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让他们一家去西北吧◎

关于盛茹慧的事, 盛景难以释怀。

她道:“舅舅,在找您之前, 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在那个梦里, 我更像一个旁观者,而盛琳是主角。我看到自己代替她去西北插队,很快就病死在了那里。”

“因为没有我, 盛琳在76年时过继给了您,在您的督促下她考上了大学;两年后您查出了胃癌,不久就去世了。”

盛河川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

不知道为什么, 他竟然觉得盛景说的都是真的。如果盛景不去找他, 没有过继给他,一切都会朝着盛景说的那样发展。

他看向盛景,认真询问:“还有呢?”

“盛琳继承了您在槐花胡同的房子和城西的房子。之后国家经济腾飞, 北城的房子越来越值钱。盛琳凭借着您留给她的东西混得风生水起。”

盛景看向盛河川:“正是因为这个梦, 我才跑去槐花胡同找您。您的地址不是李玉芬说的,而是我做梦梦到的。我梦到了七七年会恢复高考,所以我努力学习,还让李建设也努力学习。”

“另外,我还梦到方毅冬天跟着方爷爷去钓鱼,掉进冰窟窿死了,方爷爷也因自责很快去世。方毅的继兄方旭泽成了利益的既得者。”

盛河川沉默着, 久久没有说话。

他这态度很奇怪。一般人听到她这话,首先就是怀疑,然后就是安慰,毕竟她梦到自己早早死了。

他们会说:“这一切都是梦, 不是真的。”

可盛河川没有。他似乎相信了她的话。

盛景没有问为什么, 而是直奔主题:“在那个梦里, 我并没有看到爸爸妈妈回来找我。”

说到这里,她沉默下来,没有再说什么。

良久,盛河川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叹道:“小景,可能他们回来了,结果发现你去世了。因为换孩子的事是他们猜测的,没有证据。没有见到你,他们没办法证实你是他们的孩子。”

说到这里他问道:“你在76年前没照过相,没留下什么照片吧?”

“没有。”盛景摇头。

“所以他们担心误伤好人,可能不会对盛爱国一家和那孩子做什么。”

他看向盛景,解释道:“你妈妈从小心善,总是替人着想,有时候未免会心软。没有确凿证据,她狠不下心来对自己唯一活着的哥哥和自己养了十年的孩子做什么。”

说着他顿了一下:“又或者,她根本就没找到盛爱国。毕竟要不是你,我都不一定能找到他。”

他当年当的官不小,也发动人脉找过弟弟妹妹,结果一无所获。

姓盛的人不少,尤其以湖南、浙江等省居多。盛爱国的档案上,除了盛这个姓,其他的无论是籍贯还是年龄他全都改过了。他和盛茹慧从三七年到六零年期间,还辗转去过许多地方。

全国这么大,户籍档案又是纸质的,前些年又那么混乱,就算盛爱国没改资料都很难找,更何况他还改了档案资料。

想想很有可能找不到人,盛景也终于释怀。

这时代没有电脑,除非盛爱国一直呆在原籍不动,否则还真找不到他。

她问盛河川:“您相信我说的话?”

盛河川点头:“冥冥之间似乎有人告诉我,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的。而且你不是胡诌的人,没必要欺骗我。”

盛景心里一阵感动。

她道:“不管我唤您爷爷还是舅舅,不管我叫不叫唐宣文和盛茹慧爸爸妈妈,您就是我在这世上最亲的亲人。我出国只是想开开眼界,看看米国是怎么搞经济的。等我回来后会一直呆在国内,不会去国外定居的。”

“小景……”盛河川鼻头一酸,心窝子暖暖的。

这孩子是个知恩的,不愧他对她的好。

不过他还是那句话:“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用为了我绑住脚。你既要给我养老,等我退休了去投奔你就行。”

“哈哈,好的好的,这没问题。”

第二天盛景就回学校上课了,盛河川去单位处理了点事后,就又去了国宾馆,准备陪妹妹吃午饭。

盛茹慧一家子倒时差,这时候才起床。

盛河川跟他们吃了午饭后,去了唐宣文和盛茹慧的套房。

他问盛茹慧:“外交部的领导问,你们打算怎么处置盛爱国。”

昨晚盛河川和盛景走后,盛茹慧一家子商量了一下这件事。

盛茹慧道:“如果他们好好把小景抚养大,不说待她有多好,起码得让她跟正常小孩儿一样有饭吃有学上,那我可能会看在二哥的面上处罚轻一点。”

“可他们那样对小景。要不是小景机灵,这会儿没准就……”说到这里,她喉咙哽住了,眼眶又溢满了泪水。

她用手帕擦了擦眼泪,继续道:“反正我是不可能原谅他们的。古代不是有罪犯要被流放吗?当初他们逼着小景去西北,我看也让他们一家去西北吧。”

“这个主意好。”盛河川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本来他还担心妹妹会心软。毕竟换孩子的是盛爱国的妻子关艾,这个罪魁祸首又去世了。盛茹慧看在兄妹情谊上原谅盛爱国,也不是不可能。

如果那样,盛景那孩子肯定会对盛茹慧失望。

别看那孩子嘴里已经叫了“爸爸”“妈妈”,但情感上的认同感如何,还得看盛茹慧他们的表现。

在唐宣文说他们在那女孩儿十岁时把她送去给别人养时,在盛景那里算是过了一关;第二关则在盛爱国一家身上。或许还有第三关第四关。

想要盛景打心眼里把他们当成爸爸妈妈一样亲近,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那你要不要见见他们?要是见的话,我现在派人去把他们叫来。”他道。

“不了。”盛茹慧摇头,“没必要见。”

看到两鬓斑白的盛爱国跪到她面前,她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心软。而他们对盛景造的孽已经发生,再忏悔也不过是鳄鱼的眼泪。如果她心软,怎么对得起受了那么多年苦的女儿?

她转头看向唐琪宁:“琪宁,你出去找找马同志或秦同志,让他们过来一下。”

唐琪宁应声出去。

不一会儿,马、秦两人进来了。盛茹慧把惩罚盛爱国一家去西北的话说了。

她道:“我不知道国内对于这种事是怎么处理的。我只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你们要怎么处理,自是按你们的规矩来,我是无权干涉的。但我女儿受了那么多年的苦,我希望你们还我们一个公道。”

昨天盛茹慧确定了盛景就是她被换的女儿后,外交部就去调查了这件事,并去了解了盛景的经历。

这事也不难调查,昨晚往槐花胡同走一遭,今天早上再去李家庄了解一番,事情就清清楚楚了。

听完村民和大杂院里人们的述说后,外交部的人就很气愤,觉得盛爱国一家子简直不是人,这么虐待一个小女孩儿。就算盛茹慧不提,他们知道了这件事,也要对盛爱国一家做出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