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文成的降维打击

长安城,兵部。

因东西边境皆有战事,三省六部各署衙的官员值夜人数都骤增。

兵部更没的说,基本—半官员夜里留值。

皇城外的军器监,今夜是兵部侍郎程务挺亲自于此当值。

数盏油灯下,他正在聚精会神重核甲坊署、弩坊署等各部的军械出入数量。

别说这会子是战时,就算是平时,这种军器缮造的机密部门,人与物的出入都卡的非常严格。除非有兵部尚书的亲笔批文,否则寻常朝臣都是进不来的。

“程侍郎,这有一份……”

程务挺的核算过程被打断,蹙眉不快道:“什么公文非得现在批?”

来回事的监作忙回道:“是请入广备署的公文。”

程务挺眉头皱的更紧:“广备署跟旁的署还不同,除了尚书还需一位宰相的亲笔批文!”

监作小小声道:“不只有宰相的亲笔批文。是姜相本人来了。”

程务挺:……那你能不能一开始就说重点?合着你跟我扯半天,宰相在门口候着我呢!

你怕不是李敬业派来专门扯我仕途后腿的吧。

程务挺立刻起身出门相迎,毕竟姜相要入广备署,又跟旁的宰相这不同——若无她,这广备署也不会有的。

广备署,听名称不像弩坊令等,—听就知道营造什么兵械。甚至在兵部,也不是所有官吏都清楚,这广备……备的是火药!

不,准确来说,从贞观年间有火药起,到现在,已经是各色火药军械了。

所以他们这军械监,是建在皇城外头,且是靠山的最偏的—个角落。

程务挺亲自把宰相送到广备署门口,又尽忠职守道若姜相只是来点查火药可。但若要拿走,哪怕一根最细的火药筒,也都得有一圣的批诏。

姜沃颔首:“好。”这些严格的规定,当时她还参与制定来着。

程务挺问过姜相不需陪同后,这才转身回军器监大堂。

然后就发现,姜相若要拿走火药,也不需要一圣批诏了——天后亲自到了。

*

“你只有很忧心的时候,才会来这儿。”

姜沃闻声转头,在幽暗中只能勉强看清媚娘的轮廓。

毕竟广备署与其他军械不同,要避明火。如今这里都是—间间坚固的彼此隔绝的水泥屋封存着不同的火药军械,屋内禁止明火,只有廊上的光透过来,所以显得幽暗。

幽暗中,姜沃道:“姐姐,我想起之前去吐蕃出使的事了。”

媚娘记性很好:“我记得你跟我讲过,吐蕃人极尚武。”也只服武力。她知道姜沃在担心什么,就继续说下去。

“别说是对敌人,就算是对本国子民,吐蕃亦用刑严峻,小罪即剜眼鼻,囚人则于地牢之中。甚至宴宾客之时,都是驱赶牛羊,令客自射牲口以供酒馔。”[1]

事事彰显武力,是没有实力,就不能讲道理的地方。

在吐蕃的眼中,弱就是没有道理。

文成去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敌人与险境。

“哪怕已经尽所能做过了准备,哪怕推演来看大概率是能胜的,但……”概率这种事情,再小也可能发生。未知就令人担忧。

媚娘道:“嗯,现在你知道,当日你在江南西道要检田括户,我心情如何了吧。”

姜沃:……

媚娘说了句玩笑话,冲淡眼前人的担忧情绪,然后走过来道:“文成率女兵守备吐蕃,是会有危险,但当年主动上书,请出使吐蕃,是她自己迈出的这一步。”

“况且,你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文成不是空手而去。”

媚娘看着这广备署内摆放整齐的,看起来就令人倍感安心的火药兵械:“比起上回,似乎又有些新的,你与我说说?”然后又心算了下西北的战事与回禀的时间差道:“说不定此时,文成也正在用这些克敌。”

两人并肩走过一间间水泥屋,姜沃挨个说过去:烟球、火药箭、蒺藜火球、铁嘴火鹞……*

说着说着,姜沃心情也平复了一一没办法,出生在新的种花家,清楚近现代的各种历史,种花家的人,怎么能没有点火力不足恐惧症呢?

这种病,就非得达到这种‘富则火力覆盖’的强度,才能稳住心态。

走到最后一间屋子,媚娘的手轻轻放在一柄出弩火药箭上的弓/弩上。

她的声音在—片昏暗中,带给姜沃像是军械库一样的安定感。

媚娘道:“是,执刀必会有危险,但你我能拿起刀,总比空手任由人主宰的好!”

不等姜沃回答,媚娘又放缓了声调:“好了,我知你都明白,就是关心则乱。”

“既然你也睡不着,咱们继续回去看奏疏吧。”战事一起,军饷、军需、人员调动……不知添了多少事情要决断处置。

姜沃久违听到媚娘的‘怀民亦未寝’,不由笑道:“好。”

她们做好她们的事儿,然后,相信文成必能做好自己的事。

姜沃没坐自己的马车,而是上了天后的马车,进入皇城后,就也可不必下车。

马车自丹凤大门而入,路过熟悉的宣政门时,姜沃掀开了帘子,就见遥遥分列宣政门东西的三省六部九寺各署衙,皆燃灯烛。

灯火浮动在夜色中。

是闪光的大唐。

**

吐谷浑。

虽说钦陵觉得自家赞普不能去鄯州主持大战,但他既然放心兵分两路,也就是认可芒松芒赞打仗水准还是合格的。

而芒松芒赞虽然在心态上很轻视敌人,但也没有忘记收集战报。

其中有两条,是副将单独报上来的:一条是‘沙州城内只怕有火药’,据抓到的吐谷浑人口供道曾见过沙州荒原上火光冲天,不似寻常大火。

“大唐有火药,咱们不是在早就听说过吗?”芒松芒赞还是挺合格的吐蕃王,会打听大唐动向。

接着又有些不服道:“况且火药而已,咱们也有啊。”

说来,自古就有火攻—法,在箭上涂抹油脂、硫黄等助火‘药’,点燃后用火箭去射杀敌军,尤其是火烧对方的营房粮草很好用,吐蕃也不是没用过。

在芒松芒赞看来,大唐的‘药’便是先进些,又能如何。

外面可是冰天雪地啊,而且他们也不是固定不动的营房辎重,任由人烧。

因大唐之前的火药都用在东边攻高句丽坚城上,西边各属国还真没怎么见过大唐的火药(比如西突厥,苏大将军还没用上火药,就结束了),更不知这些年,大唐火药学的发展。

不过,也不能怪芒松芒赞收集了这条情报,也没太当回事——

当—个人没见过飞机的时候,是根本无从想象有飞机这种东西,再怎么描述,他也只会当成一种特别大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