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亨:不要怪我不孝顺!

偌大的皇宫中,所有人都在为那一句"渔阳辇鼓动地来"而心神震颤。

唐玄宗更是直接反复在大殿内踱步,思考安禄山造反的可能性,满脑子只有自己的身家性命,肉眼可见的着急和慌张。

周围的侍女和宦官都呼啦呼啦地跪了一片。

宦官高力士紧张地给唐玄宗端茶送水,拿着手帕给他擦汗。

真正被剧透要死了的杨贵妃则是无人问津。

杨贵妃听到自己会被赐死,难免惊慌失措,眼角挂着晶莹的泪珠:"陛下——"

刚刚还柔情蜜意的唐玄宗立马变成了一个合格又冷血的政治家,仿佛完全顾及不到这个宠爱的贵妃,连安抚一句的心思都没有。

毕竟比起花瓶贵妃,最重要的是屁股底下的皇位。

因为安禄山不在,他的怒气不知道往哪里发,只能开始骂杨贵妃:"未来朕的军队为什么会把你当做混乱的源头?难道是杨家霍乱朝纲?你们一家好大的胆子啊!”

“宰相杨国忠呢!让杨国忠滚过来!”

不得不说,唐玄宗晚年政治嗅觉还是敏锐,确实牵头摸瓜,摸到了事情的线索。

明明天上的《长恨歌》,还在描述唐玄宗和杨贵妃天上人间、刻骨铭心的爱情。

真正的唐玄宗,哪里有诗歌中的唐玄宗那样对贵妃之死念念不忘。

他眼中甚至闪过杀机,开始思考是不是太宠杨贵妃,把杨家捧得太高,胃口喂得太大了?

秦朝汉朝等等朝代的人都在为这绝美爱情落泪,虽然贵妃死了,皇帝活了,却仿佛看了一场双双殉情的《孔雀东南飞》。

毕竟这个皇帝看起来是如此爱贵妃,上穷碧落下黄泉,翻天覆地地找啊!

可紧接着,天幕话锋一转:【对了,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歌,是用来唱的!

据说,连皇帝都看过他写的文章,当时妇女小孩都会唱。

这是白居易写给唐朝人看的。我们作为现代的三好学生,当然不能只看表面了。

白居易开头骂得挺狠,汉皇重色思倾国,说唐玄宗是个老色批。可他也只敢搞搞暗讽,不敢说唐皇,只敢说汉皇。

后面,他也不敢写具体的杨贵妃入宫的过程。

他直接写“杨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看起来杨贵妃好像是通过选秀进言的。

实际上,杨贵妃是他的儿媳妇。

唐玄宗五十六岁的时候,看上了二十二岁的儿媳妇杨玉环,这两人差了整整三十四岁。

唐玄宗喜欢这个倾国美女,可得不到,那该怎么办?

他让杨贵妃去道观,然后把杨贵妃接到皇宫中来,真是个小机灵鬼!】

沉默,沉默是今天的诸天万界。

那些磕CP的古代人不知道该怎么磕了,这糖里,为什么一股屎味?

汉武帝刘彻花了一会儿才理清这复杂的关系,无话可说:"唐玄宗……厉害。"

他后宫虽然多,可也没有抢过儿媳妇,唐玄宗玩的是真花!

刚刚夸赞《长恨歌》的文武百官气炸了:“这唐朝皇帝,难道不把伦理放在眼里吗?此乃禽兽之举!”

“身为皇帝都这样,不怕上行下效,天下大乱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倒是听说过这件事情,早就做了心理准备,不像别人那么惊讶。

可每次听到的时候,都忍不住感慨:"妹子,咱曾经是布衣,读的书不多,可也知道伦理纲常啊。”

“那唐玄宗读了这么多书,怎么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呢?”

"一大把年纪了,瞎上比女儿还小的儿媳妇,别说天下人笑不笑话,光是杨玉环和寿王都要气死了吧。”

别的不说,平民百姓出身的朱元璋对自己的子子孙孙是真的好。

他尝过没饭吃的苦,所以希望自己的每个子孙都有饭吃,给他们非常好的待遇,跟养猪一样。

他非常在意骨肉亲情的,无论地位有多高,也做不出来强抢儿媳妇的事情。

马皇后:“读书跟人品没有必然的关系。”

寿王独坐院中,望着天空,泪珠顺着脸颊滚落。

他非常年轻,风流倜傥,和杨玉环成婚之后,也算相敬如宾、举案齐眉。

谁曾想一场宴会,让父皇看见了他的王妃,竟然酿成了皇室扒灰的苦果!

这所谓的长恨歌,也就暗暗讽刺了父皇几句,之后便再也不敢了,连抢

儿媳妇的事情都不敢提,大书特书他们的爱情

他这个真正的原配丈夫和死了一样,被无数人无视。

要不是这视频博主还提了几嘴,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误解。

寿王心里痛如刀绞,眼眶通红,恨不得冲到皇宫中质问唐玄宗。

父皇!你是禽兽吗!

唐太宗李世民眼前犯晕,气血倒流,冲上脑门,整个人摇摇欲坠。

一通兵荒马乱下,太医赶忙送来了安神补脑的药。

李世民喝过之后,这才稍稍好转。

他这一年发怒的次数,都没有天幕出现的这一个月多。

“朕迟早有一天,会被这些不肖子孙给气死!”

“混账!混账!五十多岁了,半截身子都埋进土里了,居然抢自己的儿媳妇,颅内有疾否!这是要让皇室成为天下的笑柄吗?”

他愤而下定义:“这唐玄宗,是朕最无耻的子孙,不堪为人父,不堪为人夫。朕怎么会有这样的后代!”

年幼的李治眨眨眼,配合地说:"确实如此。"

他其实不太赞同父皇,如果真心相爱,伦理又有什么重要?

不过有一说一,年龄相近才有真爱,56岁和22岁有真爱吗?

或许有,可联想到唐玄宗九五之尊的身份,比起真爱,更像是强抢民女啊。

连思想开放的李治都不敢苟同。

事实证明,唐太宗的担忧是正确的。

唐玄宗的事情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皇室秘闻,只有一些上层人士知道。即使知道,也不敢多说,写诗也要含沙射影。

比如白居易写诗的时候,唐玄宗都死几十年了,唐皇都要换成汉皇,还不敢提一嘴杨贵妃是儿媳妇。

底层人更是捕风捉影,略微听说过杨贵妃的美貌和杨家的显贵,对真正的情况不明所以。

这一下子,大唐的百姓都炸了!

那些磕CP的人再也磕不下去了,像吃了苍蝇一样,脸都绿了。

坐在皇位上的哪里是什么英明神武的帝王?

原来是个凯觎儿媳妇的老头子!

连平民百姓都未必会强抢儿媳妇,那英明神武的帝王却能做

出这种事,这还是圣主吗?

天子号称君权神授,难道神仙支持这种抢儿媳妇的行为?那算什么神仙啊?

他们连带着对神仙的观感都不太妙了。

唐玄宗通过开元监世维持无数年的明君人设,在这一刻,咔嚓咔嚓裂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