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决斗

先前, 汉中王氏族人另并亲众不乏有人游荡在外,但借由吴玥等人号召,俱已集结, 此时正在寺院正门与韦家的人僵持。一名韦氏族人匆匆入内,语气中不乏提醒:“门外聚集诸多王氏子弟, 各执兵械, 人数是我家数倍啊。”

那名族人如此说也是替韦光担心,先闹事的是自家,一旦情形不利, 对方人多势众,韦家不仅讨不到便宜, 还要吃亏。

然而韦光却冷笑一声:“王门劣子,我父亲为其替死刀下, 如今我唯求裁以公正,为父亲正名。即便离开此地立死于王门刀枪之下, 我也绝无遗憾。嵇绍溅血,惠帝犹哀, 我父子二人俱丧王门之手, 也能让世人看清这些衣冠豺狼的嘴脸。”

陆昭原本对这场结果注定的闹戏不感兴趣,但是听闻韦光的发言,却觉得相比于韦崇, 韦光的资质堪称出类拔萃。韦光执剑,看似凶神恶煞,不死不休, 但说的每一句话都踩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很明白自己不是来杀人泄愤的, 而是向王门谋求补偿的。韦氏一门势力虽不足以与王门抗衡,但若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 便可以引来想踩在汉中王氏身上上位的人,借其力来达成自己的政治诉求。立死在王门刀下这种话,也就拿来说说,皇家禁苑,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事情发生。就算是汉中王氏自己,也要顾及影响,不可能真的下场和他开打。

“住手!”大殿外,一个身影疾行而入,乃是韦宽。他身为光禄勋执掌宫苑门籍,原本并不出席这场集会。然而此时大批王门子弟要求入上林苑,又有诸多宾客匆匆离开,言谈中不乏说他包庇子弟执械行凶。韦宽也意识到出了问题,待族人通报后,不由得大惊。

韦宽入内先向太子行礼,起身时便看到了立在太子身侧的陆昭,对这个始作俑者忿忿恶视一眼。此时韦宽心中已是格外意欲,儿子备选帝婿,这是一件关乎世祚的大事,但是自己的儿子和侄子竟如此禁不住挑唆,跑到这里来滋事。

早先便有亲信告诉他儿子韦崇已获悉韦钟离之死的一些内情,但是这种家族纷争根本不该在这样公开的场合谈论,事后两家人私下和解即可。如今他身担宫殿门籍的重任,而佛殿里又涌入了这么多不该出现的闲杂之人,且闹事者还是自家子侄,于公于私,他都难逃罪责。

“臣请护送殿下出寺。”韦宽按捺住心中的烦躁后,也意识到当务之急是把太子移出旋涡中心。如此一来,这场乱事就是世家自己内部的事,朝廷也不好再置喙。

元澈却笑了笑:“寺内纷乱,有人陈冤,孤身担遴选驸马之责,也应当过问此事。”

韦宽听罢也知此事已很难不让朝廷介入,遂转身对韦光道:“彦辉,这是皇家林苑,你在这里行此事,要置我家于何地啊?”

韦宽面对韦光,便拿出了长辈教育子侄的态度。韦钟离乃是他堂弟,其身死略阳,原因为何,本身就是一笔糊涂账。即便真的是王泽所害,两家的恩怨也未到他要替堂弟这一房出头的地步。如今韦光不仅连累家族,还会害自己以失职之罪论处,他也实在不能淡然。

韦宽说完又将韦崇一把拉出人群,严厉道:“你受奸人挑唆至此,犯下大错,还不快向太子认罪。”

所谓背人语妻,当面教子,韦宽也不想让自己儿子被人留下一个轻浮急躁的印象,准备训斥完毕后赶紧打发出苑,众人也不会在意。

然而韦光却忽然跪地,泣泪陈言:“叔父,这不关君兰的事。家父替王门而死,我早先便有耳闻,如今已经证实,自不能无动于衷。我知叔父系以宫苑重任,此番愿承担一切罪责。但无论如何,今日必要与王门贼子断个明白,刀林火海,我自一人当之,绝不连累堂兄备选帝婿之事。”

韦宽见侄儿言辞悲怆,亦是不忍。但如今形势,已非单单备选帝婿一节。大殿内太子在此,三公九卿在此,王门势大,强争未必从情。京畿政局方才安稳,他家已获利颇多,备受瞩目,一旦踏错,便有可能身名俱败。

韦宽不由得劝道:“彦辉纯孝,众人皆知。但今日乃是皇帝陛下宴请宾客,太子殿下亦在此处,何必一人向隅使得满座不欢。彦辉此事,大可等来日朝堂论断。”

韦光自丧父后,多有失恃之叹,如今听罢叔父所言,更觉齿冷,神色颓败。他若今日作罢,那么来日以此诉求则更不可能成功。僚属本为鞭下吏,替主官受过而死,在世人眼中并非什么冤情。况且今日一旦让王氏父子离开上林苑,以汉中王氏势力又怎能无所作为。届时或修改卷宗,或与几家达成合谋,这些层面的手段,以韦家现在的实力是根本无力还击的。

见韦光闭口不言,韦宽赶紧命周围在场的子弟将韦光拉下去,除去他手中的长剑,而后向太子等人拱手谢罪:“家门痴儿,徒负烈气,让殿下见笑了。”

元澈看了看已被人压下去的韦光,而后对陆昭道:“韦光禄论以痴儿烈气,殿中尚书认为此子如何?”

陆昭淡淡一笑:“彦辉果敢轻发,实不如光禄大勇似怯。”

众人听罢也一举笑开了,然而王济却怎么也笑不出来。韦氏几人诚然丢了脸面,但他王家同样身处非议之中。王门以势欺人,连带着王泽昔年旧事,足以让物议沸腾。

正当王济一筹莫展时,只见王叡默默从人群中走出,拾起地上那柄长剑。王叡向韦光轻蔑一笑:“久负恩仇,应羞持剑。坐观成败,何须谈棋?大丈夫为血亲复仇不过仗一副骨肉,三尺白刃,无须他人张目。”

王叡离韦光越来越近,原本押解韦光的一众人也悉数退避。王叡将剑重新丢回韦光怀中,顺势夺过韦崇手中的剑。秋光出鞘,秋水剪眸,好勇斗狠的剑器映着好勇斗狠目光,沿着剑锋直指韦光。

王叡道:“你若仍有烈气孝心,便持此剑与我一决生死。无论昔日征西将军是否负你父亲,今日俱在此了结!”

陆昭听罢也是眉头一皱,原本两败俱伤的局面竟被王叡以此破局。把两家之争化为两人之争,而且完全杜绝了日后算账的可能。至于韦光,虽然先前言辞不乏激烈,但是否有胆量与王叡一决生死却有待考证。

“韦彦辉!”韦宽试图喝止住自家侄儿,但韦光最终还是拔出了长剑慢慢走向前。先前在外面,他听到众人对父亲的评论,如今在殿内,他又经受了众人的讥讽。其实这些本不算什么,但叔父对自己父亲之死的态度着实让他感到齿冷。所有人都只会为自家利益考量,父亲之死是否能有公正裁决,只能靠他自己了。

在场众人也渐渐退避出殿外。正当陆昭要出殿时,却见玄能上前一步,一把拦下了她:“殿中尚书因言生咎,扰乱佛堂,翻云覆雨,搅动人心,引起这一番杀戮,贫僧不会让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