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盯梢儿不算啥(第2/5页)

她碎碎念的话痨儿起来:“我可终于有小伙伴要来首都了。”

她最早是盼着猴哥儿来的,但是猴哥儿成绩一般的,他是体育生,考了他们本市的学校。后来大姐二姐他们也为了稳妥没有来。现在可真是,终于有人要来了。

宝丫:“我可太高兴了。”

王一城失笑,他说:“看出来了。”

念叨了好几遍,这小脸儿都灿烂了。

他说:“那为了庆祝你哥哥他们也考上了,我们中午去下馆子?”

宝丫:“不想出门哎。”

她又不缺一口吃的,实在是懒得动,小姑娘苦哈哈的看着爸爸,说:“我难受不想出门……”

王一城:“那……你想吃什么我去买回来。”

宝丫立刻:“谢谢爸爸。”

王一城:“真是天底下没有人比我更好。”

当爹的觉得自己能到天下第一爸爸的称号了。

虽然王一城打算中午出去买吃的,但是现在还不到时候呢,他低头继续写文章,宝丫好奇的问:“爸爸,你这个故事写的是什么啊?”

王一城:“互换孩子。”

宝丫惊讶:“你写的不是爱情故事吗?你还说要用徐小蝶的经历写。”

王一城:“那我也不能照着徐小蝶写啊,不然这还能不能说清楚了。我可不是那种人,我打算让女主角之一的性格像徐小蝶那样,但是我不会照着她写。哎呀,你说徐小蝶和顾凛要是住在咱们隔壁多好,我见天儿能看热闹,这素材都多了。”

他再次发出这个感慨,八成是一百零一次了。

宝丫灿烂的笑出来,说:“那你别想了,又不是在老家。”

她抱着书,好奇的说:“爸爸你写的什么给我讲一讲呗?”

王一城:“就是有钱人家和穷人家互相抱错孩子,穷的那个是个赌徒家庭,当妈的为了女儿过好日子,让女儿将来不被赌鬼丈夫吸血换了孩子。两个都是女孩儿,然后孩子长大了,一个骄纵跋扈,一个善良单纯,同时爱上一个人……男主角爱她也爱她,三角恋,不过我会再加入一些人物,争取变成六角或者八角。”

宝丫挠挠头:“这样啊,还挺复杂的。”

这要是搁了于招娣和陈文丽,就会说这算个啥啊,几十年后都烂大街的情节了好吗?不过现在倒是没怎么见过。宝丫都觉得她爸爸的这个故事好复杂。

“那你写吧。”

宝丫听到这么多角,都觉得牙疼,这是一个不懂浪漫的小姑娘。

她说:“想一想就头皮发麻。”

王一城:“去去去。”

爷俩儿在院子里说话也没有背着人,负责监视王一城的还没撤呢,也跟着听得头皮发麻。这六角八角,你是认真的?不过他们跟了这父女俩一段时间就感慨,这爷俩儿真是会享受啊,这小日子过的。

“咚咚咚!”

敲门声响起,王一城他们家平日里客人不算多,要说有,来的最频繁的就是王编辑,这不,今天又是他。

王一城:“您是不上班吗?这咋又溜达出来了?”

王编辑:“这过来盯着你也是工作之一。”

这不是只针对王一城,是针对所以作者,他们编辑部后楼就住着好多外地来改稿的作家呢。这也是这个年代的一大特色,因为刚恢复高考没几年,文学方面也是蓬勃发展,文艺青年在这个时候可是一个好的词儿。

他们各个杂志社的来稿也多,有些可以直接录用,有些需要修改,那种题材好能改好的,就会发函邀请他们来首都改稿。既能指点他们,也能让人有一个更安静和更和谐的环境。

所以这隔三差五来盯着王一城根本不算什么了。

“小王啊,你这日子可真不赖。”

他经常来也十分熟悉了,直接就拿了一块西瓜啃了,说:“真甜啊。”

王一城:“甜吧?甜的跟我写的文章一样。”

“咳咳咳!”王编辑直接噎着了,这话你怎么说的出口的。

他很无奈,不过也说:“你就别吹了,我这次来是找你有事儿,正事儿。”

王一城挑眉:“什么?”

王编辑:“文研所要搞一个文学研讨会培训学习,为期半年,给你下了邀请函,我给带过来了,你看看要不要参加。挺多高手会去做讲师的。”

王一城:“我看看,怎么寄给你们编辑部了。”

王编辑:“听说是因为学校放假,怕你收不到,所以直接联系了我们编辑部。你有兴趣吗?”

如果王一城是有工作的,那么直接拿到单位就可以请半年假了,可别小看这个邀请函,那拿出来是有用的。不过王一城是个学生,又是两说了。

王一城:“这个研讨会都是什么人?”

王编辑:“基本都是邀请一些作家,这两年风气好,爱好文学乐意动笔的人也多了,不少人崭露头角。有好几个都是在我们杂志上发表过的。”

他列举了几个,王一城一听,还是都听过名字的,点点头又问:“那讲师呢?”

“这也挺多的,有好几个大家呢,哦对,你们学校有个教授也会在那边做讲师。”他又开始数人头了,眼看王一城果然感兴趣了。王一城:“那行,我尽量争取参加,不过我还得先去学校沟通一下,半年时间,我也得看看学校那边意见。”

王编辑:“那肯定的。”

王一城虽然不是特别年轻,但是他却是个实打实的学生。

王编辑:“哎对,你小子这本还会投到港城那边吗?”

王一城点头:“会。”

干嘛有钱不赚?

王编辑感慨:“你算是我手里最能挣钱的作者了。”

王一城:“不会吧?”

他不怎么相信:“我知道很多很厉害的,他们写的可比我好。”

他不否认自己文笔不错,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这写爱情故事,总归不是那么高大上。

现在流行的也不是这个。

说实话,王一城写过的两个题材,都不是现在流行的,他成名之后有人仿着风格写,却很难做到。王编辑又看向王一城,这小子奸懒馋滑的,但是真的有才华啊。

果然上帝给人关了一扇门,就会开一扇窗。

他压低声音说:“你别看别人比你高大上,但是他们的书没有你的书卖得好。甭管嘴上怎么说,但是掏钱的手确实很诚实的。好多人都说你写东西狗血,但是,却忍不住吃这套。”

他们做编辑的是知道真实数据的,所以别看人怎么说,要看人怎么干!

反正,身体诚实的人很多。

就跟王一城刚开始出版的时候一样,很多人都觉得农村题材没什么兴趣,但是一点也不少卖。因为谁不想乐呵一下呢。

王一城倒是挺高兴的,他说:“有人喜欢就说明我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