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神兵利器(第3/4页)

朱权直接瞠目结舌。

张安世很满意朱权的反应,微笑着道:“殿下,怎么样,有兴趣吗?”

朱权还是很理智的,立马摇头道:“我一个闲云野鹤,对此早已没有兴趣了。”

“我若是殿下,就绝不会放下自己喜爱的事,成日去看那些鸟书!大丈夫在世,当立不世功,当然,主要是我张安世没本事,见了血便害怕,如若不然……”

如此大声地密谋,真将朱权惊呆了。

那鸿胪寺的官吏就在不远处呢。

更不必提,鬼知道这内外是否有锦衣卫的缇骑。

却见张安世依旧肆无忌惮地道:“殿下不必害怕,其实……我是觉得殿下一身治军齐民之术太可惜了,所以……有一个想法,殿下可知道……朱高煦吗?”

朱权沉着脸,点头。

“他现在在安南,为安南总督,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威风得很呢。殿下有没有想过……”

朱权挑眉道:“让本王去安南?”

张安世摇头道:“去安南做什么?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这安南是朱高煦打下来的,这总督合该他来做,他现在磨刀霍霍,正打算对暹罗动手呢!”

张安世随即笑嘻嘻地道:“我若是殿下,我就请陛下将朵颜卫的一部分卫队,还有宁王卫交还给我,然后……找个好去处,譬如吕宋,哪怕是倭国也可以。到了地方,先安顿下来,将来……怎么样,是身死国灭,还是如朱高煦一般,开疆拓土,都靠自己。总比在那南昌府,仰人鼻息的要好。”

朱权猛地心念一动,目光炯炯的凝视着张安世。

张安世道:“进了商行,到时增发股份,宁王殿下就也能有一份,不只如此,还可亲带兵马,做一方诸侯!若是殿下没信心,殿下应该听说过栖霞制出来的火药吧,还有这火器……这都可以供应的。”

“殿下,你也不希望自己读一辈子的书吧。”

“人生若如此,该有多无趣啊!”

“殿下,这事得赶紧了,若是迟了,让别人占了先机,就挑不到好地了。”

“将来殿下的子孙,问起自己的祖先,却知殿下的一辈子,不过是读书,只怕……”

“我有一个朋友,叫戈步伦,这名字怪异是怪异了一些,可他不过区区白丁,却出海开拓,干的一番大事业,如今……这建功封侯,也只在眼前了。”

“当初太祖高皇帝,不也布衣起家吗?殿下乃是太祖高皇帝的得意子孙,如今贵为藩王,有护卫,有朝廷的支持,此时正是建功立业之时,殿下还这样的年轻……”

听着张安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话,朱权冷着脸,惊疑不定,他有点怀疑张安世在劝他谋反,可听着又不像。

细细一想,他道:“你是说,让本王效仿朱高煦?”

张安世干脆地道:“是。”

这一刻,朱权还真的心动了。

事实上,其实他的心,早就冷了。

可如今,张世安却拿着炉火在他的心底烧起了一团火。

这火一旦燃起,就有点无法扑灭了。

张安世选择宁王来做表率是有道理的!

宁王年轻,实力强,也有野心。

朱权迟疑地道:“只怕陛下不肯。”

张安世便道:“你不去求陛下,如何知道他肯不肯?”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说不准陛下求之不得呢?”

朱权却是抬眸道:“以你看,本王若是移藩,该去何处?”

张安世想了想道:“若是我,便选择吕宋,此地肥沃,可先带着人靠岸,依靠宝船补给,先安顿下来,接下来再做其他的打算。”

顿了顿,张安世又压低声音道:“我听闻赵王也有心去吕宋。”

朱权顿时挑眉道:“赵王……也动了这样的心思?”

“那是当然……”张安世道:“他这个人,殿下是知道的,他心思深沉得很……其心难测啊!”

朱权冷笑:“一个娃娃,也敢出去,倒是有几分胆量。”

言外之意是,他也配?本王这样的人才有这本事。

张安世讪讪一笑:“哈哈,明日我还要入宫觐见,殿下,我就不多叨扰了。”

“明日你要入宫?”朱权想了下道:“本王也有心觐见。”

张安世道:“这样巧?好吧,到时我与殿下同去。”

……

次日一早。

张安世先去了鸿胪寺,与朱权会合,随即入宫。

朱棣听闻二人一同觐见,倒也有些意外,当下召二人进来。

一见到朱权,朱棣笑着道:“贤弟……在京城住得惯吧?”

“住不惯。”

朱棣依旧乐了:“当初我们兄弟同在这南京城长大,怎么就住不惯了呢?一定是鸿胪寺的人照顾不周,朕要狠狠惩罚他们。”

朱权没吭声。

张安世笑着道:“陛下,宁王殿下之所以住不惯,是因为……听闻汉王……不,是听闻朱高煦在安南为陛下效命,开疆拓土……所以……”

朱权紧张地看着朱棣。

显然,带兵在外,是足以引起朱棣生出其他心思的。

朱棣听罢,果然皱眉起来:“贤弟竟想领兵?”

朱权:“……”

张安世道:“宁王擅弓马,精通谋略,自然希望干出一番大事业。”

宁王忙道:“臣弟万死。”

朱棣感慨道:“好好的在南昌享福有什么不好,非要跑到外头去!这人到了外头,又要治民,又要治军,还要开疆,就像朕一样,每日被万事缠身,这该多辛苦啊!贤弟,你是不知,朕自克继大统,做了这天子,可谓殚精竭虑,就没有安生过,你这是何苦来着。”

张安世也忙道:“是啊,陛下为了苍生百姓,为了大明基业,日夜忧苦,这些臣都是看在眼里的。”

朱权:“……”

朱棣转而道:“不过你既有此心,肯为朕分忧,此事……也不是不可……张安世,这事就交你料理吧,给他签契书,朕和他虽是亲兄弟,可是账是要算清楚的。”

朱权一愣,没想到朱棣竟如此好说话。

很快,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安世一眼,便大抵明白了,这可能一开始就是陛下的主意。

如此一想,他心里有些打退堂鼓。

这朱老四,理应不会有诈吧。

张安世欣然应诺:“请陛下放心,商行的事,臣会和宁王殿下交割清楚,到时一切商行来安排。”

朱棣颔首,继而道:“昨日你给朕赠了一柄刀,此刀倒还不错。”

“多谢陛下夸奖。”张安世道:“这是栖霞锻炼出来的,陛下这一口,乃是栖霞练出来的第一口刀,可谓意义重大,所以臣便给陛下送来了。”