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重拳出击(第2/4页)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

这三人,在读书人中的名声极好。

可对朱棣而言,方孝孺这个腐儒且不说,而黄子澄和齐泰,却是当初怂恿建文削藩的主力。

这二人强力削藩,当初朱棣靖难,口称要诛杀建文皇帝身边的奸臣,这所谓的奸臣,其实就是齐泰和黄子澄。

朱棣登基之后,杀死黄子澄等人。

当然,这也引起了读书人们广泛的同情,读书人口耳相传,说黄子澄等人也被诛十族。

这显然也是有出入的,且不说诛杀十族,包括了父母兄弟,还有各种远亲和近邻、师生、同窗、同年,若真要杀,只怕杀个几万人都不止。

可实际上,正德年间,还有黄子澄的子孙高中进士的记录。

连直系子孙都可以逃过杀戮,更遑论是所谓的‘十族’了。

陈继一提到黄子澄等人,众人无不露出了怀念之色。

这陈继极聪明,只提黄子澄等人乃是名臣,是真正的心怀天下,爱护百姓,但是决口不提更为敏感的建文皇帝,因为提建文皇帝,就相当于是谋反了。

可若只说建文的臣子们都是君子,某种程度上,也是阴阳怪气地说,当初建文皇帝乃是仁君,是自有明以来,最圣明的天子。

朱棣就算再傻,也能听出这弦外之音。

他心中的怒气自是更盛,突觉得自己的心口堵得慌,额上的青筋曝出,攥着拳头,咬唇不语,脸色难看至极。

除此之外,他眼角的余光,杀气腾腾地掠过了远处那空空和尚的身影。

这时,又听陈继道:“近来的事,你们可有听闻吗?这商行,竟四处放贷,多少无知百姓,上了他们的当……向他们告贷。现在南直隶的许多州县,都已经群情汹汹了,哎……那商行……实乃万恶之源……”

说到此处,不少读书人竟都哗然起来。

自然是骂声不绝。

便有人道:“陈公说的是……说的是啊……我见许多百姓,都去钱庄借银……这……又可得多少民脂民膏啊……”

陈继微笑道:“老夫有些话……实在不吐不快,老夫当初忝为兵部右侍郎时,尚且敢仗义执言,今日已成了布衣,闲云野鹤,有些话若是不说出来,实在……心口堵得慌。”

“我大明才数十年,竟已有如此诸多败象,实在让人寝食难安,敢问诸公,若是建文朝时,黄相公和齐相公,可会出此恶政吗?”

于是立即纷纷有人道:“断然不会!”

“那时真是众正盈朝,一派新气象……可惜了……”

更有人低声道:“建文天子若在,何至百姓凄惨至此!”

人就是如此,从前不敢说的话,可到了人凑在一起的时候,就开始敢说出来了。

陈继说罢,微微一笑,此时他已名满天下,眼看这些人对自己钦佩,对自己的认同,自己已隐隐在士林之中,成为了冉冉兴起的耀眼之星,因而他不免更加的飘飘然起来。

说起来,刚丢了官位的时候,的确难受。可现在看着所有人那敬重的目光,做官又有什么好呢?能像现在这样,人人争颂,到了哪里,无论是尚书,还是侍郎,都要对他客客气气吗?

他如今去哪一个州府,当地的父母官,不要礼敬有加?甚至将来的史书里,说不准也有他的一席之地呢!

他正得意的时候。

却不知角落里,朱棣已是涌现出了无穷的杀意。

朱棣的脾气本就糟糕,如今听到这些议论,虽然这陈继已避开了所有的敏感点,可他却像钩子一样,一点点的勾出了许多读书人脱口说出对当朝皇帝恶意的话。

耳边,嗡嗡的响起有人低声道:“建文天子当初实行仁政,优容文士,宽刑省狱,减轻赋税,真是大仁之主啊。”

“我每每思那建文……都不禁垂泪,也只有陈公敢如此直言,平日里我等谁敢多言此事。”

“如今,建文生死不知。却不知此等仁君……迄今何处……”

“十之八九已被杀戮了,呜呼……”

朱棣的脸已涨红得像猪肝一般,他下意识地回头……却发现带来的所有人,都已躲去了墙角。

连徐辉祖都没有免俗。

却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道:“黄子澄、齐泰……当诛!”

这突如其来的声音,一下子成了这茶肆里的不谐之音。

许多读书人先是一愣,随即纷纷地怒视着那声源的方向。

却见一个穿着旧僧衣的和尚,这时义愤填膺地站了出来。

“你这和尚,怎敢妄议……先贤?”

“哪里来的秃驴,胡说八道什么!”

陈继见一个和尚冒出来,非但不怒,反而心下一喜。

有一个靶子,就再好不过了,他毕竟是进士出身,怎么会怕一个小小的和尚呢?

故而陈继镇定自若地道:“你何出此言?”

“黄子澄和齐泰二人,怂恿建文诛杀自己的骨肉叔伯,所谓的仁政,更是天大的笑话,他优容文士,可这些文士,又如何呢?”

说着,和尚又上前了一步。

随着和尚靠近,陈继鬼使神差地觉得眼前这和尚有些眼熟,可是……到底是谁,或是在哪里见过,他却一时想不起来。

听说优容文士,居然都要被这和尚饶舌,陈继顾不得那点熟悉感,大怒道:“你一和尚,胡说什么?”

空空和尚此时……胸膛里只觉得有一团火。

一切……他都想明白了。

就正因为这些,他才失了天下。

这内心的不甘,还有数年来的委屈,如今交缠一起,他有一种醍醐灌顶之后,却又满腔的愤慨。

他不理会陈继,却是道:“所谓的文士……难道就是君子吗?若是君子……为何……建文朝面对皇帝四叔的兵马,却一溃再溃,支持朝廷的人心在何处?建文在的时候,百姓们何时有过好日子?贫僧在化缘的时候,听闻有大量的百姓,都是在建文朝的时候,失去的土地。他们的土地……去了何处?”

不等陈继辩驳,空空继续愤怒地道:“所谓的轻徭役和赋税,更是可笑!战争四起,四处都是烽火狼烟,却还在轻赋税,而那些赋税……百姓又有几个得利?而没有了这些赋税,朝廷为了动兵,又不得不四处筹措钱粮,这些钱粮却都压在了寻常的百姓身上。”

“那建文,便是天下一等一的昏君,似这样的傻瓜,却被黄子澄和齐泰这样的人愚弄,失去了赋税,失去了寻常百姓的人心,所得来的是什么呢?不过是一群读书人……津津乐道的好名声罢了。”

陈继脸色一变。

许多读书人也愤慨起来,一个个都瞪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