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盛世崩塌 可李隆基,你才最该死啊……

让大唐进入全盛时期后,又导致大唐盛世崩塌的……

唐玄宗……李隆基?!

“怎么会?!”

怎么会是他!!!

李隆基竟顾不得帝王威仪,直接惊呼出声,满眼不可置信。

而其下大臣也尽皆如此,脸上惊骇诧异的表情几乎不受控制——

怎么会……

“不,这不可能……”

李隆基摇着头:“这怎么可能是朕……”

【没错,李隆基,缔造大唐全盛时期的人是他,导致大唐盛世骤然崩塌的人也是他。】

【一个无论是粉黑都希望他早死的人。】

【喜欢李隆基的,希望他早死,以便得以保留这盛世大唐。】

【不喜欢李隆基的,也希望他早死,免得看见被李隆基祸害导致的大唐乱世。】

【总之,李隆基如果早死,后面大概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糟心事了。】

【可他偏偏在位四十五年,是唐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啊!】

【李隆基,何故活那么长时间?就为了亲自让这盛世大唐毁在自己手里?】

老而不死是为贼……老而不死……

亲自毁掉这盛世大唐……

咚咚!!

李隆基只感觉自己脑袋被人猛地敲了几下闷棍一样,连站起来的身体都忍不住摇晃了两下。

“陛下——”

高力士骤然一声低低的惊呼,而后急忙上前去搀扶,满脸的忧心与焦急:“陛下,万望要保重龙体啊!”

李隆基根本无心回答,他依旧满脸恍然并且难以置信。

——先前听着自己的政绩功绩有多志得意满,现在遭受的打击冲击就有多沉重恐慌……

而且满心的复杂难言与惊骇羞耻……

怎么会是他呢……怎么就是他呢……

为政后期——他到底……都做了什么?

唐朝武则天时期。

年仅十岁的李隆基刚迈入朝堂,便听到天幕说——

……又导致大唐盛世崩塌的——唐玄宗,李隆基……

他几乎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原本就忐忑不安的心情,此时更是乱成一团。

先前听天幕之言,震惊忐忑的同时,也未免存有一丝欣喜与意气,激动与兴奋。

然而现在再听……只觉惊骇又莫名,慌乱又羞耻……无论是粉是黑都希望他早死,那“粉”和“黑”,显然是后世喜欢他与不喜欢他之人,可竟然都不希望他活那么长时间……所以他那个时候,究竟都做了什么啊?

十的年纪,已经不小了。

李隆基已然能明白许多事,也能认清许多事。

此时他站在朝堂之上,周围所有人目光都聚集到了他身上,包括正前方高高在上的祖母,对方也在注视打量着他。

李隆基紧紧握拳,努力让自己昂首挺胸,目不斜视继续往前走。

无论后来的他究竟都做了什么,现在的他,就只是他而已。

十岁的年纪,少年之姿,只信服自己,一切都还未可说。

武则天深深看着勉力维持姿态走过来的少年,蓦地笑了一声:“倒是有意思……”

“来到祖母这里,一起继续听听看天幕是如何说的吧。”

李隆基恭敬拱手:“……是,祖母。”

唐朝,李渊时期。

之前听着天幕提起大唐还会进入全盛时期,又看见那全盛时期的洛阳长安等究竟有多繁华,哪怕是李建成李元吉等人,也不禁心生感慨,其余大臣更是连连点头,面露欣喜之色,一时间,对李世民的拥护敬意更多。

秦王后代都能有如此表现,大唐交给秦王则该当时理所当然的!

可是接下来……

缔造大唐全盛时期的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导致大唐盛世崩塌,直至大唐乱世的人竟也是唐玄宗李隆基?!

这怎么……怎会如此?!

李元吉蓦地嗤笑一声,望向李世民:“秦王,看来你的后世子孙并不怎么样啊?”

李世民还未说话,魏征竟直接开口道:“大王,现有天幕预警,一切都可以避免发生,倒是好事。”

李元吉骤然转头,怒目而视:“魏征你——”

太子之位还没变呢!魏征这背信弃义之人!!

魏征俯身拱手告罪:“臣只是为大王阐述事实而已。”

李元吉冷笑:“你倒是说说看,你为的是哪个大王?!”

魏征还未言语,对面房玄龄便开口道:“不管为的是哪个大王而阐述的事实,魏大人所言确是极有道理的,能提前知道未来历史如何,也能提前做好规划预警,总好过其他……臣是说,不管怎样,总好过那不可知的未来走向。”

什么叫不可知的未来走向?!

这话在暗指什么?!

当他听不出来是吗!!

而再听其他大臣出言附和,甚至还有安慰秦王之语,李元吉骤然憋红了脸色,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此等沆瀣一气之臣,他也不屑与其争辩!!!

再观唐朝另一时空——

李世民表情都僵住了。

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造成大唐骤然出现乱世之局的,怎么还是他之前称赞和感叹过的玄宗李隆基?

而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所谓的安史之乱又是怎么发生的?

李世民不禁喃喃道:“这到底发生了什么……”

【安史之乱,起始至公元755年12月,到公元763年2月结束,总共足有八年之久。】

“八年!!”

李世民骤然吸了口气:“八年之久的战乱内耗!要损耗多少国力?!大唐怎么可能不由盛转衰!!”

【守业更比创业难,破坏更比建设易。】

【自唐太宗李世民起,这一代代守护和建设的大唐盛世,就在这八年里彻底崩塌了。】

【安史之乱,其中“安”和“史”指的是唐朝李隆基时期的将领——即安禄山与史思明。】

【这两人在背叛唐朝后,发动了与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所以此次战乱被称为“安史之乱”。】

【在此之前,唐朝几乎有百年之久未经历过战乱了,当时海内承平日久,所以直至战乱发生的时候,百姓累世不识兵革,近几代人都没有见过战乱,于是在听到有人起兵造反,发动战争时,无论远近的百姓,几乎全部都震惊无比。】

【而就是这场八年之久的内战,使得唐朝8000多万的人口再次大量丧失,国力也迅速内耗且锐减衰落!】

“安禄山……”

“史思明……”

李隆基咬紧牙关:“是这两人——”

【虽说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是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变造反,但究其根本,也绝对少不了李隆基这个始作俑者的锅。】

李隆基的脸上骤然火辣辣的疼,登时再也说不出话来。

【大概是自认为使得大唐进入了全盛时期,李隆基就开始志得意满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