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李治不头疼(1)(第2/2页)

弘道元年十二月,五十六岁的李治更改年号,赦免了一部分罪人。

他问身边的人:“百姓们高兴吗?”

近侍回答说:“百姓蒙受赦免,大家都高兴极了。”

李治半阖着眼,半晌之后,才说:“百姓很高兴,但是我的病越来越重。但愿老天爷可怜我,给我延续一两个月的寿命,让我能够回到长安,死而无憾。”

长安是他出生成长的地方,是他的根,他现在非常想要回到长安。他没有以天子自称,在老天爷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可惜上苍并不赐福于他,他没能看到明天的朝阳。

当夜,唐高宗在洛阳的真观殿驾崩。

“朕这是死了?”

李治晃了晃脑袋,视力居然和年轻时候一样清晰,头疼头晕的毛病完全没有发作。他看到榻上的“自己”,又听到宫人的哭声,见到武氏神色慌张地奔来。

她悲伤之余,好像松了一口气。

“也对。”

李治自嘲地笑了笑,从来只有被废的皇后,没有被废的太后。他像是一把剑,一直悬挂在武氏的头顶,待他死去之后,太子李显会登基成为皇帝。李显是武氏的亲儿子,即便他有一百个胆子,他都不敢废了生母。

李弘、李贤、李显……

这是武氏生的前三个儿子。

一个英年猝死,一个被贬为庶人。前头两位哥哥都倒台了,所以轮到李显当皇太子。

李治看着丧仪上形容哀切的新帝,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他是长孙皇后的第三子,因为李承乾和李泰相争,才让他得到皇位。

他叹了一口气:“可惜了……”

他的生母长孙皇后,虽然有智慧,她对权欲并不看重。更何况他登基的时候,长孙早死了好多年,他的皇宫里没有太后。

武氏是与母后不一样的女人。

她会跟儿子争,因为儿子太蠢,蠢得她一只手能压下去。李治扪心自问,以武氏的心智,李显很大可能会争不过她。

新帝输了会怎样?

被废呗。

以旁观者的角度看这一场好戏,李治的观感非常复杂,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后悔。他一手扶起来的武氏,终究会把矛头转向他们的儿子。

他看见武氏穿上皇太后的朝服,临朝称制,真是威风极了。

他觉得她好陌生,完全不像当年的武才人。出家为尼的武才人花费许多功夫弄到纸笔,她写下一首《如意娘》,亲手捧到他的掌心。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囡囡死后,武氏好像从未穿过石榴裙。”

“囡囡在哪里?朕怎么找不到她?”

“大概是李弘先走一步,把囡囡接走了。”

“李显被武氏废除皇位,李旦成了傀儡皇帝。”

“武氏让人对李贤下手,朕且等一等,看看能不能遇到这个蠢儿子。”

文明元年八月十一日,唐高宗的灵柩葬于乾陵,皇太后亲自来祭祀先帝。李治愤怒于武氏对亲子下手,武氏拜他的时候,他刮起一阵风,把香火吹熄。武氏一怔,她再拜,他又折腾起一阵更大的风,这回连烛台都倒了。

武氏终于露出惶恐之色。

她在害怕。

她小声地跟他许诺,必定会还政于李氏。

李治哈哈大笑,笑得像哭一样,却落不出一滴眼泪。他肆意地仰起一片尘土,往武氏的脸上吹去,让她难受得落泪,像是真心实意地替他哭一场。

他有点能耐。

也就这点能耐了。

【警报,警报,此位面的怨气值已超过红色警戒线!】

【滴,检测到“唐高宗的后悔”!】

【滴,异常现象已被时空管理局登记在册。】

【滴,皇帝养生系统正在启动。】

作者有话说:

有参考历史情节,《旧唐书·本纪第五·高宗下》:十二月己酉,诏改永淳二年为弘道元年。将宣赦书,上欲亲御则天门楼,气逆不能上马,遂召百姓于殿前宣之。礼毕,上问侍臣曰:“民庶喜否?”曰:“百姓蒙赦,无不感悦。”上曰:“苍生虽喜,我命危笃。天地神祇若延吾一两月之命,得还长安,死亦无恨。”是夕,帝崩于真观殿,时年五十六……文明元年八月庚寅,葬于乾陵。

有参考唐三彩的部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