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终有别离

◎为什么会有[狗血]和[修罗场]的标签?◎

周啸坤得到了曲辕犁的图纸和未来让百姓吃得上盐的方法,祝凌得到了名正言顺不回羌国的理由。

双方都非常满意。

祝凌还顺便为自己这两天晚上莫名消失一段时间的情况找了个理由———大师兄害羞,不喜见生人,所以她离开营地去找师兄讨论制盐进度和改良方法了。

这样她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出去,不用偷偷摸摸,担心东窗事发。

祝凌愉快地撇下明一,让她提前适应不需要跟在她身边的日子,然后带着几个明卫去看挽挽。

祝凌到的时候,挽挽刚经历完一场高烧,虽然整个人看起来苍白虚弱,但她的眼神明亮,精神状况显然还不错。

祝凌刚转过屏风,就被她发现了。

祝凌坐到她身边,查看了一番她的伤口,恢复的情况比她预想的还要好。

“挽挽———”祝凌开口问她,“你家里还有别的兄弟姐妹吗?”

满脸伤痕的挽挽愣了愣,祝凌以为她会否认,但没想到她回答[有]。

就在这时,系统提示音悄然而至———

【夏国[夏晚]特定信息收集度已达40%,请玩家知难而进,勇往直前!】

祝凌:“……?”

小白云:【??!】

它吓到结巴:【该不会是BUG吧?】

“不一定是BUG。”祝凌道,“策划虽然狗,但专业素养还是有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技能和设定还没出过错。”

“挽挽可以触发夏晚的剧情。”祝凌看着那条消息,“那是不是说明,在设定里,挽挽和晚晚就是同一人?就像……公主有很多个,但玉姝公主夏晚,只有一个。”

【应该是。】小白云将自己变成一条云做的咸鱼,【我放弃思考了,反正秋狝结束后,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和夏晚一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爱咋咋地。】

忽然有微小的力道扯了扯她的衣袖,祝凌偏过头,看到了挽挽担心的眼神。

“我没事。”祝凌对着她温柔地笑了笑,“只是想起了一些事。”

“公主———”

在祝凌和挽挽说话的时候,她听到光五的声音,顺着声音来源看过去,就看到光五鬼鬼祟祟地扒在屏风边,满脸“我有话要说”。

“怎么了?”

祝凌安抚地拍了拍挽挽的手,走向了光五。

光五和她一起走出隔间后,才变戏法似的向祝凌出示了一沓带着香味的精美请柬:“这边有好几封给您的请柬。”

祝凌莫名其妙:“给我的?”

“是啊。”光五将手里一沓请柬交给她,“公主的英雄救美,可是倾倒了一大片。”

祝凌接过去翻了翻。

第一张来源于燕国三皇子燕弘荣,第二张来源于燕国四皇子燕君信,第三张来源于燕国顺柔公主燕轻歌,第四张来源于卫国礼部侍郎的嫡子……第九张来源于应天书院学子洛惊鸿……

祝凌独独将洛惊鸿的请柬挑出来:“这张请柬怎么没与燕国的放在一起?”

“应天书院名义上属于燕国,往年向他国递交拜贴与请柬也都冠上了燕国的前缀。”光五脸上有点幸灾乐祸,“但今年应天书院掌院亲传乌子虚不是在燕国五皇子手里伤了嘛,现在还没醒来,应天书院气不过,自然就没加。”

【有什么问题吗?】小白云在意识空间里小声问。

“老师不是那么冲动的人。”祝凌回答它,“去掉燕国的前缀,不是一件小事。别说出事的是我,就算出事的是他,这前缀也不是这么好去的。”

“光五,我让你查宋兰亭的事,查得如何了?”

说到正事,光五严肃起来,她脸上嬉笑的神色一收:“没有任何问题,也不见宋兰亭和他人从往过密。”

以宋兰亭的身份,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至于秋狝期间他的去向。”光五皱眉,“因为他身边暗地里有高手相护,我们不好接近,所以……去向不明。”

“去向不明?”祝凌将最后四个字重复了一遍。

光五脸上露出点羞愧的神色:“他身边的高手,能力不下于明一。”

“慢慢查,不急。”祝凌打开了手里属于洛惊鸿的请柬,粗略地扫了一遍后递给光五,“你派人转告他,就说举手之劳,不必言谢。”

祝凌将那一沓请柬翻完,统统拒绝了,秋狝剩下的一段时间,她打算和周啸坤好好商量一下结束后的安排,顺便,让大师兄璇霄出面和他谈一谈。

深夜,周啸坤刚检查完数人赶工制成的曲辕犁,他和那些工匠一起,或年轻、或苍老的面庞上都泛着激动的红色,仿佛醉酒一般。即使夜已经深了,也没能阻挡他们由内而外的兴奋。

周啸坤一遍一遍地抚摸着那架因为赶工出来略有粗糙的曲辕犁,眼眶泛红:“好!真是好啊!”

曲辕犁比羌国境内使用的犁具更好,原先必须由两人、甚至三人才能拉动的犁具,如今只需一个健壮的妇人便可勉力拉动,犁架变小变轻的同时,掉头转弯也更加灵活。

若是来年春耕,家家户户能配上这样的犁具,节省出来的劳动力就可以多养几只鸡鸭,就可以去当长工短工,就可以多挣些钱粮,若是遇到什么天灾人祸,便是多了几分能活下去的可能!

“大善!大善!”

周啸坤几乎要掉下泪来,他许多年没像这般激动过了,以至于他心中竟生出了别的野望,若是明年春末夏初,公主能带回制盐的法子,那羌国何愁不兴!如何不兴啊!

怀揣着这般美好的期望,周啸坤派铁衣卫看住这架犁具,又三令五申不许那些匠人对外透露后,才迈着有些发飘的步伐回了自己的营帐。

一掀开营帐门,周啸坤脸上高兴的神色就顿住了,他在营帐外停住脚步,对着身后吩咐道:“在外面守着,不必跟进来。”

此时此刻,在周啸坤惯用的案几前,站着一个人,四角灯烛的光落在他身上,竟有种结冰之感。

第一眼见这人,周啸坤注意到的,不是他的容貌,而是他的气势———冰冷凌厉宛如出鞘的名剑,触之非死即伤。

他的目光转过来的时候,有种被极其危险的存在锁定的感觉,似乎随时随地都失去性命。

周啸坤被他的气势一惊,但作为在官场上浮沉半生的老狐狸,他迅速镇定下来,一拱手道:“阁下可是蓬莱璇霄?”

昨天公主身边的明一大半夜地跑过来,将他这把老骨头从睡梦中喊醒,然后与他讲公主所说的蓬莱讲到天亮。

蓬莱掌门祝希桐名下的弟子璇霄的描述,就与眼前这人有几分相似。

果然,那气势冰冷的人点了点头。

然后……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