住感慨。

成小兰:[那里去的村民还是多,不像这里,几乎没人。]

林巧儿抬眼望了望四周,的确,这是偏远的山脚,除了他们,几乎看不见什么人,于是她也放心了,用清澈的溪水洗了洗脸和手,甚至还想下去淌水。

不过这主意很快落空,因为商队那边派了个侍女过来传话,说让他们过去领饭,成小兰连忙点了点头,提着饭盒过去了。

扎营在外,饭菜自然是别指望多好了,一人简单的三个菜包、一碟咸菜,外加一碗清粥,就是下午的午饭了。成小兰领了四个大人的份就准备转身走,那个打饭的大婶好像是看不下去的,友善地提醒:“我看你们还带了两个孩子,也算人头的,多拿两份吧。”

成小兰一愣,似乎想问可以吗?

那大婶笑了:“虽然我不知道你们的来历,但是我们领队交代了要善待你们,都是花了钱的嘛,不必如此小心,拿吧。”

成小兰感受到了这份善意,也没推辞,又拿了四个菜包,至于稀饭就没再要了。

因为在出发之前,林巧儿就把两个孩子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一旦到了驿站就给孩子们补充肉和蔬菜,在路上没法吃的时候视情况而定,她自己做了一些能存放的点心,小兰也带了好多酱和干粮之类的。

其实成小兰自己做的肉酱不知道比这些咸菜好多少倍,因为那个大婶对他们先表现了善意,成小兰过了一会儿也送了一碟自己的杂菌肉酱过来,那大婶还挺惊讶:“没想到你们准备的还挺周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