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论从太子过渡到太上皇……

宣政室。

李世民把玩着手中的火药弹, 李承乾在旁边解释:“丹经《三十六水法》中有关于硫磺水、雌黄水、雄黄水的炼制丹方,丹方中对硝石用量极为讲究,用量过大,猛火加热便会爆炸。

“既然能爆炸, 我们就能利用这个爆炸, 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何保留爆炸的特性又能在炼制的过程中避免爆炸。这就需要一些手段了。

“师父与大师兄绞尽脑汁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最终根据过往道士炼丹的原理,琢磨出两种伏火之法, 以达到让硫磺改性的目的,从而获得如今的□□。

“就是阿耶手里这个。阿耶要小心些,虽然现今这些火药按理都需要点火才能引爆, 但总归危险。”

李世民点头,将火药轻轻放下, 转头询问:“这种伏火之法目前都有谁人知晓?”

“除了师父与大师兄, 便只有我跟阿耶。药庄其他人都是不晓得的,甚至他们连师父大师兄在研究这些都不知道。师父对此很是谨慎, 十分注重保密。

“他不希望火药方子流入民间,更不希望落入歹人之手。他说越少人知道越好。愿意帮我研究, 是因为我说我的初衷是想维护大唐的安稳,守护大唐的百姓。

“我答应了他不会肆意挑起战火, 不会令天下生灵涂炭。我保证只会在该用的时候用, 不会滥用。我也承诺了会看着阿耶。”

李承乾双眼直视, 目光灼灼。李世民哪会不明白他的意思, 又觉欣慰又有些失笑:“嗯,你看着阿耶。阿耶必不滥用。”

李承乾挽住他的胳膊:“我相信阿耶。阿耶,师父与大师兄亦是心怀大义,有原则有底线之人, 也请你相信他们,他们不会外传的。”

李世民笑而不语,信不信孙思邈二人他不知道,但他信承乾。

“阿耶会派人设立专属部门全权负责火药制作与研发之事,此后药庄那边,让他们别再做了。”

李承乾应下:“这是自然,师父也是这个意思。师父说,制作之法他已交出来,但火药事关重大且颇为危险,因此按他的意思,让大师兄以云游入世之名离开药庄,手把手教我们的人一阵子,以便我们能妥善掌握正确安全的方式方法。

“另外我们还得找一些擅长此道之人,不能单靠师父与大师兄。虽则现今火药弹初步研发成功,但仍有改进之处。我们得培养这方面的人才,让火药发挥出更大的威力,使用起来更为方便。

“譬如现在的火药弹都需用火引爆,是不是有另外的方法可以制作成碎裂引爆,或是拉闸引爆等等。若是研制成功,我们就能将之运用更广,也能避免身上有火药而无引火,白白错失机会的情况。”

李世民莞尔:“承乾想得周道。”

李承乾昂首扬眉,十分高兴,火药之事说完,又问起金德曼来:“阿耶打算让她留在长安吗?”

李世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承乾以为呢?”

“我觉得可以留,但不是很必要。”

李世民看过去,示意他继续说。

“金德曼提议留下是为表诚意,是想进一步促进新罗与大唐的合作。但倘若合作本就能顺利达成,她是否留下就不重要了。以新罗的情况,他们需要大唐的支持为他们抵御高句丽的威胁,而我们也需要新罗来掣肘高句丽。本就可以达成双赢的事情,为什么不呢?”

李承乾指了指火药:“这玩意儿虽好,但制作不易,需要时间,需要原料,需要成本。战争也并非是拥有神兵利器就可以,还需要粮草补给,需要兵马供应。

“战事上的耗费巨大,因而仗不是说打就能打。我们要去除外患不假,却不能因此拖垮国内经济。突厥与高句丽都非弱国,即便我们占据火药之利,想要同时对抗二者也需付出不小的代价。

“会有许多将士牺牲,会有许多边境子民陷入战乱,而中原也会因为要供应战事军需及火药制作等诸多耗费陷入疲软。”

他望向殿外:“阿耶,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才让长安呈现繁荣兴盛之景,我们还要让这等盛况遍布大唐每一寸土地,我们不能毁了它。”

李世民斜眼:“你既认为我们不能同时对战突厥与高句丽,为何对高句丽还那般强硬。”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哼哧一声:“谁让他们犯贱呢。我们是不能让突厥与高句丽联手,但不代表我们行事就得软趴趴啊。阿耶,我有分寸的。我才不是任性报复。高句丽想设计试探我们的态度,我们也可以借机摸索他们的底线。总要知道他们会忍到哪一步。”

李世民怔住,他本以为李承乾是小孩子心性,看不惯就得把这口气还回去,谁知他此举背后还有这等深意,可说属实是现学现用,把高句丽的手段给玩明白了。

李世民眉眼弯起,面上笑意更甚。

父子俩正说着,内侍来禀朝臣求见,李世民失笑:“就知道他们坐不住,能忍到现在恐怕已是极致了。让他们进来吧。”

好家伙,这一进就进了许多人,长孙无忌,程咬金,秦琼,尉迟恭,魏征,于志宁等皆在。

“圣人,殿下,这火药究竟是何物,竟这般神奇!”

“有此等利器在手,咱们何时发兵,管他突厥还是高句丽,有火药在,何愁拿不下。”

“不知现今我大唐火药库存多少,制作难度几何,所需原料可能轻易获取,耗费成本大不大?”

……

叽叽喳喳,一开口就是诸多问题,武将们关心着火药能不能够让他们去跟突厥高句丽硬刚,文臣们关心火药的来源、制作是否可靠、能否长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无数问题一个接一个往外冒。李承乾听得头皮发麻,不待他们说完,当机立断站起来:“阿耶,你与诸位大臣有要事相商,我就不打扰了。承乾告退。”

转身麻溜就跑,根本不给李世民反应的机会,但李世民回神唤人,李承乾早就出了殿离得远了,全当听不到,脚踩风火轮似的一路狂奔回东宫。

众臣:……

诶,不是,太子。你是火药的主导者,你跑了,我们谈什么!

李承乾:我不听我不听,反正该说的我都告诉阿耶了,你们找他去。

此刻他只想舒舒服服躺床上盖被子睡大觉,要知道为了选址演示火药效果,还得兼顾排演舞台剧,这些天他简直累成狗了。不行,他得缓缓,必须缓缓。

一觉醒来,已是晚膳时分,李承乾来到立政殿与家人一同用餐。长孙氏与青雀丽质都在,唯独不见李世民。

他往宣政室的方向瞄了一眼:“阿耶还没忙完吗?”

“是,还在谈呢。火药之事非同小可,归属哪部管辖,何人总揽,场地设在何处等等都需细化。你阿耶与众臣们都想尽快落实,因而仍在商议。我已派人送了膳食进去,咱们吃咱们的,不必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