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争分夺秒(第3/5页)

没好气的瞪了一眼:“爷爷要做得事很多,比如融合大五行破天剑阵和太一周天星辰剑阵,外加其它的杂事,修炼的时间很少。”

杨红灵撇撇嘴,这次没有揭穿。

老夫子起身:“你们聊,老夫融合两门剑阵去了。”

杨红灵宝石般的美眸,灵动的眨了眨:“许羲柔该不会以身相许吧?”

砰!

张荣华没好气的在她的头上敲了一下:“想什么呢?我和她连朋友也算不上。”

放心了。

杨红灵道:“圣堂的弟子有不少人处于瓶颈,京城最近混进来许多妖魔鬼怪,正好趁此机会,提升他们的实战经验,生死危机下,看看能否突破。”

“注意安全!”

“带着小四一起,足以解决一切麻烦。”

聊了一会。

张荣华告辞,书院改革到了关键,有他坐镇,丁易和铁常林更有底,刚出学宫,长平车撵快速赶来,眉头微皱,开始了吗?

车撵停下。

丁易迅速出来,面色着急:“哥,出事了。”

张荣华招呼一声:“车上说!”

进了车撵。

丁伯驾车,向着府衙赶去。

丁易凝重的说道:“他们出手了,以长天书院为首,联合正麟书院和太义书院,还有诸多中小书院停学,无数读书人抗议,向着朱雀门赶去,请陛下主持公道!”

“白鹿书院和巨鸾书院呢?”

“前者没有掺和,严禁弟子外出,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后者正在观望,若我们势弱,或许会趁机踩一脚。”

张荣华再问:“宫中哪些人跳出来了?”

丁易道:“都察院以褚续平为首的御史,太宣寺以金志坚为首,他是太宣寺郎,正三品,除了他们,其他部门也有许多官员参与,打着书院改革,培养出来的人不堪重用,长久下去,影响到大夏根基,在御书房外面请命!”

说出自己的猜测。

“魏阁老借机做文章?”

“不会!”张荣华很肯定。

“此案刚定下,现在出手陛下第一个不放过他,随便找个理由,都能让其难受,这会儿应该前往菜市场,监斩魏护卫等人。”

丁易瞪大着眼睛:“褚续平改投他人了吗?”

“可能性很大。”张荣华正色道。

“昨晚的事对魏阁老打击很大,连自己的儿子也保不住,威信几乎丢尽,一些人难免有想法,多准备一两条后路。”

丁易问道:“怎么做?”

张荣华笑了:“如果只有褚续平,提不起一点兴趣,但金志坚参与进来,拿下他以后,让我们的人上位,太宣寺占据重要的位置,等下个月阁老之争,掌握宣传权,裴叔将事半功倍。”

再道。

“我若是猜测的没错,陛下的人已经在来的路上。”

丁易抓了抓后脑勺:“这个时候你还笑?”

张荣华反问:“有人给你送银子、送人才,你会不笑?”

丁易目瞪口呆:“这么狠?”

“想要做事难免斗争,不将他们解决,政令就算出了府衙,到了下面也不会执行!这次过后,书院改革将成定局,谁也无法改变,有上京府这个试点,陛下看到成果,自然会逐步推广下去,直到大夏所有的书院都免除学费等。别说这点官员,就算朝堂诸公下场也阻止不了。再者,这次的目标,并不是他们,也没指望此事拿下这些人,而是京城的书院,借此机会将所有挡在前面的绊脚石一锅端掉,如此一来,你们再做也变的简单。”

丁易好半响才回过神来,哥的胃口很大,这次的刀口居然对准了京城的书院,远比与魏阁老交手还要刺激。

张荣华再道:“其他的人都在看着,一旦势弱,所有人都会落井下石,借此机会将我扳倒。”

丁易明白这个道理,书院的事牵扯重大,不止京城,大夏的所有书院都在其中。

张荣华吩咐:“动用一切力量调查长天书院。”

丁易眼中寒芒闪烁,杀气腾腾:“等我消息!”

正好到了府衙。

感应中。

肖公公骑着神圣天龙马,带着一队人皇卫而来,到了近前,开口说道:“侯爷,陛下有旨命你进宫!”

张荣华道:“走!”

等哥离去。

丁易按照计划,动用一切力量调查长天书院……。

御书房。

张荣华望了一眼,到处都是官员,足有上百人,比想的还多,书院改革都急眼了,数个派系联合,中立派一些人也下场,没有一点惧意,越来越好玩了!

人的命、树的影,见到他过来,绝大多数的官员吓了一跳,强忍着畏惧,不让内心的想法表现在脸上。

肖公公推开殿门,做了个请的手势。

进了大殿。

站着一些人,褚续平和金志坚在前面,后面的人官位也不低,最次也是从三品,不动声色走到御台三步外,张荣华作揖行礼:“见过陛下!”

夏皇放下笔,魏尚接过挂在笔架上,沉声问道:“朕听诸位大臣言,你正在推动书院改革,但凡京城及管辖小镇户口、村庄,每户一个名额,免除学费、杂费、伙食费?”

“有这回事。”张荣华道。

“在臣看来,大夏人才无数,尤其是寒门的人,受制于家境,一些人明明有读书的天赋,奈何拮据没有银子,别说读书,连购买书本、笔墨的钱也没有,迫于无奈,早早做工养家,若给他们一个机会,能改变命运,让自己活的更好,定会珍惜,拼命的读书出人头地,等到他们成长起来,无论是做官、还是经商,于大夏而言是巨大的好事,为官造福一方、经商带动经济发展,再反馈到百姓身上,赚到的工钱也多,生活自然变的更好,到了那时,人人有新衣穿、一日三餐顿顿有肉,还能时不时的去酒楼喝一顿。”

褚续平喝斥:“一派胡言!”

张荣华道:“褚御史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

“第一朝廷没有这么多的银子,免费供天下读书人求学,第二凭白无故得到的东西,没有人会珍惜,培养出来的人,别说独挡一面,怕连治理地方也办不到,第三与天下书院形成恶性竞争,诸多精力浪费在抢夺人才、勾心斗角上,再增加成本,长久下去,一代不如一代,第四京城各大书院已经停学,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上京府不停止书院改革,一日不复学,读书人将无书可读,第五科举在即,府衙这么一闹,等到天下读书人汇聚京城,势必人心惶惶,无心科举,等他们回去消息传开,可能会引发暴乱。”褚续平越说越激动,愤怒的指了过去。

“这些后果你能承担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