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狸猫换太子

◎“还有最后一个秘密。”◎

“轰隆———”

闪电撕裂昏沉的天色,伴随着沉闷的雷声。

“吱呀———”

一双玉白的手推开了窗,柔滑的绸缎包裹着她的肌肤,更显姿态娉婷。

“要下雨了……”

她微微笑起来,骤然亮起来的白光照亮她的脸,显出一种冰冷的白来。

她站在这座宫殿的最高处,俯视着交错纵横,宛如囚笼的宫道,看着宫道里如蚂蚁般匆匆穿梭的宫人,又看向那似乎没有尽头的高墙。

在闪电与雷声之中,开始下起蒙蒙的细雨,雨水斜斜地从窗口飘进殿内,沾湿了她的脸颊,闪电映照着她的脸,明暗交替。

“雨已经开始落了。”她低声道,“谁都没有办法控制啊……”

在她看不到的、没有尽头的高墙之外,几个衣衫或洗得发白,或穿得脏兮兮的孩子,愁眉苦脸地缩在屋檐下。

“怎么办啊?”里面有一个皱着眉说,“今天下雨,肯定不会有很多人到街上来的。”

“那也没办法。”缩在他右边的人抱怨道,“是老天爷存心不给你饭吃。”

“只要在街上唱几句词儿,再不被巡逻的官差逮到,每天就可以入账五个铜板!”又有一个孩子说,“自从有了这个差事,我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饱饭呢!”

或许是“饱饭”这个词触动了这几个孩子的神经,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要是能像春晖楼里说书的挣得那么多就好了。”

“说书挣得很多吗?挣多少啊?”他旁边有人问。

那个说话的孩子,先是左顾右盼了一番,然后缩着头,用手搭在嘴上,故意压低声音,神神秘秘地伸出三个指头:“有这个数呢!”

有孩子惊呼:“三两?”

伸指头的孩子摇了摇头。

“三十两?”又有人猜。

那个孩子夸张地叹了一口气,将手指头缩回来:“三百两呢!”

“哇———”

所有孩子一齐发出惊叹声,引得被他们躲雨的店家向他们怒目而视。

那几个孩子赶紧露出一个讨饶的笑容,声音也放得很小,变成了窃窃私语。

“三百两———够用一辈子了吧?”

“我也想挣这么多钱,这样我就可以住大房子,天天吃肉,不用去乞讨了!”

“三百两是多少啊?感觉好多好多好多———”

“不行!我得把那段词儿再多背背,说不定有一天我就被哪个酒楼的东家选过去说书了呢?”

“我也要背,我也要背!”

在他们交谈的时候,忽然街道上传来铁甲碰撞的声音,这条街的尽头,慢慢走过一队披盔覆甲的士卒,士卒的中心是一辆囚车,里面枷着一个人,渐渐大起来的雨已经打湿了囚车的木头,也打湿了被囚人的发。

这几个孩子向街口张望着,之前那个向其他孩子透露春晖楼赚得特别多的孩子惊呼:“这不是春晖楼那个说书的吗?!”

“啊?!”这几个孩子七嘴八舌,语气是掩饰不住的惊讶,“怎么就突然被抓了?”

刚刚小下去的声音又大起来,惹得被躲雨的店家又瞪了他们一眼:“你们小点声,是想把官兵招来吗!”

有个孩子大着胆子问他:“掌柜的,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还能怎么回事儿?”那掌柜翻了个白眼,“掉到钱眼里要钱不要命呗!这些东西也敢乱传———”

他将手举起来,横在脖子前方的位置,虚虚一划,恐吓道:“这不就要掉脑袋了吗?”

“不就是几句词儿吗?”最靠近边上的那个孩子反驳,“怎么词儿还不准人唱啊?”

他小声哼起来:

“……这个计儿真正妙,要将太子换狸猫。偷天换日人不晓,斩草除根不留苗……”

几乎是他的声音一出来,那掌柜便面色大变,他随手从角落里抽了一把扫帚提在手里挥舞,像驱赶什么晦气的东西一样:“要唱别在我这唱,赶紧滚!”

可别连累了他的小本生意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那些孩子七嘴八舌地惊叫起来———

“唉唉唉———掌柜的,您别赶啊!”

孩子们被他通通驱赶到了雨里,掌柜站在屋檐下,提着扫帚,满脸凶相:“你们赶紧滚到别处去躲雨,可别站在我这儿了!谁敢过来,我就往死里抽!”

几个孩子淋得像雨里的鹌鹑,见掌柜态度坚决,只能蔫巴巴地去寻其他躲雨的地方了。

他们这方的闹剧并没有引起押送官兵的注意,他们只是围着那辆囚车,在铁甲碰撞的声响里沉默地前进,囚上的人头发已经乱了,又被雨水打湿,贴在脸颊、脖颈和身后,但他的神态仍然是从容的。

在经过魏王宫大门前,他忽然大声道:

“狸猫换太子,混淆卫国皇室血脉,这就是卫皇后身为国母的气量啊!”

“若太子泉下有知,得知你行如此肮脏手段———”

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旁边急匆匆赶来的人一鞭子抽在脸上,硬生生止住了话茬。鲜血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显得有些可怖,但常年说书的人声音洪亮又清晰,在不算大的雨声中扩散出很远,至少……守卫王宫大门的人纷纷侧目而视,听得一清二楚。

囚车被加速送走,一直拉到刑部的监牢。说书的人从囚车上被粗暴地拽下来,连枷都没有除,便被推到了牢里。

说书的人被推得踉跄,径直撞在墙上,发出一声重响。他没力气爬起来,八月的天气也不算冷,干脆就倚靠着墙直接坐下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脸上的伤口已经不再流血,人也昏昏沉沉的时候,忽然有人打开了他所在的监牢的门,走了进来。

一道人影忽然被推到他身边。

他惊了一下,睁开眼皮,却发现身边的人极其熟悉,只是神态并不怎么好,像是凭空苍老了数十岁。

他费力地转了个方向:“这是怎么了?”

那位他所熟悉的人不理他,只是喃喃叹道:“……白费功夫,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功夫啊……”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悲凉:“……我本是世间寻常女,曾怀宁馨十月胎。胎动腹中生母爱,一朝分娩难释怀,骨肉相依连血脉,谁能割舍谁能拆……”

他不知是在笑还是哭,悲叹道:“写的多好……写的多好啊!”

“好是好,可这又有什么紧要?”说书人语气中泄露出一点奇怪,“虽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但……流言再怎么凶狠,也不能影响事态的走向。”

他们传出这些流言,只不过是为了给他们殿下一个更名正言顺上位的借口罢了。

说书人旁边的那人似乎是极疲惫,声音慢慢微不可闻:

“这些东西是殿下写的,殿下亲手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