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当你与人赛跑, 竭尽全力也赶不上对方的时候,倘若身后突然有死神追赶,你便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轻松越过你以为的天堑。

孟海身后没有死神, 但李承乾觉得他每天都带着一股子夸父追日的热情与执着。他是做木匠的, 自然认识同做木匠的人,也不知他如何做的, 第二日就叫了四个人来庄上教学。第日变成六七个, 第四个直接超十个。

这些人中就有认识铁匠的,便直接由他们去联络合作。一伙人边教边学, 干得如火如荼,偶有点需要助手的时候, 庄上也有大把农户愿意帮忙。

这情景看得李承乾从震惊到习惯再到麻木。合着你们古代底层劳动人民都喜欢当社畜吗?还是007那种?嗯,行吧,干活卖力也挺好的。总归他不吃亏。

就这样, 不过几日,庄上做活的人就都用上了曲辕犁。在第一批土豆种薯切片移栽入土后,曲辕犁已然走出农庄,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人力物力有限,时间也短,能用上的仍旧是少数,但曲辕犁之名却已悄悄传开。

某村。

“诶,你们听说了吗?隔壁村用上了一种新农具, 耕地特别好使。比我们现在快多了。”

“怎么没听说,都传遍了。似乎叫什么曲。”

“什么曲不曲的,那叫曲辕犁。”

“对对,就是这个名。听说是中山王发明出来的。”

“中山王?就是那个种出西红柿西瓜辣椒的中山王?”

“是嘞。今年就有好几家村子得到了西红柿的种子, 好生赚了一笔。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轮上咱们村。”

“我估摸着应该行。”

众人一顿,纷纷凑过来:“老张,你是不是有什么门路?”

“我哪有什么门路,就是听到点消息。我女婿不是在中山王的庄子上干活吗?他说中山王说了,明年不只西红柿,就连西瓜辣椒的种子也会拿出来免费发放。我寻思着,豆皮啥的咱们没捞上,可这又是西红柿又是西瓜辣椒的,好几种呢,咱们怎么也能捞上一种吧。”

众人拍手叫好:“若真有,那可太好了,不拘是哪种,这头两年,种的人少,指定都是赚钱的。”

“老张,你看你能不能跟你女婿说说,让你女婿……”

老张哪会不知他们的打算,是想走门路求个准信呢,他连连摆手:“中山王的庄子上凡事都有规矩,我可不敢,别事儿没办成,把女婿的活计给折腾没了。”

众人一听,面露失望,却也不好意思再强求。有心思活络的,又道:“这曲辕犁不是中山王庄子上出来的吗?种子不行,咱们拖你女婿买个曲辕犁成不成?”

老张这次没拒绝,答应的很爽快:“成是成。不过最近买的人多,得排队,这回秋耕不一定能赶上。”

“无妨,这东西又不是只用一次,今年秋耕赶不上,还有明年春耕呢。”

“曲辕犁真这么好使?”

“你去隔壁村看看就知道了。我去瞧了,还上手试了一回,真好使,不骗你们。”

“成,我得空去瞅瞅,真要好使,我也买一个。”

老张笑眯眯:“你们若想瞅,倒也用不着去隔壁村。”

众人一愣:“老张,你这意思……”

“我女婿给我买了一个,今早刚让人送过来。”

“哎呦,那还等什么,快去地里试试,可得让我们亲眼见识见识。”

“成。去,现在就去。”

不多时,田间传来声声欢呼。

“这曲辕犁果然不一般。”

“老张,你赶紧跟你女婿联系,给我排个队,我得买一个。”

“老张,还有我,我家也买一个。”

“还有我家,别忘了我家。”

……

无独有偶,似这样的场景在长安各处村子一次次上演着。在见识过曲辕犁的便利之后,谁还想要以往的耕地方式呢?更何况,曲辕犁价格不算贵。一户买不起,还能跟人合伙两户一起买。两户还不行就户。

甚至有些村子族中老人有想法的,干脆花钱多购买了一些,待春耕秋耕之时供族中子弟租用。

一时间,人人为获得一架曲辕犁而痴狂,长安再次形成了一种莫名的“盛况”。

彼时,李承乾看着一动不动的系统面板唉声叹气。没有,什么都没有。

制作出豆皮等物的时候,系统都会第一时间给出提示,发放奖励。可曲辕犁弄出来都这么多天了,系统半点动静都没无。

合着豆皮算新品,曲辕犁不算?曲辕犁不也是大唐以往没有的东西?怎么就不算了?凭什么!曲辕犁哪点比不上豆皮!这是歧视,是红果果的歧视。

李承乾气呼呼关掉窗口,重重哼气,暗自咒骂:亏得它叫农场系统,结果只认农作物跟农副产品,不认农具。呵呵。这一定不是曲辕犁的错,绝对是系统太蠢,无法识别。

垃圾系统!

系统:……

李承乾哼哼唧唧好一会儿,最终决定。系统不给他奖励,他就自己去捞奖励,总之,他不能吃亏。于是在消息越传越广,从市井传到朝堂,即将传到李渊耳朵之前,李承乾亲自带人来到庄子。

做好事不留名这种事傻子才会干,他李承乾做了就会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李渊自然更是重中之重。

道听途说不如亲身体会,任何东西只有你自己试过才更能感受其中滋味。耕地也是如此。

李承乾直接将工具塞进李渊手里,配合着李渊将“任务”耕完,然后扶着他坐在田边休息,转头又屁颠屁颠递上热水伺候其净手:“阿翁觉得如何?是不是比以前的直辕犁好上数倍?”

“确实。怎么想起来做农具?”

“因为以前的农具不好用啊,自然要推陈出新。阿翁,你也觉得曲辕犁好对不对?那你想不想让我们大唐的百姓都用上曲辕犁?”

李渊闻弦音知雅意:“你想让阿翁推广曲辕犁?”

李承乾歪头:“阿翁不想吗?”

李渊失笑,自然是想的。

李承乾指了指旁边的木匠:“孟海他们虽然在做,但他们的能力有限,即便有合作的铁匠,可铁匠购买的铁需在官府备案,够铁的数量跟用途都是被严格控制的。所以想要让曲辕犁最大范围的推广出去,还得阿翁来。阿翁才有这个本事咧!”

语气中满是对李渊的推崇,李渊十分受用,笑容逐渐扩大:“阿翁回头就安排。”

李承乾眨眨眼,握住李渊的手:“阿翁,曲辕犁是用来犁地的。农耕是民生之本,所以曲辕犁是有利于民生之物,对不对?”

李渊面露狐疑:“对。”

所以呢?这是想说什么?

李承乾又眨眨眼:“阿翁,我们是皇室,享受百姓的供奉,拥有无上权利,便也有应尽的义务。权利跟义务向来是共同存在的,没有人可以舍弃义务而只享受权利。这点我一直知道。所以我应该为百姓出一份力。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